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仍需深度处理才能实现回用.将自制的具有反应性能的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和兼具絮凝与氧化性能的无机复合絮凝剂,分别采用絮体回用方式多批次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可将废水色度降至10倍,并使絮凝剂的投加量和絮凝产泥量比传统絮凝方式减少50%,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比传统絮凝方式提升5%—10%,絮体回用次数可达10次.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复配粉末活性炭后,采用絮体回用方式处理印染生化出水,可使絮凝剂投加量和絮凝产泥量再减少50%,絮体回用次数可达15次以上.  相似文献   

2.
絮凝过滤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实验,比较分析无机、有机及复合絮凝剂对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絮凝效果,通过处理效果和成本分析,筛选得到了聚合氯化铝-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絮凝剂(PAC-PDMDAAC).该絮凝剂在投加量为50 mg.L-1时,浊度最大去除率为72.4%;在实验投加量范围内,CODC r去除率均在40%以上;投加量为40 mg.L-1时,最大去除率达59.3%.在小试的基础上,将该絮凝剂应用于中试实验,分析监测不同构筑物对CODC r的去除效果等参数,确定了合理的投药量、排泥量、反冲洗时间、沉淀时间、处理水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含钙质絮凝剂固化疏浚泥流动度测定试验,研究不同絮凝剂掺量下固化疏浚泥流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絮凝剂添加造成流动性改变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掺量下,添加Ca(OH)2的固化疏浚泥流动度降低幅度整体上高于添加CaCl2的;CaCl2主要通过Ca2+的电中和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使固化疏浚泥的流动度发生改变,流动度变化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化絮凝法对渤海海水进行脱硼预处理,考察了单因素pH、温度、碱化剂种类、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慢搅时间对脱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用碱化剂NaOH调节pH=11,加入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CS)3,mg/L,聚丙烯酰胺(PAM)1,mg/L,慢搅(50,r/min)15,min,静沉3,h效果最佳,脱硼率达到89.24%,余硼含量0.48,mg/L.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浆料Mg(OH)2进行观测分析,初步探讨了碱化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的工艺过程中省去过滤和浓缩2个步骤,用高岭土直接生产出含有PAC的净水活性泥.最佳制备条件确定为:铝与盐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3,铝与碳酸钙物质的量之比为1:1.2;盐基度控制在80%附近.活性泥的晶相与形貌分别由粉末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进行了表征.絮凝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泥的净水效果好于PAC溶液.改进制备工艺之后有望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分组法,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并比较壳聚糖和ZTC1+1Ⅱ型絮凝剂对猴头菇总多糖提取液的纯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作用时间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了两种絮凝剂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还对比了两种絮凝剂纯化的猴头菇总多糖溶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当絮凝温度为50℃、壳聚糖用量为0.8 m L/g、絮凝时间为2.0 h时,脱蛋白率为38.52%,多糖保留率为94.65%,并且壳聚糖絮凝纯化后的提取液清除DPPH·的能力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7.
以高炉工序的重力除尘灰和转炉工序的转炉污泥作为主要原料,配加一定量的还原剂、黏结剂和水制成冷固结球团,在高温下进行含铁尘泥球团自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将重力除尘灰和转炉污泥混合制成自还原冷固结球团,不仅可弥补单种物料成球性能的不足,还可实现含铁尘泥球团的自还原,充分利用尘泥中的Fe,C和Ca O等资源;含铁尘泥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都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1 300℃时,球团金属化率和脱锌率可分别达到91.35%和99.25%;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也逐渐增大,且在反应开始5 min内即可分别达到50.68%和75.82%;含铁尘泥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芦柑酒脱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芦柑酒生产过程不同脱苦工艺的效果 .结果表明 ,在果汁中添加 0 .4 % β -环状糊精进行包埋 ,控制发酵温度在 2 0± 2℃ ,发酵后的酒再经过聚醚砜微孔过滤膜过滤 ,基本上能脱除芦柑酒的苦味 .  相似文献   

9.
改性淀粉与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处理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阳离子改性淀粉、两性芯粉与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处理污水的效果.主要通过分析除浊率、投药量、CODCr去除率来比较不同絮凝剂对不同类型污水的处理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这2种复合絮凝剂使用效果均优于单一絮凝剂.复合絮凝剂1号对高岭土废水的除浊率为98.41%;对南川河模拟废水的除浊率为92.35%,CODCr去除率为76.60%.复合絮凝剂2号对阿特拉津模拟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84.93%.  相似文献   

10.
全尾砂絮凝沉降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均匀法进行室内实验设计,研究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和给料浓度三因素对固液分离技术中沉降速度和沉降浓度的影响.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认为,各因素对沉降速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给料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沉降速度与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正相关,与给料浓度负相关;对沉降浆体浓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给料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沉降浓度与絮凝剂单耗、给料浓度正相关,与絮凝剂溶液浓度基本无关.利用非线性规划寻找最优配比,预测值与验证实验的实测值误差小于8%.推荐的深锥浓密机运行参数为絮凝剂单耗5 g.t-1,絮凝剂溶液浓度0.05%,给料浓度5.233%.  相似文献   

11.
为回收赤泥中的铝铁成分,解决赤泥污染和占地问题,提出了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新方法.以废水中高岭土为处理对象,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混凝对比实验,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废水浓度、废水温度、盐基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废水pH值、盐基度、废水浓度等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小,PAC最高去浊率为93%,PAFC最高去浊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2.
据市场调查信息反馈,杜仲山茱萸保健酒澄清度不够高,光照下有散射光点,静置3个月以上易产生沉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杜仲山茱萸保健酒的澄清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和JA澄清剂的添加量分别为1.00g/L、0.20g/L,澄清时间为30天,再经硅藻土(300#:100#=0.8:1)过滤机过滤,酒体透光率最高,达96.73%.澄清后,该保健酒酒度变化较小,皂苷、总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基本不变,且口感爽快醇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浙江宁波某场地的工程废弃泥浆进行了系列药剂真空预压室内试验研究,基于沉降柱试验确定不同絮凝剂的最佳添加量;按照絮凝剂最佳添加量,进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药剂真空预压法的模型试验,探讨药剂真空预压法固液分离的效果;最后,对模型箱中不同位置处的泥样做压汞试验,研究泥样微观孔隙沿径向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加入适量絮凝剂后,初始上清液浊度较为接近,且浊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斜率较大,絮体尚未稳定;24h后浊度曲线斜率较小,絮体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此时上清液浊度最低对应的絮凝剂添加量为最佳添加量.加入絮凝剂后泥浆颗粒粒径明显增加,大于0.075mm的颗粒由原来的11.78%增加到了79.69%.废弃泥浆絮凝后静置24h后排出上清液含水率从278%降至157%,真空预压136h后从157%降低到了约47.2%,固液分离的效率较高.经过药剂真空预压后,泥浆中孔隙被大大压缩,孔径峰值区域从絮凝后真空前的1 000~120 000nm减小到100~20 000nm,且距离中心越近孔径越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PVPP-淀粉吸附法处理蜂蜜低度酒,使酒体中杂质沉淀完全,过滤速度快。分装后二年以上不浑浊,同时保持了酒的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15.
The dewaterability of activated sludge conditioned by chitosan flocculant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hitosa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olecular weight,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and dose on the dewater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sludge dewaterability is evaluated in terms of 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 residual turbidity of supernatant, moisture content of cake, and settling rate. Sludge dehydrating behaviors conditioned with CTS, PAM and PAC flocculants were compared. The conditioning was also carried out with dual flocculants in two stages. It is found that the sludge conditioned with CTS has better dewaterability than that with PAC.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ith chitosan are: dose 0.8 - 1.2 g per 100 g dry cake, molecular weight 300,000, and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70%. The conditioning in two stages with dual flocculants i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with single flocculant.  相似文献   

16.
为检验电催化方法对催陈酒的效果,对新生产的未经催陈处理的酒、自然陈酿的3年的出厂成品酒及经催陈处理后又存放6个月的酒,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酒与自然陈化及催陈处理的酒的组成、含量有明显的不同,经催陈处理的酒的组份、含量比较接近于自然陈酿酒,而与新酒有较大差别,催陈酒中甲酸乙酯及乙酸乙酯的含量明显提高,甲醇及乙醇含量明显降低,而对调味起特别作用的醛类含量明显提高,电催化方法催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保健酒除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比较了微孔膜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保健酒除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不适合保健酒的除浊,而且可能影响保健酒中的有效成分;微孔膜过滤法能有效除浊,且对有效成分、风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小,保健酒的静置时间也会影响除浊效果。保健酒粗滤后静置4周,然后用孔径为0.45μm醋酸纤维素膜过滤,除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低醇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酒度4°左右的低醇干白葡萄酒的生产方法,将白葡萄原汁进行冷冻分离,将冷冻后含糖90g/L的低糖葡萄汁进行皮渣浸提、分离后,用融合子G2发酵至终,用SO2山梨酸进行保藏,可制得酒度4°左右,果香突出的低醇干白葡萄酒.  相似文献   

19.
对新生产的未经催陈处理的酒,自然陈酿3年的出厂成品酒及经催陈处理后又存放6个月的酒,进行了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分别求出了三种酒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新酒与自然陈化酒及经催陈处理的酒的组份含量有明显的不同.自然陈化酒与催陈酒的组成及其相对百分含量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以草莓为原料,对其打浆后添加果酒酵母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测定菌体浓度、糖度以及酒精生成量.利用Logistic模型、Luedeking-Piret模型和Dose Resp模型,分别建立了酵母发酵的菌体浓度变化模型、糖变化及酒精生成量变化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平均误差分别为3.56%、13.01%、11.07%,能够较好地反映草莓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糖消耗及酒精生成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