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热用户的不断增多、迫于城市治雾霾的压力和对余热利用需求的增加,供热热源逐渐远离城市,形成了长距离输送和大规模供热面积为特征的长输供热管线。发展长输供热、实现与区域热源并网是城市供热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城市供热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有力保障。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长输供热管网与区域热源并网作为设计对象,通过分析热负荷、管网流量及管网压力,研究了大型集中供热系统中长输供热管网与区域热源并网投运方案,目前该供热系统已经按此投运方案成功投入运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供热系统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它不仅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文明程度。但随着城市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多,传统的供热监管体系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供热智能化监管系统的结构及其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忠堂 《区域供热》2000,88(5):3-3,8
笔者等十人于1999年12月15日至30日赴德国、法国进行城市供热按热量计量收费技术考察.考察团先后访问了巴黎、汉堡、杜塞尔多夫、斯特拉斯堡等城市,与若培卡彻能源服务公司(德)、斯龙贝谢公司(法)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参观了两公司所属的供热计量仪表厂,培训中心和有关住宅供热计量现场等.通过参观考察和座谈交流,知道德、法两国从七十年代就实现了供热收费由按面积收费向按热量计量收费的转变,发展到现在已是设备与技术十分先进,管理水平也很高.现将考察的主要收获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供热现状,研究了制约城市供热发展的因素,提出全国城市供热建设应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准分层次进行,并提出热源、热水供应、采暖供热应匹配发展,热源可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辽宁省供热事业发展很快,在城市和县镇陆续建设了一批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利用等供热工程。全省城市集中供热面积闯过了2000万平米大关,县镇供热面积超过200万平米,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以下简称城市供热)收费的基本情况是,供热企业与热用户根本没有计量仪表,仍按传统落后的建筑面积结算收费,既不科学又不合理.目前,我国"三北"地区城市供热面积已达8.6亿m2,遍布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一定规模.因此,城市供热若不进行计量并按热用户使用热量多少收费,就会造成能源浪费,投资增多,供热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供热效果不好,直至造成热用户拖欠热费,供热企业运行困难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28页)2)供热商的入网费收入。计量收费后,热用户节约用热了,使小区所需的供热容量下降。按欧洲经验,实施热计量后可以减少20%的供热容量,这相当于增加了供热面积。我国北方城市普遍收取25~100元/m2的集中供热入网费,热计量带来的新增供热面积对供热单位来说基本上是无成本的,其供热建设成本已由原来热用户所交的入网费买单,而供热单位仍然可以从  相似文献   

8.
<正>一、概述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镇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城镇集中供热得到快速发展,供热能力大幅增强,供热面积较快增长,供热效率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国集中供热能力约53.3万兆瓦,供热面积约51.8亿平方米,供热管网总长度约19.4万公里。集中供热的发展对北方采暖地区发展城市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防  相似文献   

9.
董乐义 《区域供热》1998,(1):21-23,13
众所周知,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同时,集中供热行业也是能耗大户,能耗支出占据其大部分成本。因此,节能在集中供热行业中尤为重要。北京的集中供热是在建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九五八年,北京市热力公司成立之初,首都的集中供热仅有13.44公里长的供热管线,供热面积不足3万平方米。在党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关怀下,首都的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到九六年底,供热管网纵横八个城区,主干线达到300公里。北京市热力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6个热源,供热面积3000…  相似文献   

10.
天津城市集中供热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截止2000年底,住宅供热面积为4225万m~2,市区住宅热化率为57.6%,其中集中供热面积为3911万m~2,集中供热率为53.28%。以前,我市在制定城市供热规划时以热电联产的热电厂的供热规划为主,以锅炉房供热作为调峰,在热电联产达不到的地区以锅炉房供热为主,缺少认真考虑远期热电联产和近期区域锅炉房如何相结合的过渡方案。当热电厂因种种因素建设缓慢而满足不了城市供热发展需要时,加上供热管理体制不完善,分散小锅炉房便大量兴建。针对燃煤小锅炉供热  相似文献   

1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合理供热、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以培育供热市场和保证供热能力为基础,以改革供热收费机制为核心,以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众采暖问题为重点,逐步建立符合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城镇供热新体制,是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方向和重要保证。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供热事业的发展,特别注意解决好居民的冬季采暖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行以取消“福利制”为核心的供热收费机制改革,努力保证优质稳定供热,促进了“三年热化”目标的提前实现。从2000年至2005年底,天津市中心城市新增供热面积5894万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也大幅度增加,传统的采暖收费方式是按面积收费的,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节能减排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按连续供热设计的散热器面积的通断供热模式,并且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集中供热自动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通过30多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三北地区已有54个城市有了城市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达80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益。随着城市供热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城市热网的监测、控制、调节和管理技术水平需不断提高。由于热网在运行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调节和控制,造成热网热力工况失调,严重的影响了供热质量和城市供热效益的发挥。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提高城市供热的自动化水平。2.城市热网自控状况和问题城市热力网实行自动控制和调节是保证  相似文献   

14.
沈阳城市供热范围为1220km2中心城区,其中三环路以内468km2为核心区。城市建成区面积2001年为228km2,民用供热面积8600万m2,集中供热率57%;存在问题是:分散锅炉房(下称:分房)多达2116个(其中自建自管供热的单位多达650余家),没有规模经济效益,导致能源、用地浪费和环境污染均很严重,影响市容和城市品位;而且管理薄弱,冬季有上万户不能按期供热。沈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 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近日以建科教[2007]155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颁布<天津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城市住宅分室控温、分户计量工作,加快实现集中供热由按面积收费转变为计量收费,促进供热系统节能和用户行为节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一批12个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之一,截至2008年底,承德市按热计量收费的面积已达到126.2万平方米,其中居民热计量收费面积占43万平方米,非居民热计量收费面积占83.2万平方米,计量收费面积约占集中供热面积的16%。圆满地完成了国家确定的2008年示范城市热  相似文献   

17.
从统计数字看我国的集中供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1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和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企业发展策划部《2000年全国部分城市供热情况汇总表》,《2000年全国部分供热单位基本情况汇总表》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运行分专委统计汇总的《2000年全国部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企业综合指标统计汇总表》的统计数字能够看到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单位供热面积的能耗,热价的构成,供热企业的利润,收费率,供热工程的建设和分户供热热计量的进展情况等。  相似文献   

18.
辽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供热供气项目分布在该省6个城市,今年下半年将开工建设。通过采用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技术手段,不仅为供热体制改革做好准备,也为现有和新增热需求提供集中供热服务,取缔小型分散锅炉,改善冬季大气污染。该项目将实现集中供热面积5303万平方米,其中改造面积2875万平方米,新增面积2428万平方米,提高供热效率,项目市所涉及的220万人口将享受到优质的供热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城市供热是北方采暖地区重要的民生保障.面对煤炭资源短缺,环保指标约束趋紧的形势,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破解城市供热难题,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抓好的重点工作. 一、张掖市城市供热现状 1.城市供热基本情况.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望巴丹吉林沙漠.因"张臂掖国、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称.市域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区五县,65个乡镇街道,有38个民族,总人口130万人.张掖市地处中纬度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西北严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0~8.6℃,年平均日较差14.0℃,极端最高气温41.0℃,最低气温-31.5℃,无霜期138天,冬季采暖期5个月.截至2017年10月31日,张掖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28万人,共有城市供暖房屋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1200万平方米,地下水源热泵供热265万平方米,天然气锅炉和壁挂炉供热230万平方米,电供热2.4万平方米,零散供热和在建未供热面积302万平方米.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占60%,清洁能源供热占24.8%,没有热源保证的占15.1%.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2015年采取PPP模式合作后,由寰慧科技集团负责运营,供热服务平稳.  相似文献   

20.
一、供热计量改革发展形势 1、供热计量收费逐步走向规模化。截至2012年采暖季,北方采暖地区累计实现计量收费8.05亿平方米,占全部集中供热面积16%,其中住宅供热计量收费6.16亿平方米,占全部集中供热住宅16.4%。部分城市供热计量收费规模化特征明显,如鹤壁市实现计量收费面积685万平方米,占集中供热面积79%;榆中县实现计量收费面积250万平方米,占集中供热面积86%。2、政府主导作用逐步发挥。目前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