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言论行为应当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行为是自己的,形象则属于集体.其在公开场所、公务活动中代表着组织.因此可以说,他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当对组织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评价一位领导干部往往不是在他掌权时,而是"政声人去后",这种社会舆论可能是较为真实的.我从事干部工作数十年,接触干部面比较宽,人数多,层次不等.总体来说,我们党培养的干部素质是高的,能力是强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好的.正因为有这样一大批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党的事业才发展,国家才兴旺.但是,在一定的层次上,也有极少数干部人品不正,在人民群众中留下很坏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领导者》2006,(6):60-60
换届是对领导干部的重要考验。要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相似文献   

3.
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群众公认,让群众参与,则是民主权利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改进、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关键所在.如何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考察工作的公开性,提高其透明度,是干部考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各部门都呈现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势头,这是很可喜的。但在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浮躁情绪。比如,有的随意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有的对事关当地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干部刚到一地,情况还没有熟悉,板凳还没有坐热,就急于调整、升迁;有的新提拔起来的领导干部,不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精心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大搞“关系学”等。这种浮躁之气,败坏了党风政风,对党的事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当前,干部工作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比如,有的地方曾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有的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有的选拔县级后备干部,年龄限定在33岁以下,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决心整治所谓的"关系网"、"潜规则"。干部怎么用,由组织部门考察,听取群众意见,党委集体决定,按程序办。谁再打招呼、递条子,就要曝光,让大家来监督。现在,用人上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某个干部优不优秀,群众眼里有杆秤,领导心里也明白,但到实际任用时,结果却与事业需要和群众期盼大相径庭。这其中作祟的,是一些领导干部的私心  相似文献   

7.
李鸿贵 《领导科学》2012,(34):43-44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行干部实绩公示制度,把干部的工作实绩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实绩公示制度对于激励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实践来看,实绩公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实绩公示对象要突出重点。当前,不少地方实绩公示已经正常化、制度化,但是做法不一。从实绩公示实施的主体看,有的是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实施,有的是本地、本部门党委实施;从实绩公示运用的时段看,有的是在对本部门(单位)干部年度考核时运用,有的是在党委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时运用,有的是在干部任前公示时运用;从实绩公示适用的具体对象上看,有的是对领导班子进行实绩公示,有的是对部分或全体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在民主测评前进行述职,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考察了解领导干部的政绩,有利于领导干部接受广大群众的民主监督.在2007年的县(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中,我们宿迁市探索实施了"网上述职"的做法,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干部工作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柏荣 《领导科学》2006,(15):38-39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具有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履行职责、应对竞争、提高工作水平的前提。在以往的干部考察中,组织部门往往偏重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的情况,基本忽视了心理素质这个重要因素。如有的干部自我封闭严重,有的干部守摊思想严重,有的干部冲动鲁莽,有的干部自私虚荣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在干部的考察材料中难以见到,不利于对干部的全面了解。那么,如何考察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呢?一、明确考察内容,把握心理素质的考察标准。考察基层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应着眼于基层领导干部平常在工作、生活中表露…  相似文献   

10.
乡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后,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乡镇年轻领导干部面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形势,要想在履行职责、服务基层中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必须时刻谨防"手足口"病. 一、谨防眼高"手"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基层年轻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在履职为民中眼高手低的弊病.一要眼盯"小事情".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取决于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多少.相较于口若悬河大谈事业的干部,群众更愿意把支持的天平倾向于心系群众、默默干事的干部.年轻领导干部只有把群众眼前和身边的小事办好办实,才会赢得群众的认可.领导干部如果为了追求政绩,只顾搭"花架子"、摆"虚把式",就会降低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1.
干部的选拔使用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用什么人,怎么用人,决定着干部队伍的组成和干部努力的方向.用好一个,激励一片;提错一个,挫伤一群.从近几年一些干部暴露出的问题看,有许多与识别考察不准和使用不当有关.有的领导干部在被考察时各方面反映都不错,而任职后却表现一般,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不能服众;有的领导干部在被考察时"政绩显著",但这些"政绩"却成为后任沉重的包袱;还有的领导干部到任不久,便暴露出严重的思想作风和违法违纪等问题.这些都说明,选人失准、看人失真、用人失察的问题依然存在.一般来说,用错人往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用人的思想作风不端正,也就是用人不公;另一个是用人的思想方法不对路,即用人不当.  相似文献   

12.
朱礼珂 《领导科学》2006,(19):36-37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考察至关重要。向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推荐领导干部人选,是各级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上级党组织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然而,受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民主推荐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导致出现推荐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对此,基层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在参与干部考察工作时,不论是个别谈话推荐干部,还是个人署名推荐干部,都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以党性原则作保证,客观真实地介绍情况。具体工作中要坚决克服以下五种现象。一、片面现象。考察、推荐干部,要看干部德、能…  相似文献   

13.
实行干部交流,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活力,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有利于激励干部勤奋敬业,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是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我们在看到干部交流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干部交流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建立和形成行政调配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干部交流机制,对于推进新形势下的干部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正换届选举是换届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选举工作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整个换届工作的成败。在选举工作中,一个最重要的"硬目标",就是实现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统一,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但在有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体现团结统一,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上级派选的干部"全票当选"作为"软目标",用以衡量组织意图是否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基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一、坚持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树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风向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必须紧紧围绕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保证基层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纯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正能量。要拓宽组织调训、自主选学、实践锻炼"三大平台",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等制度,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与民主相伴而生的拉票贿选行为,目前在一些地方是比较严重的。不但一些平时不扎实工作、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在拉票,一些原本踏实工作、群众比较公认的干部担心吃亏,也加入拉票的队伍。不仅是一般干部在拉票,有少数领导干部也在"动作",而且拉票的手法也越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挥棒”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转变。最近两年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和省级党政工作部门届末考察中,一些重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干部,在换届中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是浙江省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以后出现的新情况,2006年7月,  相似文献   

18.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党委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对领导干部进行了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了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教育培训仅仅是政治生涯中"镀金"的需要,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足,参加学习培训往往是被动接受、走过场;有的领导干部以为自身素质较高,从而自动放弃了自主培训和自我教育.另外,组织上没有完全把干部教育培训、干部素质提升与选拔任用干部有机结合起来,使不少干部产生学与不学、训与不训对提拔重用都没有多大帮助的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干部学习培训的自主性不够,学习热情锐减,从而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最终受影响的是事业、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民的福祉、是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和构建"自主培训"的干部教育模式,以解决干部培训自主性不强、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的有机统一,直接体现了党的干部工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党的群众路线。但在实践中,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度有时会出现不相一致的情况,有的领导认可群众不认可,有的领导不认可群众认可。正确处理好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的关系,是贯彻落实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具体要求,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问题。一、干部选拔任用领导认可与群众公认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其一,缺乏共同的认知标准。《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选拔要求及其民…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对近年来领导班子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应该指出,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看,一把手民主作风不好仍然是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有的一把手发扬民主不充分,特别是对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决策缺乏充分的酝酿、沟通和论证;有的把集体领导当做陪衬,在班子配备、干部任用等问题上,虽然走了民主的形式和程序,但实际上还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家长制作风严重,惟我独尊,凡事搞“一言堂”,等等。这种作风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要求,不利于班子建设和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