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雨水利用工程既有集蓄雨水的功能,且对缓解排水压力、解决城市“内涝”也具重要作用.“7·21”特大暴雨后的调查发现,在建设了集雨工程的地方雨水外排量较小,道路无满溢现象,有效缓解了排水管网和河道的压力.设计各类雨水利用工程(例如下凹式绿地、集雨池及渗井等)的前提是合理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可收集雨水量.  相似文献   

2.
源头雨水控制项目中外排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及水力计算,应考虑雨水控制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折损作用,否则会产生诸多弊端。雨水管道起点集水时间为上游雨水控制系统的降雨历时,可取15min;外排雨水的径流系数应为下垫面径流总量扣减有效截留雨量后与下垫面降雨总量之比;有效截留雨水量应根据蓄(储)水设施的有效容积、汇水面积、日径流量、日渗透量、3日回用雨水量进行水力平衡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3.
呼延钦  管桐 《水资源保护》2015,31(2):107-110
针对宁夏盐池县在使用自来水后不再利用雨水、收集雨水的水窖面临废弃的现状,开展了利用雨水发展小拱棚瓜菜种植、庭院经济和以养羊为主的养殖业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其雨水利用效益。结果表明,雨水利用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建议政府积极宣传和推广雨水利用,加大集雨场建设力度,加强小拱棚建设。  相似文献   

4.
根据雨水控制率与控制降雨量的对应关系以及雨水外排目标径流系数,计算分析建筑小区雨水利用调蓄设施的调蓄容积;调蓄设施用于雨水收集回用或调控排放时,住宅小区调蓄设施分别宜按185m3/hm2、65m3/hm2取值,公共建筑区调蓄设施分别宜按每公顷235m3、105m3取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实现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方城市的缺水状况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提高.发展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对缓解城市用水紧张,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和雨水回用两个方面,由于小区地表与建筑物顶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所以降落在上面的雨水水质也有很大差别.为了将水质不同的雨水分开利用,降低利用成本,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分成屋顶收集回用和地表收集回用两个不同部分.  相似文献   

6.
初期雨水弃流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鹏  赵昕 《给水排水》2004,30(12):80-85
以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公式的推求方法,推求了对一场降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初期雨水和洁净雨水的变化规律。并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公式和某重现期下初期雨水与洁净雨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雨水收集利用工艺的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实例介绍了雨水收集利用工艺的方案比选,工艺流程,以及雨水收集利用工艺用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建设中,为了实现对雨水控制的定量计算,若采用模型模拟需要详实的数据基础,推广起来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径流系数为主要分析手段,运用较为简便的方法对成都市活水公园进行海绵型公园改造前后的雨水控制各项指标做了定量计算,利用芝加哥雨型进行雨量分配,对改造前后公园外排水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海绵型公园改造后,5年一遇降雨外排水流量削峰率达74%,峰现时间延后25min。外排水流量径流系数为0.278,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85%。对3年和5年重现期的雨水控制效果均较好。此计算方法可用于面积不大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或海绵型公园的雨水控制计算,所需数据量小,操作性强,具有可重复性和实用价值。可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控制指标计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城市水资源紧缺,而雨水资源却未充分利用,用雨水资源解决北方城市的用水缺口尚属空白。本文以邯郸市雨水利用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和经济效益,探讨了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的两种雨水利用工程模式——即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经分析,此两种工程模式集雨蓄水效果良好,且减轻了城市雨水排放管网负荷,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雨水调控排放是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于减轻雨水洪涝灾害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城市雨水调控排放系统的结构组成、调蓄容积的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并在北京通州永顺新区珠江国际城海绵型小区建设中进行了应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屋顶雨水采用调控排放措施后,1年一遇降雨的外排峰值从0.483 m~3/s下降到0.157 m~3/s,相当于外排径流系数从0.34减少至0.11。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京沪高铁无锡东站站区雨水系统,主要分为收集系统、雨水泵站、回用系统、外排系统等.收集系统收集多种水源,排水方式包括重力排水、压力流(虹吸式)排水、盲管导排,各套排水系统都进行独立设计,并实现有机组合.雨水泵站同时实现初期弃流、末期回用,地下渗水隔离和调蓄排放等多种功能,并通过整合立交桥下空间,实现“隐蔽化”.回用系统利用部分优质水源经处理后回用于站区内绿化、浇灌、洗车等.外排系统相对独立,局部连通,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梳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历程,总结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方法,【方法】从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政策、方法技术、效益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综述,绘制了各类雨水资源化技术的流程图,比较分析了各个雨水资源化技术方案的特征差异和雨水用途。【结果】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划分为直接利用(屋面和不透水路面雨水利用)、间接利用(透水路面、花坛绿地、人工辅助渗水设施、路边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渗透雨水收集利用)、综合利用(海绵小区)三种。【结论】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效益评价三个方面总结评述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强制性约束,强化雨水收集利用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建设,加大雨水资源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完善雨水资源化评价机制,深化城市雨水资源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引入社会资本和经济手段,助力提升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水综合利用是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邯郸市雨水利用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和经济效益,探讨了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的两种雨水利用工程模式: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模式。两种工程的运用很大程度上缓解北方城市用水紧张状况,减轻雨水排放管网负荷,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4.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万科大樟溪住宅小区为例,设计城市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案,提出雨水收集、水质处理、雨水调蓄排放的一整套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方案,并分析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效益。结果表明,在住宅小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很可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大连属资源型缺水地区,而近年来城市雨水量有增加趋势,将雨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大连地区的水文特征,确定大连市的降雨参数,以大连市区为计算区域,利用屋面雨水收集、绿地过滤后雨水收集、绿地及可透水路面等下渗设施的雨水渗透等收集方式,计算每一种方式所能收集雨水的面积、雨水收集量占降雨量的比例,确定利用各种方式所能收集到的雨量,并以多年平均降雨量、枯水年份降雨量、丰水年份降雨量为工况,比较可收集的雨水量,从而分析评判大连市雨水利用的前景和效益,得出大连地区应全面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公式,对建筑小区中底部流槽式雨水调蓄池和水泵提升式雨水调蓄池的容积设计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实际案列的设计计算得到结论。在建筑小区设计中,为控制新开发区域和已建成城区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每1 000m2硬化面积应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30m3的雨水调蓄池。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传统雨水收集方法中的雨水调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的雨水分流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初期雨水弃流工艺基础之上,依据分离器中水位与出口流量之间的关系,调节分离器中的雨水蓄留池出口和市政雨水管道出口之间的高差h来调整分流器的雨水削峰作用。依据分流器原理构建了优化方法的目标函数,并运用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与SWMM相结合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进而获得不同降雨情景下的最优高差h,使得分离器在不同降雨情景下针对中、后期的降雨过程具有最佳的雨水削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充分利用了雨水蓄留池的调蓄空间,将削峰作用最大化,与传统雨水收集方法相比,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雨水削峰效果,特别是在高重现期降雨下(20 a、50 a、100 a)的雨水峰值分别削减了44.76%、42.03%和40.77%。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雨水收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加强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技术以及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方面。为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综合系统,文章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城市雨水利用可以解决许多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合肥新华学府春天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系统方案、雨水量计算、技术特点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索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措施和新途径,以求技术合理及投入和效益的最大化,可供居住区雨水收集利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分析初期雨水的界定方式及其水质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初期雨水径流管控的规范标准,指出国内关于初期雨水径流管控相关的规范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初期雨水弃流设备、收集转输设备还不成体系,缺乏对初期雨水污染特征差异、初期雨水径流管控规范要求以及雨洪管理体系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对目前初期雨水收集转输设备的调研,分析其性能及优缺点;今后应针对初期雨水径流管控出台专项政策,编制综合雨水利用、环境保护和排水防涝等方面的雨水管控技术规范,从宏观水文角度关注初期雨水并建立相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