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校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和应对能力,在社会交往中遭受人身侵害、财产损失与心理创伤等现象突出。当前高校女生在网络交友、校外人际往来及异性交往过程中,主要存在自身防范意识不足、好奇心重又缺乏警惕、对社交安全知识缺乏了解,以及自控能力差等共性问题。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唤醒女生防范本能,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灌输防范知识,提高女生在社会交往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区服务不但唤醒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意识,还给予大学生修炼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校园外不同的生活圈子与工作氛围,加强社会交往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然而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时,常存在无需求调研、无长远规划、无实效激励、无培育模式的"四无"共性问题;要改善这些常见的大学生社区服务问题,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灵活性、多样性及稳定性,充分整合高校与社区资源来完善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交往及经济活动中必备的能力。外语教师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培养陕西省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并结合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陕西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及策略,使其适应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交流恐惧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较差的社会交往能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更多的交流恐惧,本文试从社交认知、社交动机、社交技能以及社交情境四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交往能力与交流恐惧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交流恐惧.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其"德育"实效,培养"有道德的人",进而实现高校价值追求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变革的必然选择。当前,构建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主要体现在"明确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确立尊重大学生公民身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实施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畅通体现大学生个体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采用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法"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大学生尤其大学生党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创新的措施,以期促进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孝莲 《现代妇女》2014,(12):95-95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着眼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强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被动地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在合作与和谐的氛围中,开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局面。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对L大学2—4年级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高校在校生对志愿精神理解不到位,参与度不高,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问题严重影响地方高校在校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为壮大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队伍,必须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并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加强宣传,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大学生志愿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援助;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  相似文献   

9.
祝敏  孔令函  郝月 《现代交际》2014,(1):209-209,208
本文就高校院系资料室如何配合高校其他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明确提出高校院系资料室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特别是专业素质培育)的重要场所;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高校院系资料室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探讨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出发,从提供发展平台,给予大力支持;与专业紧密结合,突出科研竞赛的促进作用;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做大做强;支持项目延续,发挥学生智慧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了解信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可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对某信息类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为12.1%的学生处于高压力组;前程压力和学习压力是信息类大学生面临的两大心理压力源;大学生在前程压力、学习压力、社交人际压力、自主独立压力上年级差异显著,大三学生压力最大;男生的学习压力和异性关系压力比女生大;家庭状况影响大学生的压力感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生活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使得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方面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是高校管理者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方式的重要节点。基于当前大学生所处环境日益显示出复杂化、多样化趋势,本文提出了加强高校日常管理方法的创新路径:大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内容的不断创新;对日常管理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日常管理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主流是好的,但不能否认大学生中间还有不少失范、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形象,甚至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论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规范大学生行为方面的作用及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为高校管理、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提供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策略的研究,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身心更健康。本文拟从切实调查,把握大学生上网的思想状况;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建立政治思想教育网络模式,把握学生上网方向;专业政治思想网络工作团队,确保政治思想教育网络模式的高效运行等三个角度论述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8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当前大学生适应性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应性与大学生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意在为高校进行自杀性干预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适应性在中等稍偏上的水平;大部分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存在多个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态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健 《职业时空》2007,3(1):56-57
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大学生获取道德认知的有效途径;二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的重要渠道;三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有效载体;四是规范调控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具有系统性、可控性、正面性和引导性等四个方面特点。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教师影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7.
刘颖  韦磊 《现代交际》2012,(4):224-225
高校隐含的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小规模群体性事件已经说明高校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当前高校蕴含了一定的社会矛盾,这极有可能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这一群体参与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可能性。高校大学生一旦发动群体性事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善于利用其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发动的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从历史上看,高校学生发动的群体性事件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往往是深远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谐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素质,反过来,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如何运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进行了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从不利于协调发展与易导致暴力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再培养毅力,缓解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对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朱锋 《职业时空》2012,(7):95-9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政府要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