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人生指导”:“五四”精神影响下的青年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由民主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自主自强精神、求实务实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影响了教育,特别是青年教育,引起了人们对青年教育的极大关注,形成一股青年教育的潮流.这股潮流的核心是"全人生指导".八十八年后的今天,那股潮流对青年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与现实价值.回返那段历史能够唤起我们沉睡的意识.去着力解决青年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五四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底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时代价值。西藏高校讲好"五四精神",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的国家情怀,提升大学生对特殊区情的认知,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对此,我们要把握"五四精神"的维度。立足"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在具体教学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启发式引导,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新民学会作为五四时期发起最早,影响最大的著名进步社团,尽管它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九十多年了,而且它从成立到最后逐渐停止活动也仅仅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但是它的精神和发挥的作用对于我们后代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从新民学会会员的交往史实中所体现出来的交友观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内涵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应该自觉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融入自己的实际行动,要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要不断解放思想,追求进步;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自觉树立科学理性的观念;要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2020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101周年的日子。101年前,一群热血青年走上街头,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留下了世人传颂的五四精神。尽管时代变迁,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代表的五四精神从未远去。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纪念"五四",更是继承"五四"、弘扬"五四"。  相似文献   

6.
五四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中,性爱心理的描写并不多,本文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性爱心理描写的几种类型:一是对"非欲望性"的精神爱情的推崇;二是对于两性关系的恐惧与排斥;三是对"肉欲"的强大力量的展现。这些性爱心理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一时代女性解放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运动。它诞生了以"爱国主义""民族科学"和"改革创新"为基本内涵的五四精神,具有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珍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既象征着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也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今天,发扬五四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主科学为指南、以进步为动力的基本内容,也需要态度鲜明地肯定其对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中华大地上爆发,直接催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五四精神推动人们不断追求民主进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接受民主科学等新思想的洗礼。这种伟大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知识分子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今天的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的青年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被认为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而从这场运动中诞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推动着当时无数爱国青年为祖国的独立、繁荣、强大而努力拼搏。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多变的困难与挑战,做好弘扬"五四"精神的相关工作,对当代中国青年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青年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要坚持传承并弘扬五四精神。在中国发展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五四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传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任重而道远。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青年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要践行五四精神,需要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与弘扬。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爆发使追求科学民主、追求真理、解放思想、爱国护国等"五四精神"代代相传。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代青年更应该切身做实事将"五四精神"加以传扬。培养自身社会责任感、不盲目勇敢追求真理、树立远大且并非缥缈的人生理想,凝聚合力,投身祖国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存在内容上的融通,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可以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认同,坚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信念,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选择。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模式,重视家庭引导,提升五四精神对责任感培育的渗透力;强化学校教育,增强五四精神与责任感培育的融合度;营造社会氛围,丰富五四精神与责任感培育的载体群。  相似文献   

13.
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基本内容的五四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科学的五四精神与课程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社会责任与担当,并树立正确的三观,承担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敬告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五四”是怎样开始的?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我们认为,“五四”的上限,可以溯至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正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揭开了“五四”的帷幕,吹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号角。青年朋友们,当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重读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我们仍然没有超越“五四”,陈独秀在文章中响亮地提出的: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不仅规定了七十年风风雨雨的格局,而且成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之血洒荒原的宿命。骄傲是它,悲衰亦是它; 爱是它,恨亦是它。那是一九一五年。  相似文献   

15.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也是五四精神形成100周年纪念日。时代在改变,但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有着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在继承与弘扬五四精神的同时,五四精神也激励和引领着新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成为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强音。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新征程,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弘扬五四精神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7.
台静农的创作直接受到鲁迅影响,始终贯彻着关注下层民众、批判国民性并凸显人道主义的"启蒙"主题。《新坟》是台静农的代表作之一,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台静农的创作对五四启蒙主题的贯彻。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挖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上海社会科学院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百年来,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青年的爱国情怀更加务实、理性、稳定,但青年思想也存在分化、断裂、脱节等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的青年要承继和发扬五四精神,承担起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戴震作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其学术著作和主要思想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梁启超在其著作《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戴震的思想大为褒奖,戴震抨击宋明理学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更是被梁启超盛赞可与文艺复兴类比;其善疑、求真的治学思想更是被梁启超冠以"科学精神"。戴震的科学精神一直到今天仍对青年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庆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从《哥达纲领批判》中劳动理论视角阐释大庆精神的另一个方面,大庆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的本质,还体现了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从劳动层面阐释大庆精神,既不是一种批判反思精神,也不是一种革命斗争精神,而是一种纯粹的劳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庆精神是一种把劳动本身作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