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就急性脑血管病发生肾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男性病人、脑出血、糖尿病人及应用甘露醇合并速尿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有关,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后,病死率明显增加(P<0.01).合理应用甘露醇,可避免肾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饶文霖 《广东医学》2001,22(7):623-62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137例。按入院1周时血尿素氮和(或)肌酐值分两组:升高的为观察组,两者均正常的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死率、脑出血患者数、病变范围、病情轻重及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史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易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诱发多器官衰竭,导致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应早期预防,注意监测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认为男性病人,脑出血,糖尿病人及应用甘露醇合并速尿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有关,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后,死亡率明显增加(P〈0.01),合理应用甘露醇,可避免育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4.
张登云  王熙 《微创医学》2000,19(3):287-288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4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有无合并症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混合组及无合并症组.并对各组病人进行尿蛋白、血清BUN、Cr动态监测.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及混合组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或0.005),发生肾功能损害的时间包括冠心病组在内均较无合并症组提前(P<0.01或0.001).结论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可加重甘露醇对肾脏的损害.此时应减少甘露醇的用量,缩短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脑水肿患者时防治甘露醇性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格拉斯哥昏速评分(GCS)≤8分重症脑水肿患者,常规应用甘露醇作为主要脱水剂,A组35例,在应用甘露醇的同时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B组32例,用甘露醇的同时不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监测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血电解质等,记录患者转归。结果 共发生甘露醇性急性肾功能异常27例,其中A组8例,B组19例,共发生甘露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均为B组患者。两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较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发生肾功能异常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应用甘露醇的同时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甘露醇所致肾功能损害有预防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彤 《中外医疗》2016,(1):131-133
目的 探讨在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血管患者时对其肾功能损害情况. 方法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单独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的患者42例(甘露醇组),单纯采用甘油果糖脱水治疗的患者45例(甘油果糖组),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脱水患者43例(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 结果 甘露醇组患者用药2周后,出现肾功能损害比例16.67%(7/42),查尿素氮为(24.29±6.17)mmol/L,肌酐为(228.84±30.77)μmoI/L,甘油果糖组出现肾功能损害比例4.44%(2/45),查尿素氮为(14.38±4.71)mmol/L,肌酐为(160.12±29.45)μmoI/L,联合组肾功能损害比例4.65%(2/43),查尿素氮为(15.19±5.54)mmol/L,肌酐为(170.63±32.84)μmoI/L. 发现甘露醇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受损患者平均尿素氮以及平均肌酐均要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脱水效果确切,且用药相对安全,能够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李昊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70-7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致多尿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入院359例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多尿的78例为观察组,尿量正常的281例为对照组,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并监测电解质、血糖。结果急性脑血管病致多尿与低血钠、高血钠、低血钾、高血糖(〉11.2mmol/L)及甘露醇用量(日用量〉100g)有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多尿时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糖代谢,控制甘露醇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潘秀贤  农少云 《海南医学》2010,21(18):109-110
目的探讨肌酐(Crea)、尿素(Urea)及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导致急性肾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使用甘露醇治疗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性脑血管患者68例为使用组,以39例未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未使用组,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两个患者组治疗前、治疗48h后Crea、Urea及Cys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个患者组的Crea、U-rea及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组治疗48h后的Crea、Urea及CysC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治疗48h后的Crea、Urea及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使用组的Crea、Urea及CysC水平比未使用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容易使患者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应对使用甘露醇治疗患者进行血清Crea、Urea及CysC浓度动态监测,以防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甚至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9.
张登云  王熙 《医学文选》2000,19(3):287-288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4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有无合并症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混合组及无合并症组。并对各组病人进行尿蛋白、血清BUN、Cr动态监测,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及混合组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或0.005),发生肾功能损害的时间包括冠心病组在内均较无合并症组提前(P〈0.01或0.001  相似文献   

10.
秦祖杰 《吉林医学》2012,33(29):6288-628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与年龄、病变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和甘露醇应用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高龄、病变位于丘脑及脑干、大剂量应用甘露醇及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陈红 《华夏医学》2002,15(1):10-1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480例ACVD患者的血BUN和Cr,分为肾功能异常组(100例)和肾功能正常组(380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以及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史,住院时血压,意识状态,血糖,血钾,血氧饱和度,病变性质和部位,药物的使用等因素,结果: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死亡39例,占39%,对照组死亡27例,占7.10%(P<0.001),其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嵩血压病史和高血压,糖尿病史和高血糖,低血压,深昏迷,低氧血症,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丘脑和脑干病变,使用甘露醇等。结论: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预后对照组差,其发生主要与上述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双定位体外碎石术两种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双侧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在给予血液透析、抗感染的一般处理后,观察组给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给予双定位体外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尿量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量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6.38±2.32)、(6.14±2.41)d,对照组分别为(6.53±2.74)、(6.23±2.59)d。两组术后尿量及肾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双定位体外碎石术两种手术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时,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效果及起效时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IARF)时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肾功能及其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索外源性胆红素对急性肾衰竭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肾缺血急性肾衰竭模型,观察组术前3 d连续给予胆红素5μmol,1次/d,其他各组同期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于IARF后4 h、12 h测量各组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及其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IARF 4 h后观察组血清HGF水平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ARF 12 h后血清HGF对照组表达水平高于观察组、假手术组(P<0.05),在对照组中HGF在IARF 12 h的表达水平高于IARF4 h的表达(P<0.01);观察组血清BUN、Cr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BUN、Cr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肾组织损害程度对照组低于观察组。结论外源性胆红素能够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而外源性胆红素使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调,可能是其减轻肾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梁师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01-1603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2组病人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素氮、肌酐、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62.22%)(P<0.01);2组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明显降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改善病人肾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介入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脏彩色多普勒结果、干预前后3d脑钠素及肾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两组血肌酐及尿素氮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1周观察组血肌酐及尿素氮低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及大便隐血等的总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可改善其心肌灌注,保护心脏及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水平、肾功能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Scr和BUN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疗效明显,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积分、肾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为(23.97±4.68)分,对照组为(26.47±5.23)分,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医学综述》2013,19(4):767-768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42例移植肾后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肾康注射液,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t 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Cyst C、24 h UP显著降低,eGFR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能保护肾脏移植后肾损伤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病人急性肾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按照指南给予标准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参附注射液。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他脏器损伤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前2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脑钠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死亡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22.2%)(P < 0.05),且生存时间也长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脓毒症病人急性肾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KKAy小鼠78k D-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表达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2周龄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日常状态,并于16周龄处死小鼠,取血清检测空腹血糖、尿素、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并取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GRP7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尿素、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小鼠空腹血糖、尿素、肌酐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形态学观察可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出现空泡;经治疗后,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完整,病变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GRP78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KKAy小鼠肾组织中GRP78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保护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