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是天上的一片云哟一片云是啊,是雨水的母亲雨水的母亲空气的浮力把我托起高空的风哟,吹动我飘起地球的引力把我拉下极小的水滴、极细的冰晶变成雨水,变成雪花哟变成雨雪给地球带干生命给地球带来生命云朵是雨水的母亲@姚澎生  相似文献   

2.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一颗行星,她平静而和谐.载着几十亿儿女在宇宙海洋中宁静地行驶。可是近几年来,地球患了“重感冒”:时寒时暖,忽风忽雨.有时发低烧,有时又高烧不退。地球感冒了,这可不是件小事情。因为地球的灾难就是全人类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何彬 《气象知识》2010,(1):41-42
地球母亲面对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向孩予们(注:指地球上的人类)发出如下的谆谆教导。 “孩子们,莫等闲,错过好时机,空悲切!”  相似文献   

4.
太阳就象地球的母亲,她们在外貌上有着天生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1 人类的母亲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她既养育了人类、也给人类思想。持续发展是大地给予人类的一种新的思想。因为它告诉人类,人类的发展不能离开地球,只有不断协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条件。 持续发展的思想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出现。这是由于人类是地球的产物,在它出现之初,与地球比较是很弱小的。地球可以满足它的一切要求,而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庞大的人口与物资消耗达到地球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极限,而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则达到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因此,人类已成了与地球并立,而且足以影响到地球的现状,地球对人类就不再能够做到有求必应了。因为这已危及到它自身的平衡,已经威胁到它继续维持现状的条件。如果任其发  相似文献   

6.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一颗行星,她平静而和谐,载着几十亿儿女在宇宙海洋中宁静地行驶。可是近几年来,地球患了“重感冒”:时寒时暖,忽风忽雨,有时发低烧,有时又高烧不退。地球感冒了,这可不是件小事情。因为地球的灾难就是全人类的灾难。可以说地球患感冒,人类首当其害:1991年地球打了个“喷嚏”,使16万人染病身亡,是过去15年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1992~1995年,地球连续发烧感冒,又分别使拉美1800万人染上“查格式病”,非洲46万人染上霍乱、g000万人受疟疾折磨、88O万人染上结核病,先后使上百万人离开…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15日,美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J.Hansen在哥伦比亚大学网站(http://environmentaljusticetv.wordpress.com/2013/04/17/exaggeration-jumping-the-gun-and-the-venus-syndrome/)上发表文章,警告地球可能患"金星综合症"。4月19日英国《每日邮报》作了报导。所谓"金星综合症"是指地球大气可能演变为类似金星当前大气的状态:表面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气体成分主要是CO2、表面温度约500℃。当然,如果地球大气转变为这种状态,那显然就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了,甚至于在远没有  相似文献   

8.
主编语     
<正>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孕育着生命的星球,这是因为在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具体则体现在构成地球气候系统的各个圈层。从地球生成到演化至今的漫长岁月里,气候系统经历了从初始形态发展到目前气候形态的许多次巨大变化进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太阳活动、宇宙射线乃至宇宙尘埃被认为是影响地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其中,作为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尤其备受关注。本刊继上期刊出了"地球运动对气候影响"的专栏后,本  相似文献   

9.
正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共同举办"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会议将于2016年7月3—6日在上海举行,具体事宜参照http://www.cess.org.cn。"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  相似文献   

10.
气候是变化无常的,在风云莫测的气候后面究意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解释,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从冰期到温室,地球似乎是二氧化碳层改变它的温度.二氧化碳分子的作用像单向镜一样反射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它们又象温室玻璃一样,使辐射通过,到达地球,在辐射再次进入太空之前,将其吸收.研究人员认为,远在工业和发动机开始将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之前,地球就靠它本身的呼吸作用将这种气体大量地"呼"入大气层,又把它们从大气层中"吸"出来.  相似文献   

11.
谚云:"月到中秋分外明",意即在中秋佳节前后,月光显得分外的明亮.这一说法,从月亮本身来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知道在茫茫的宇宙天体中,月亮是我们地球上最近的一个"邻居",它离我们地球平均距离只有384 400公里,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人们对于月球上是否存在有生命?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相似文献   

12.
感恩陕西     
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近两千年前在《沉思录》中写道: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已的心灵更为宁静。确实,一旦退人自已的心灵,就有原先意想不到的宁静。宁静之中,回味走过的路,会使心底里有些情感变得更炽热。退休之后,我对第二故乡——陕西的回味就是如此。它使我的陕西情节变得更强烈。于是,总想找一个适当机会表达对陕西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3.
感恩陕西     
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近两千年前在<沉思录>中写道: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已的心灵更为宁静.确实,一旦退入自已的心灵,就有原先意想不到的宁静.  相似文献   

14.
人是从哪儿来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的杰作;而李洪志所谓的"法轮大法",却肆意歪曲有关地球发展及生命起源的科学理论,胡诌什么"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你造出来","人都是从宇宙各个空间掉下来的","沙子里也存在人,还分黑人、白人、黄种人,甚至还有古代装束的人"等歪理邪说,借以蛊惑人心.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3日,是新千年的第二个“世界气象日”,纪念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选择这样一个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国际社会对天气和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通过宣传这一主题,呼吁各国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保护地球母亲的气候。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天文学至今为止所能确定的、唯一的有繁荣的生态系统与人类文明存在的天体。这与她独特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她与太阳的距离、她的自转周期、巨…  相似文献   

16.

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近两千年前在《沉思录》中写道: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已的心灵更为宁静。确实,一旦退入自已的心灵,就有原先意想不到的宁静。宁静之中,回味走过的路,会使心底里有些情感变得更炽热。退休之后,我对第二故乡——陕西的回味就是如此。它使我的陕西情节变得更强烈。于是,总想找一个适当机会表达对陕西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引潮力对暴雨产生的影响. 1 引潮力 引潮力主要决定于月相(朔望).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及天体离地球的远近有关.太阳质量虽比月球大,但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故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阳大得多.因此,南方的渔民经验是"潮水跟月",并利用潮水的起落捕鱼捉蟹.当月球与太阳在地球同一方向并成近直线的时候,就是农历初一(朔),日月引潮力同相叠加,因而形成"天文大潮".当日月在地球各一边近似一直线时,就是农历十五(望)的前后,日月引潮力方向相反而削弱,潮水涨落幅度就小.  相似文献   

18.
<正>@huangct作为天文爱好者、气象工作者,看到"天文因子与气候变化"这个专题还是很有兴趣的。主编语提到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可以通过太阳总辐照度(TSI)进行量化,而TSI会受到太阳黑子、光斑、耀斑、谱斑、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影响而发生改变,而文章《海洋热含量对太阳总辐射11年周期变化的响应》也提到TSI随太阳黑子数有周期变化。这些介绍的都是太阳内部变化改变TSI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而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中会受到其他大行星的引力干扰使轨道参量变化,这样也会有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日照  相似文献   

19.
行星与气候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星与气候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迄今已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行星长期摄动可使地球轨道参数发生变化导致冰河期和间冰期的重大差别;九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可引起历史气候的百年和千年振动;行星的短期效应,通过它与月亮(或太阳)、地球成直线时的非经典引力效应而触发天气变化;还可能存在行星日心会聚对太阳活动的触发或调制作用再影响地球气候;以及行星近地效应等方面.至于"行星对应区"方法,则其统计关系是不显著的.还须看到,行星与气候关系仅是天文气象边缘领域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极苔原和海冰地区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观测研究",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组织的专家组的质疑、答辩和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