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妫水河流域自1983年开展小流域治理,已经有20多个年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北京面临严重缺水的形势下,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正式启动,妫水河流域形成了自己的"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三道水土保持防线。在具体操作上,仍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但又不拘泥于小流域,突破小流域的局限性,树立妫水河流域的整体观,充分完整地考虑妫水河大流域的特点,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水源保护结合起来,使妫水河流域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跃上大流域治理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以绿为媒实践妫水河流域生态治河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妫水河流域地处官厅水库上游,是全国八片重点治理区。本文通过对妫水河河道存在问题及治理必要性的分析,遵循生态治河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生态治河的思路。妫水河生态治河在保证河道行洪及建筑物安全的基础上,恢复、重建流域景观生态基质,重点进行河流局部险工段的整治,以河岸防护林、防洪堤生态绿地作为生态走廊,建立妫水河景观生态构架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延庆县用水量、排水量的逐年攀升,全县水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妫水河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其水质已不能稳定达到北京市水质考核指标要求。从查找剖析妫水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在深入结合延庆县水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原则与未来几年治理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妫水河流域未来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妫水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并且分别通过三分法,即分区、分类、分期的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7年妫水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的负荷量分别为1 402 214.9 kg/a,279 629.1 kg/a;(2)流域内各乡镇TN和TP的负荷量差异较大,旧县镇、永宁镇所贡献的TN、TP负荷量最多且单位负荷强度最大,属于重点治理区域;(3)流域内对TN的贡献最大的污染源为农业种植,对TP的贡献最大的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染,这两个污染源属于优先控制的污染源;(4)TN、TP负荷与降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降雨冲刷是导致的污染物负荷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三分研究结果为妫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妫水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紧紧围绕着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和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坚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并结合流域自身特点实施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截至2013年底,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2 km2,水质标准提高到了Ⅱ类,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妫水河是官厅水库三大入库河流之一,是官厅水库的重要水源之一。由于常年污染,上游水库补水不足,水质较差。根据妫水河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状况和存在问题,对妫水河地表水源区开展生态治理工程,以实现妫水河“水清、岸绿、游畅”的生态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妫水河入官厅水库入流水质达标,分析水质成因,分步制订水质改善措施。采用MIKE21耦合植物作用的Ecolab生态水质模型,对妫水河下游入官厅水库断面至东大桥断面、支流三里河水域进行模拟。通过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数据及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流域上游来流水量及水质、区间污染源及河流湿地等自净作用是影响官厅水库入流水质的主要原因,其中:妫水河入流污染负荷对水库入流水质贡献率最大,丰枯水期氨氮、总磷和总氮的贡献率分别为18.32%~45.76%、9.31%~31.17%和29.34%~67.56%;区间入河污染源氨氮、总磷和总氮削减率分别为19.41%、31.31%和24.94%;丰枯水期河道自净对氨氮、总磷和总氮削减率分别为44.85%~61.29%、51.40%~77.92%和8.40%~23.06%。为改善官厅水库入流水质,在流经城市区的妫水河下游及三里河修建了河流湿地公园,对区域污染源进行截污,使得入库水质可达到Ⅲ类水。为长远确保官厅水库的水质,控制来流水质和加强流域治理是关键,同时营造岸带湿地,对水质改善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为水库污染防治及负荷量削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京冀携手加大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源保护力度。为掌握上游水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使用长时间序列分析及距平系数方法,研究了2013—2023年官厅水库及上游河道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官厅水库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及氟化物。上游来水是库区氮污染物主要来源。汛期入库流量增大时,入库总氮浓度有下降趋势。近年官厅水库及上游河道各水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2017年之后,考虑与官厅水库上游采取若干整治措施有关。永定河流域桑干河水质优于洋河;妫水河流域新华营河、古城河水质较好,洋河、桑干河汇合后至永定河库区及妫水河至妫水河库区沿途氮磷元素浓度均逐渐下降,但氟化物及有机污染物指标逐渐升高。综合评判妫水河入库水质优于永定河水质。研究成果为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地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延庆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庆县位于北京市饮用水水源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上游,在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以保护首都饮用水水源为中心,构筑妫水河、白河两大流域水土保持"三道防线",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一到秋天就有数十只白鹭在延康大桥西侧的妫水河上嬉戏、玩耍、翱翔,那里俨然已经成了它们栖息的天堂。白鹭是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鸟类,2016年开始,延庆区对水环境进行了高强度治理和保护,水质越发清澈干净,为白鹭等鸟类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2015年以来,延庆区推进妫水河世园段水生态修复工程,治理了12 km河道,维护水面面积达310 hm~2,妫水河的水生态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通过建设城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治污、水生态及水环境保护等措施,铺开了治水、护水的水生态之网。  相似文献   

11.
田童晖  苗磊 《陕西水利》2023,(12):74-75+78
漆水河流域水资源天然禀赋不足,七星河、美阳河等支流水库众多,河流纵向连通性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严重下降,现有水库缺失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监测设备,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位及要求,在漆水河流域水生态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明确流域水生态保护目标,提出漆水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重要控制断面。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中国水利学会拟成立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挂靠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该专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流域治理保护总要求,以流域"水沙-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突出流域系统整体性,以系统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为依托,构建流域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体系,加强流域系统治理和发展战略及相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的北方缺水河流,妫水河生境脆弱,特别是城区段受人为干扰强烈,水生植物群落退化严重。通过开展妫水河水生植物群落实地调查和水质监测,摸清不同河段水生植物群落分布与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有利于区域水生植物群落的重新构建。妫水河现有水生植物12科12属14种,其中,挺水植物6种(42.9%),沉水植物6种(42.9%),浮叶植物1种(7.1%),漂浮植物1种(7.1%)。不同河段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水质较好的山区型河段(古城河和妫水河干流龙顺路附近)主要分布有以沉水植物为主的菹草+水毛茛+金鱼藻群落和浮萍﹣金鱼藻群落;在水质较差的城区型河段(三里河)主要分布有耐污性较强的香蒲+菖蒲群落、菰+芦苇+水芹﹣菹草群落;在缓坡型河段(蔡家河和妫水河干环湖南路附近)分布有以挺水植物为主的芦苇+香蒲﹣狸藻﹣荇菜群落和菰+香蒲﹣眼子菜群落。以群落分布规律为依据,可为妫水河生态修复提供思路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田月兰  张继军  胡震 《北京水务》2010,(2):31-32,46
妫水河是延庆县一条境内河流,不仅是官厅水库的补水河道,同时也作为延庆县城区的景观河流。维持妫水河良好的水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妫水河的水环境通过治理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妫水河雨水入河口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势必对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污染物的分析,提出了技术与非技术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氟化物是官厅水库及上游流域的主要污染物,通过2013—2023年的数据分析,对库区水质评价结果、库区氟化物时空分布、上游河流输入对氟化物影响及黄河输水对氟化物的影响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引黄工程向官厅水库补水后,氟化物浓度持续好转,氟化物浓度永定河库区低于妫水河库区,洋河入库氟化物高是官厅库区氟化物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为流域污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支撑,进一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五华县乌陂河流域为典型案例,剖析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治理思路、治理模式和关键技术措施,提出了统筹流域上中下游、点线面、城镇和农村的"生态治理+防洪安全+环境改善"治理思路,拟定了"上游崩岗治理与生态维护+中游生态改善与宜居建设+下游防洪安全与和谐发展"的治理模式,构筑"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的流域综合防治体系,可为类似小流域治理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流域生态修复的实践与认识:一是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的思路,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域保护的讲话精神;二是国内外流域治理的成功技术和实践;三是关于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方面的几点认识。一、治理思路——学习总书记流域保护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永定河论坛以"开拓创新,助推永定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共话永定河治理,共谋永定河保护,对于推进流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永定河是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四年来,在永定河治理保护中深入践行绿...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妫水河流域水质现状,综合探讨该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水污染防治应当结合当地的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综合整治措施,在污水处理与固体废物处置的同时,实现污水与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农村社会、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永嘉楠溪江河口为例,剖析典型河口地区主要水利问题与需求,分别从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探索以流域"系统治理"为导向推进河口治理与保护的总体格局,研究提出以区域"多规合一"为引领统筹县域空间总体布局与流域治理格局的总体思路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