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与人互动的城市空间为规划理念,结合系统论和环境行为理论,探讨了与人互动的城市空间在公共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尝试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公共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公共空间积极有活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姚晓彦  赵荣山  王姣姣 《四川建筑》2007,27(6):59-60,63
首先阐明了空间的性别差异,指出男性标准与男性原则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普遍存在,分析了女性设计感性特色,进而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某些典型城市公共空间思考和设计,挑战现代城市空间追求功能主义与匀质空间模式无差异性的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哈尔滨城市地域文化特征,指出了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哈尔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起一定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研究和编制实践两个方面总结提出现有研究和实践中未能充分将现代物流的空间需求与空间规划链接,并指出这是市场主导下的物流发展与政府主导下城市空间规划协调的问题.该问题影响了现代物流规划的可实施性,进而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预测方法、空间布局和实施措施等方面探索面向实施的现代物流专项规划编制要点,并以广州市为例进一步验证上述要点是“空间规划”链接“空间需求”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董贺轩  王云静  吴巍 《新建筑》2022,(5):141-146
城市内部充斥着大量灰色基础设施,与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需求相矛盾。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基础设施景观化、生态都市主义及韧性城市等理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空间关系、景观形象、工程技术三方面,建立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一体化整合的理论框架,并提出设计策略。之后以武汉市中华路城市阳台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检验,为城市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城市中心均质化的趋势使依赖基础设施投入拉动中心区发展的公共投资导向逐渐受到"效益递减规律"的挑战.同济大学周边地区产业及其所形成的群落结构的发展具有自发、自主的典型特征,提供了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新模式.论文旨在通过对该产业群落自身发展特征和其与环境母体之间多方面、多层次联系的研究,探讨以城市中心区空间要素而不是公共投资为指向的城市中心区产业的特点,并且探讨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中心区产业健康发展的导向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建设提出"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成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景观再生的视角,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构建模式,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有效利用,以产生新的开放空间,创造新的城市活动场所,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文章论述了立体空间叠加和水平空间拓展的不同模式,为目前城市更新中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纪晨  李珍琪 《城市建筑》2013,(24):50-50
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空间问题而引发各类冲突事件频频发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实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分析,明确如何科学地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为创建和谐社会及城市发展更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曹海婴 《新建筑》2010,(2):61-65
从分析社区和居住区概念的关联性着手,通过考察我国居住区公共空间布局结构的转变,探讨了居住区公共空间不同的运行方式和作用。指出:与传统社区单向的公共性不同,当代住区公共空间具有双重的公共性,因此模拟传统社区生活的规划思路无助于弥合当代城市社会空间的裂痕。最后本着建立和谐城市社会的原则,对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深圳的城市结构维持了组团式的架构。在特区范围之内的用地相对有秩序,但是特区外秩序非常差。我们使用很多方法对深圳进行梳理,更新,包括工业园区的整治,城中村的改造,住区的改善,公交优先的交通规划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计划,还有海岸线的景观更新等。作为城市景观,特别是更有使用价值的公共空间方面,深圳进行了特区的公共空间规划研究,这是全国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