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鉴别补骨脂与混淆品。方法对补骨脂及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补骨脂与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结论其混淆品不能混充补骨脂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王红刚  何颖仪 《中国药师》2013,16(8):1256-1258
目的:对大叶紫珠及其两种紫珠属中药混淆品枇杷叶紫珠、裸花紫珠进行生药学鉴别,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别的方法鉴别三种紫珠属中药显微特征.结果:上述三种紫珠属植物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能很好地鉴别大叶紫珠及其两种紫珠属中药混淆品.  相似文献   

3.
白及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伟  蒋万浪 《中国药业》2009,18(16):78-78
目的为准确鉴别白及的真伪提供依据。方法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白及及其混淆品虽然外观相似,但性状、粉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鉴别白及及其混淆品,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中国药业》2008,17(14):62-63
目的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别独活与混淆品牛尾独活、短毛独活。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法鉴别。结果独活与混淆品牛尾独活、短毛独活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把独活与牛尾独活、短毛独活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半夏与混淆品丽江山慈姑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广东 《海峡药学》2006,18(4):131-132
目的对半夏(包括姜半夏)及混淆品丽江山慈姑的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地对半夏与混淆品丽江山慈姑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林巧之 《海峡药学》2008,20(4):69-70
目的为防风与其混淆品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正品与混淆品分别具有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对防风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半夏与其混淆品水半夏、山珠半夏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半夏及其混淆品水半夏、山珠半夏.方法: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行为3个方面进行鉴别.结果:三者外观性状区别主要表现在块茎基本形态、根痕分布及凹陷程度,显微特征区别主要为基本薄壁组织的排列及所含茶褐色黏液状物质的大小,薄层色谱特征区别主要表现在斑点数量、颜色及Rf值.结论:三者区别明显,且功效不同,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准确鉴别草豆蔻与混用品云南草蔻提供依据.方法:从性状、显微组织、薄层色谱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者外观性状虽然相似,但横切面显微特征差异明显,薄层色谱差异较大,草豆蔻含有山姜素及小豆蔻明,而云南草蔻则无.结论:通过显微组织及薄层色谱特征,可以准确鉴别草豆蔻及混用品云南草蔻.  相似文献   

10.
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有效坚别方法方法:采取观察药材性状、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不同,对真品与混淆品加以坚别。结果:真品与混淆品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结论:将药材性状的经验坚别与显微或色谱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柴胡真伪。  相似文献   

11.
李玲 《海峡药学》2007,19(8):85-86
本文介绍金银花及其6种混淆品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区分青葙子及其混淆品,以利用药安全.方法从基源、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对青葙子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结果青葙子与其混淆品有明显区别.结论青葙子及其混淆品虽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则可区分.  相似文献   

13.
丁始阳  姜慧祯 《药学实践杂志》2001,19(6):378-378,357
目的:建立乌梅及其混淆品(山杏、山李子)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对乌梅及其混淆品的性状、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三方面的比较加以区别。结果:乌梅及其混淆品在药材性状,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为乌梅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泰山白首乌与其混淆品耳叶牛皮消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 《中国药事》2013,27(6):642-644
目的寻找泰山白首乌与其混淆品耳叶牛皮消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试验。结果与结论泰山白首乌与耳叶牛皮消在横切面显微特征与薄层色谱上均有较大差异,可作为二者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郭立恒  金佩芬 《中国药业》2012,21(10):83-84
目的 区分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芹菜子,以利于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结果 蛇床子和芹菜子外形相似,但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结论 蛇床子和芹菜子是同科的两种植物,功效用途不同,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厚朴花及其混淆品深山含笑花进行了性状、解剖,显微及热微量转移薄层色谱的比例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别荞麦七及其混淆品朱砂七、索骨丹。方法采用显微、理化、薄层色谱等方法与其混淆品进行对比鉴别。结果荞麦七、朱砂七两者与索骨丹显微特征区别明显,但其二者之间区别不大;理化鉴别三者反应颜色区别明显;薄层色谱三者斑点位置有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将荞麦七与其混淆品明显区别开,并有效控制荞麦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厚朴花及其混淆品深山含笑花进行了性状,解剖,显微及热微量转移薄层色谱的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厚朴花及其混淆品深山含笑花进行了性状,解剖,显微及热微量转移薄层色谱的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玉竹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方法对大理地区市售玉竹类药材进行调查、收集、鉴别。结果 21种药材来源于百合科,其余来源于兰科和菊科;其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特征有差异。结论为玉竹与其混淆品种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