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及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给予口服维生素D,辅以活性钙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25例(83.3%),治疗有效5例(16.7%),总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治疗1个月后进行X线片复查结果提示临时钙化带清晰,患儿骨皮质变厚,骨密度显著增高。讨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治疗应及时有效,控制佝偻病活动,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健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采取维生素D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维生素D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后存在方颅1例,串珠肋2例,腿弯曲畸形1例,肌张力减退1例;常规组患儿治疗后存在赫氏沟1例,方颅2例,串珠肋3例,手镯及脚镯征1例,腿弯曲畸形2例,肌张力减退2例;干预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13.3%(4/30)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36.7%(11/30),X2=4.35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25(OH)D浓度、生长速率标准差比值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采取维生素D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敏  魏敏 《中国保健》2007,15(14):138-139
目的调查营养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情况.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市妇幼保健院按照"4.2.1"体检要求,对城镇5643名0~6岁儿童进行健康检查,按照年龄分组对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进行调查.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和科学喂养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两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社区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婴幼儿过程中辅以健康促进措施对智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抽取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本社区门诊中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要幼儿78例,随机分为采用观察其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儿父母进行保健培训、促使其改变育儿环境与行为的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监测患儿智能及行为发育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行为发育指数(PD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过程中辅以健康促进措施,对于患儿智能及行为发育的积极影响是明显的,应予以坚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58例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收治的158例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阳光照射,观察组患儿使用维生素D.对比分析两组的防治效果及生长发育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7.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9.74%),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后具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情况与对照组患儿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使用维生素D的效果较好,对患儿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9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78例正常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Apa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AA(10%),Aa(46%),aa(44%)和AA(6%),Aa(35%),aa(5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02.05(2)=5.991,χ2=4.7933,χ2<χ02.05(2),P>0.0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ApaI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A(33%)、a(67%)和A(24%)、a(7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7,P>0.05)。结论VDR基因Apa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社区婴幼儿家长接受科学喂养知识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评价在社区对家长进行小儿科学喂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抽取 2 0 0 0年 1~ 2月 915例听过每月 1次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讲课的家长的子女为观察组 ,以同期未听课家长的子女 95 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 3、6、9、12月龄小儿的体重和身长的发育情况。 4个月统计母乳喂养率 ,1岁统计辅食添加及时合理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营养性贫血患病率。 【结果】  0~ 5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 ,6~ 12个月体重增长速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9~ 12个月身长增长速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87.3 % )大于对照组 (76.5 % ) (P <0 .0 1)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率观察组 (88.5 % ) ,对照组 62 % (P <0 .0 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观察组 19% ,对照组 3 3 % (P <0 .0 1) ;1岁时营养性贫血患病率观察组 15 .2 % ,对照组 2 8.5 % (P<0 .0 1)。 【结论】 社区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降低营养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 ,特别有利于改善换乳期儿童体格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积极防治佝偻病是儿科医疗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院在儿童保健门诊使用维生素AD滴剂早期预防佝偻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曾是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近年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提高,典型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已经较少见到,但另有一些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却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当遇到较为显著的佝偻病表现时,须仔细查因,以免延误孩子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邮市各类体弱儿管理情况.方法:对2003~2006年在高邮市妇幼保健所儿保门诊系统管理过程中,筛查出来的体弱儿资料汇总分析.结果:体弱儿发生率为10.09%,结案率为98.29%.所患疾病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主,分别占47.8%、40.0%.结论:必须加强孕期保健和婴幼儿营养指导,减低体弱儿发生率,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邮市各类体弱儿管理情况.方法:对2003~2006年在高邮市妇幼保健所儿保门诊系统管理过程中,筛查出来的体弱儿资料汇总分析.结果:体弱儿发生率为10.09%,结案率为98.29%.所患疾病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主,分别占47.8%、40.0%.结论:必须加强孕期保健和婴幼儿营养指导,减低体弱儿发生率,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缺乏病,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患病率各地存在差异。上海市资料报道小儿佝偻病的患病率为17.42%[1],哈尔滨市区0-3岁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为48.2%,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处于偏高水平[2]。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最高,6~7岁组最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 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 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发外部性脑积水发病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后.方法 对42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发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表现和颅内高压征象,经1~4 d治疗,颅内高压症状消失,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隙增宽.随访观察,发现其中一些患儿存在运动和语言的发育迟缓,且伴随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恢复,上述征象及CT异常征象逐渐消失.结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是外部性脑积水的一个重要病因,其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5.
饶兴妹 《工企医刊》2012,25(5):36-38
目的针对引起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预先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从而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方法对我院儿保门诊进行3个月体检的小儿,以2010年01月0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作为观察组,小儿总数为616人。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即产后访视、42天来我院体检时进行健康宣教。以2011年01月0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作为干预组,总数为599人。预先进行护理干预,从孕妇开始抓起,开展孕妇学校,提倡母乳喂养。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告之准妈妈,婴儿出生半个月后,无异常时即可补充维生素D等。结果观察组总例数616人,检出颅软43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为6.98%。干预组总例数599人,检出颅软8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为1.33%。结论针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预先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了我辖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骨碱性磷酸酶、血25-(OH)D联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诊断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该中心保健门诊就诊的1 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抽取这些儿童的末梢血测定血液内25-(OH)D、骨碱性磷酸酶、血钙水平,同时测骨密度,其中355例儿童拍左手腕骨的X线片。依据《中华儿科杂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确定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判定相应实验室方法检测佝偻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在743例25-(OH)D50 nmol/L的儿童中,有179例为佝偻病患者,占24.09%;在457例25-(OH)D≥50 nmol/L的儿童中,有28例为佝偻病患者,占6.13%;佝偻病儿童血液中25-(OH)D浓度为(38.6±10.6)nmol/L,显著低于未患病儿童(60.6±11.3)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8,P0.05);在690例骨碱性磷酸酶异常的儿童中,138例患有佝偻病;467例骨密度异常的儿童中,118例患有佝偻病;320例血钙异常的患儿中,57例患有佝偻病;355例X片检查的阳性患者87均患有佝偻病。结论血液中25-(OH)D的浓度为诊断佝偻病的较好指标。而血液中骨碱性磷酸酶的浓度测定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也较别的指标灵敏,可以用于筛查佝偻病。在25-(OH)D和骨碱性磷酸酶浓度异常的条件下联合其他指标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对患者佝偻病的识别性。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佝偻病发生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文献报道 6个月以下小儿佝偻病患病率高达 37.6 %~ 76 .8% [1、2 ] 。婴幼儿期佝偻病的发病诱因很多。为了解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诱因 ,笔者随机抽取在本院门诊就诊的佝偻病患儿及部分非佝偻病患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本文收集 1999年廊坊市医院门诊患者 40 6例。其中最小 3个月 ,最大2岁 10个月 ;男 2 0 8例 ,女 198例 ;患佝偻病者 10 9例 ,非佝偻病者 2 97例。非佝偻病患儿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 15 9例外 ,其余疾病也均不影响骨骼发育。病例组患…  相似文献   

18.
彭力科 《中国校医》2010,24(9):717-717,720
目的了解0~3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治佝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儿保门诊体检的980名0~3岁儿童,调查询问喂养方式、户外活动光照时间,采集微量血检测骨碱性磷酸酶。结果 0~3岁儿童佝偻病检出率为22.65%,1岁以下儿童检出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下降。结论佝偻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3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73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佝偻病表现和颅内高压征象,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增宽。随访观察,发现其中一些患儿存在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且随着佝偻病的恢复,上述征象及CT异常征象逐渐消失。结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是外部性脑积水的一个重要病因,其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20.
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营养素的摄入量对其体格、智力的发育至关重要.在我国,肥胖男孩占14%,女孩占12%;小儿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达30%左右.有研究表明,儿童胃炎的发病与维生素有明显关系.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儿童的一日生活主要由家长来安排,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态度及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发育的好坏.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所选对象为1995年1月~1998年3月,作者在本院门诊、急诊及住院诊治的患儿家长及主要监护人371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