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对上海桑塔纳轿车用散热水箱的传热性能进行试验,依据实测数据,将管外横掠管簇的对流换热系数从传热系数中分离出来,并整理成无量纲准则式,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对管内外的传热特性、阻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目前考核散热水箱热性能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对流给热机理的分析,认为高等师范《化工基础》教材中将对流给热纳入到对流传热中讨论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3.
王雷 《科技资讯》2007,(36):72-72
涉及对流传热能量微分方程的书目中,对该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微原体能量收支平衡的分析方法.本文意用二维对流传热问题可以看作静态导热和宏观流动的传热产生的复合作用这一点,得到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
涉及身管传热的膛内流动及其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火炮射击过程中燃气对身管的热散失和身管内侧壁温的方法,它是通过在膛壁边界层建立非稳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的积分式,而获昨有关动量厚度的偏微分方程;再藉助膛内存在的包含气流对身管摩擦和传热的不稳定准一维流,以及身管管壁内的径向热传导关系,运用MacCormack有限差分格式,计算对流传热引起的膛壁内侧的温度分布和经由膛壁的热散失,并由此估算因热机理引起的身管烧蚀。该文还以某榴弹炮的  相似文献   

5.
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在化学工程中通称为传递工程,在本质上都属于物理过程。传递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构成化学工程学科的基本内容。热量传递是化学工程的基本内容之一。 传热过程和其它传递过程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种极限,达此极限后就没有净的热量传递发生,即达到热平衡状态。热平衡关系很简单,即物系在各点温度相等。传热  相似文献   

6.
对生物材料在对流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探讨,着重对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现象进行了分析,引入了材料的收缩率概念.干燥过程中随着材料的不断收缩,湿分从材料的内部向外部的传递受到阻碍.本文就收缩过程对自由水、边界水和蒸汽运动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引入惰气增强传热具有清洁、增加的压力降小和不干扰流体流动等优点.在传热实验装置的竖直向上矩形管道入口处引入氮气,通过对一般对流传热与引入氮气情况下的传热实验进行对比,考察了引入氮气对传热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混合对流传热时。传热的增强更加显著,引入惰气对对流传热的增强程度要明显好于对过冷沸腾传热的增强.通过对惰气增强传热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惰气对传热的增强作用,是气泡引起液速增加而产生的湍动增强和气泡滑移而产生的边界层湍动增强这两种机理叠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内螺纹管临界压力区内水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垂直上升的内螺纹管临界压力区内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在亚临界部分和超临界部分进行了传热机理分析,得到了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对流沸腾传热随压力、质量流速及热负荷变化的复杂关系,总结了发生传热恶化时的条件,给出了恶化趋势预报,并给出了能用于工程实际的传热试验关联式,结果表明:虽然在临界压力区内内螺纹管改善传热的特性有所减弱,CHF情况有时在过冷区就发生,但是与光管相比,内螺纹管在临界压力区内仍然能够很好地改善传热,降低壁温。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气泡塔结晶器熔融结晶过程中自熔体向晶层界面的热、质传递特征,建立了描述该过程晶层生长的稳态模型。在自熔体向晶层界面对流传热膜系数的计算中,将弹单元分为弹状气泡周围液膜区、尾迹区及液塞段3段,各段的平均对流传热膜系数不同。分别在表观气速0.04和0.08m/s下,用模型对己内酰胺晶层生长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对后壁受热的二维开口方形空腔中的非稳态湍流的自然对流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低Reynolds数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给出并讨论了空腔非稳态流动过程中典型的流型、温度场和开口特性。依据物理本质,对空腔传热随时间演变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划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Mentat对热量通过纺织品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了热量以单纯传导方式以及传导、对流同时发生时,热量通过纺织品的传递过程。对热量传递过程中织物截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对单纯传导和传导与对流同时发生时织物温度分布及热传递过程中热流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2种传热机理对热量传递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共轭传热室内自然对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建筑围护结构传热与流体流动综合作用下室内自然对流数值模拟,建立了一套同时在固体一流体区域整体求解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具体分析了瑞利数变化范围为10^4到10^6时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对室内自然对流的影响。数值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室内自然对流问题。为室内自然对流问题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结合环核结构的流动数学模型,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传热数学模型,对对流传热系数和辐射传热系数随炉膛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运行参数改变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一二次风配比的改变和过量空气系数的改变都会使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传热系数改变,但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更大一些,即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份额的变化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4.
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中的辐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是对流和辐射的复合传热。本文分析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中辐射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陈浩  康伟  石秋雨  李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2):13188-13196
为实现大功率电力设备在自然对流下的有效散热,设计了重力驱动的自然对流-相变耦合散热系统。冷凝板表面安装的翅片增大了系统散热面积。系统内部具有两相回路,通过工质在回路中的相变换热,实现热量的有效传递。通过建立重力驱动自然对流-相变耦合散热系统的流动与传热模型,模拟研究系统内部的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过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热量输入后能够迅速启动,充液率为40%且总功率为3600 W时,系统最高温度为350.24 K。可见该系统能够对大功率电力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散热。  相似文献   

16.
对轿车散热水箱中圆、扁两种形状的管子进行了热性能试验并取得数据,在传热,风阻和水阻的综合特性上作了比较,评价管子形状对传热和功耗的影响,得出扁管散热水箱的最佳管内水流量为1.14kg/s,此时水阻为48645Pa。指出选用扁管作为散热管,既具有强化传热的优点,又可降低管内水流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工业中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场合下蒸气的高效冷凝传热,建立了混合蒸气水平管束外对流冷凝传热实验系统,通过化学刻蚀与自组装方法对光管管束、2D肋管管束和3D肋管管束进行疏水与超疏水表面改性处理。当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对不同润湿性管束表面的冷凝形式及管束间冷凝液流型进行可视化观测。实验研究了冷却水流速、混合蒸气流速、水蒸气体积分数等因素对不同润湿性的冷凝式换热器对流冷凝传热系数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水蒸气体积分数条件下管束效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时,冷凝液在管束间形成滴状流,水蒸气体积分数对不同润湿性的冷凝式换热器的对流冷凝传热特性影响显著,随着管排数增加,对流冷凝传热系数增大,管束效应对超疏水光管管束的强化作用最大,当水蒸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1%时,9排超疏水光管管束的对流冷凝传热系数是单排的1.53倍,而当水蒸气体积分数约为23%时,9排超疏水光管管束的对流冷凝传热系数是单排的1.34倍。  相似文献   

18.
以水为介质,对垂直放置的急扩加速流缩放管(CD)等间距内插旋流片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内插旋流片个数时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并将实验值与光滑管的作比较,同时运用Fluent模拟得到了管内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传热系数和热通量沿轴向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旋流片个数的增加,传热系数明显增大,但旋流片个数达到7后传热系数不再明显增大,且两种类型的旋流片均有同样效果.数值模拟还表明,插入的旋流片个数越多阻力越大,其中等间距内插7个旋流片的效果最优.文中还对缩放管与旋流片对自然对流的两区协同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模拟得到强化传热的原因在于壁面切向速度的提高,同时还给出了截面平均切向速度沿轴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磁性液体相比于传统的传热流体来说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传热性能,其流动和传热过程还可以通过磁场控制,因此,磁性液体为强化传热带来了新的机遇,众多研究学者对磁性液体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磁性液体传热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了磁性液体导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方法,得到了不同的磁性颗粒参数、温度和磁场等因素对磁性液体传热特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磁性液体在有无磁场下导热系数的研究结果,并对影响导热系数的机理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磁性液体的对流传热在实验和数值研究方面的进展;指出了磁性液体在传热特性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工作方向,并对磁性液体在强化传热和传热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多进出口空间混合对流传热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始变量,等间距的交错网格等方法对多进出口空间混合对流传热问题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不同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进行计算,从而总结出混合对流传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