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3964-3971
为有效评估煤油资源重叠区废弃油井对井下煤矿工作面开采造成的影响,以双马煤矿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分析废弃油井对煤炭开采的潜在危险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油井因素、煤油水地层位置关系以及油井伴生气体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8个废弃油井风险等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煤矿废弃油井风险等级分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废弃油井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在双马煤矿井下安全揭露了马探31、马探20等8口废弃油井.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所建立的废弃油井危害分类评价方法正确,相应的灾害防治技术得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双马煤矿井田范围其他废弃油井的风险评价及制定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了工程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太阳能应用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由于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和安装条件的限制,尤其在北方冬季,光辐射不足或一次性储水不够时,普通太阳能热水设备只好依靠电辅加热来解决制热需求,其在技术性能和经济能耗上仍存在一定使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余热回收技术在-10,-5,0℃下电池包加热的性能差异,并与传统加热方式进行了热管理性能和能耗的对比分析。基于国内某款商用电动车的整车热管理架构,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余热回收系统,能够显著降低热管理系统能耗。为此,基于一维热管理分析软件KULI,建立了余热回收模式下的电驱电控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实现对散热风扇、冷却水泵、电控比例阀和四通道电磁阀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中,余热回收系统能够降低电池包用于加热自身的能耗,同时充分利用电驱电控系统产生的废热。根据仿真结果,电池包从环境温度-10,-5,0℃加热电池包到15℃,与传统加热方式热管理系统相比所消耗的能耗分别降低209.5,406.4,460.0 kJ。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高能气体压裂(HEGF)研究室今年5月至9月间在大庆油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面试验和四井六次的探井HEGF井下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降低风险,井下试验从无甚增产可能或增产可能很小的油井开始,逐渐过渡到增产潜力较大的油井,所有试验井次工艺成功。井下P—t曲线测试也获满意结果,施工前后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加热制备的活化秸秆炭作为吸附剂,通过微波法和电加热法对载甲苯活化秸秆炭进行再生。在确保再生率99%以上的前提下,测定了这两种方法的加热时间、再生效率和能耗等参数。结果表明:经过5次吸附-微波辐射再生之后,吸附量基本保持原有新鲜活化秸秆炭吸附量的为33%;恒功率微波加热法、恒温微波加热法和电加热法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10和120min;从能耗角度看,微波再生法恒功率(600W)和恒温(150℃)的能耗分别为4.5和9.0kJ/g,而电加热法的能耗则为36kJ/g。因此,微波再生法是一种节能、环保和高效的再生方法,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螺杆泵结构及原理的研究,结合油井生产条件,选择适合螺杆泵采油工艺的油井,利用专业优化软件进行螺杆泵采油工艺设计。根据油井流入动态分析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油井的实际供排关系,以选择螺杆泵的排量范围和型号,进行抽油杆、驱动装置和井下举升系统的配套优化设计,经过现场实测螺杆泵采油工艺与抽油机采油工艺的能耗数据对比,油井供排关系和举升系统都能正常运行。阐述了螺杆泵采油技术节能降耗效果,为深井中质油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对油田开发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主要阐述油井井下管柱腐蚀监测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该腐蚀监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是根据723分光光度计对油井中的铁离子含量进行测量,进而得知油井管柱的腐蚀状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腐蚀处理。该技术在实践中证明了可以有效的指导油井投加油井缓蚀剂治理腐蚀。通过实践表明,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节约大约55%的缓蚀剂,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油井供液能力 (原油入井流动特性曲线 )、单螺杆泵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为依据 ,利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技术 ,把获得设计产量下的系统效率最高或能耗最低作为优化设计目标 ,介绍了井下电潜螺杆泵子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方法 ,并给出了有关的换算关系式、优化设计方法及步骤。利用现场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为油田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风电网电油田供电系统是采用风力发电与网电并联的供电方式给每一个油井的抽油机供电,油井一般都很分散,分布范围广,地区偏远。对于供电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导致能耗增加,降低了经济效益。基于GIS的风电网电油田供电系统不仅能够传回系统参数还能够采集油井示功图、电流图、状态及产量等井口生产数据,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功图的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缺乏典型工况特征的电功图图集而导致电功图资料无法被充分应用、采油生产系统实时工况诊断难等问题,考虑曲柄实际角速度、四连杆的惯性、摩擦等因素,推导基于光杆示功图的电功图计算模型,建立13种油井工况下的典型电功图特征图集和基于特征值的电功图工况诊断模型,并编制工况诊断软件。经现场5口油井功图计算检验,结果表明:实测电功图与计算电功图的上、下冲程功率峰值、功率的极差、平均功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74%、3.89%、2.96%、1.74%。经现场6口油井电功图的工况诊断检验,该井下工况诊断结果与示功图诊断结果一致,表明基于电功图的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模型准确率高,能为抽油机井采油系统智能分析和优化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示功图的计算机诊断技术是六十年代采油工程上重大成果之一。目前,这项技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作为检测抽油系统工况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油田生产管理中被广泛地应用着。油井示功图它不仅能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取得大量有用的数据,简化了井下直接测试工作,而且能随时监控油井动态,使之在最佳工作方式下生产,为最优化抽油技术和抽油井监测与控制管理阶段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寒区隧道冬季易出现衬砌破损甚至滴水结冰等冻害,为此,除了做保温层外,主动加热系统也是必要的,主动加热系统主要由二次衬砌和保温层间的电热带组成.为了模拟隧道衬砌混凝土表面滴漏水结冰后从负温加热至正温的工况,对负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电加热模型试验研究,包括对单独试件及三联试件进行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长度2m、功率30W、埋置深度10mm的电热带,并选用40mm厚的聚氨酯板作为保温层时,混凝土试件表面温度能够在60min之内从-4℃升高至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寒区隧道融冰防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井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井 .在选择加热方式、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时 ,应根据油井工况综合分析 ,结合各类电加热方式的不同特点 ,依据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合理设计各类电加热井的工作参数 .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较好解决了稠油及高凝高含蜡油的开采问题 .  相似文献   

14.
喻萍 《科技资讯》2009,(16):117-118
本文对油田油井能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对能耗监测系统的研发路线和技术实现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应用情况。系统和油田生产管理相结合,集油井的单井电量计量和油田生产状况的监测于一体,有效提高油田生产用电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油田节能降耗措施的制定和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青海等多年冻土区地质特点及环境条件,运用井下原位加热技术,在冰点以下进行纯降压法、纯电加热法、降压联合电加热法和热吞吐法的冰冻型甲烷水合物开采实验,分析冰冻型水合物的分解特性,探究降压幅度、加热模式以及热吞吐加热时间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并评价不同开采方法下对于冰冻型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冰点以下...  相似文献   

16.
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油井供液能力(原油人井流动特性曲线)、单螺杆泵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为依据,利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技术,把获得设计产量下的系统效率最高或能耗最低作为优化设计目标,介绍了井下电潜螺杆泵子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给出了有关的换算关系式、优化设计方法及步骤。利用现场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油田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已步入攻坚啃硬阶段,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增储上产速度不断加快,致密储层资源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于采取常规水力压裂改造后的油井,日产量偏低、稳产期短。前置酸压裂技术可以改善井筒、裂缝与地层之间的渗流条件,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是油田油井储层改造的新技术。为了证明前置酸压裂技术的增产效果,在靖边油田选取了三口长6储层试验井,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低渗透油田中应用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吕姗 《科技信息》2013,(12):117-117
油套管接箍是石油装备中最简单的零部件之一,也是连接井下油套管的关键部件。其主要用途是连接、承重和密封,因此接箍的质量问题是整个油井施工作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素有"一只接箍,一口油井"之说。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承担的中石化先导试验科研项目“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已成功地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桩1—20井进行了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影响油井产油量的情况下,该井地面产水量减少70%。该项研究成果对我国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的高效、环保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是以波动方程为基础,分析抽油井问题的数学方法。首先根据测得的光杆载荷及位移,计算出每级抽油杆柱顶部及抽油泵柱塞上的载荷和位移,并绘出相应的井下示功图,然后,根据地面及井下示功图分析抽油系统的工况。全部计算和分析工作都由计算机完成。本文介绍了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提出了根据液体粘度、抽油杆和油管直径以及抽汲参数计算粘滞阻尼系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