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甲状腺的影像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X线、CT、放射性核素显像和MRI,本文主要就各种影像学价值作一讲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X线联合超声波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1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都经X线、CT、超声波检查,检查后均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诊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和CT检查对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诊断效果明显,但X线检查对软骨帽、周边组织病变的检查效果不佳,远不如超声波和CT检查,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X线联合超声波检查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的效果与CT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其检测费用低于CT检查(P〈0.05)。结论:X线联合超声波检查诊断单发性骨软骨瘤的效果与CT检查相当,但其更为经济、简便,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CT与X线扫描检查在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和X线扫描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资料的差异情况。结果CT扫描结果中空洞、卫星病灶、支气管播散、胸膜肥厚、淋巴肿大以及胸腔积液检出数明显多于X线检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主要影像特征表现为小点状、结节状、小片状、纤维条索状阴影、不规则钙化影、肺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扩张以及毛玻璃样渗出征象。X线扫描主要影像特征表现为结核灶周边小点状、小片状、条索状阴影。结论与X线扫描相比,CT扫描在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必要时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可选择联合使用CT与X线扫描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扫描11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4例。分析X线、CT和MRI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CT和MRI检查分别有13例、10例和3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2 cm瘤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91%和100%。结论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和MRI扫描易于发现骨样骨瘤的瘤巢,便于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X线、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X线、CT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8例资料,分析其影像学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X线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整、清晰,周围黏膜推移,未见中断、破坏;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分界清晰,正常组织、器官呈明显的推移征象.对肿块部位采用薄层扫描,必要时变换体位扫描显示更佳.结论:对于发生于胃的软组织肿块,利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评价,病变与周围的正常胃壁界限清晰,且正常胃壁柔软、光滑,首先考虑可能为GST.电镜和免疫组化是确诊GST的主要病理手段,其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物质的表达,即CD34、CD117.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成人肺结核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32例成人肺结核的X线、CT表现,其中6例做CT增强扫描,8例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全部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结果肿块型8例,表现为叶、段实变型6例,粟粒结节型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空洞型4例,下叶结核3例。共误诊14例,其中误诊为肺癌7例,误诊为肺炎6例,1例误诊为转移癌。结论肺结核的发病出现上升趋势,发病率升高,老年结核增多,X线、CT表现各有特点,检查要全面,切勿单纯依赖一种检查,要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道穿孔的X线、CT检查方法及不同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道穿孔患者96例,其中男60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为22-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2±12.4)岁。96例患者均先采取X线检查进行临床诊断,然后再进行CT检查进行临床诊断。观察记录患者采取X线检查的影像学表现、采取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并且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合的患者有89例,诊断准确率为92.7%,CT检查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合的患者有68例,诊断准确率为70.8%。术前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5)。结论临床建议,对于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可采取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利用,优先考虑CT扫描的方式进行诊断,以此来提高消化道穿孔的检出率和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脊柱转移瘤的CT与X线表现,对比分析CT及X线表现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66例脊柱转移瘤的CT及X线表现.结果 66例脊柱转移瘤中,其中表现为椎体破坏65例,椎弓根破坏32例,横突破坏20例,椎板和棘突破坏分别为15例和13例.转移病灶集中在椎体为98%.CT表现为脊柱骨质破坏、椎管受累、椎旁软组织肿块分别为100%、33%和50%,而X线平片对三者的发现率仅为54%、15%及20%.结论 脊柱转移瘤早期首先侵犯椎体,晚期可累及椎弓根、椎板、横突和棘突,CT扫描检查发现脊柱转移瘤比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X线、多层CT、MRI对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就诊的82例脊柱结核患者(208个患椎)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多层CT、MRI检查,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及敏感度。结果 X线片表现为椎体破坏、椎旁脓肿、椎间隙狭窄或破坏等,CT主要表现为椎旁脓肿、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死骨等,MRI主要表现为椎间盘信号变化、椎体和附件骨破坏、椎旁脓肿、脊髓受累和韧带扩散等,多层CT和MRI对椎体破坏、椎管受累、椎旁脓肿和椎间盘受累的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P0.05);多层CT对死骨形成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评分高于X线和MRI(P0.05);MRI对椎间盘受累、椎管受累、椎体破坏和椎旁脓肿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评分高于多层CT(P0.05);多层CT、MRI病灶检出时间低于X线(P0.05),检查所需时间高于X线(P0.05);MRI检查所需时间高于CT(P0.05)。结论多层CT和MRI结合互补用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对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与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经手术确诊为肠梗阻的82例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及X线检查,比较螺旋CT、X线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肠梗阻类型、病因的准确率。结果螺旋CT联合X线诊断肠梗阻类型的准确率为93.90%,明显高于螺旋CT的81.71%和X线的73.17%(P<0.05)。螺旋CT联合X线诊断肠梗阻病因的准确率为98.78%,明显高于螺旋CT的82.93%和X线的73.17%(P<0.05)。结论螺旋CT联合X线可清晰显示肠梗阻病因和类型,利于鉴别及排除其他病因引发的急腹症,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股骨颈骨折X线与CT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和X线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分析64例患者的CT和X线检查结果,X线的检出率为79.69%,低于CT检出率的100%;27例患者的CT检查图像显示存在明显的碎骨片,为总数的42.18%,而X线检查只显示出7例患者的骨折段存在碎骨片,为总数的10.94%。结论可将X线作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初步诊断,CT可作为重度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诊断,并且CT的影像学诊断水平高于X线,可用于临床中的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部结核球的X线平片及C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肺部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5例经胸部DR X线正侧位片发现肺部球形病灶的患者,再行胸部CT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球多见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X线平片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部分伴有钙化、呈浅分叶状。CT扫描多为直径在3 cm以内的单发球形病灶,一般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或可见薄层包膜,结核球附近常伴有散在纤维增殖病灶。结论:胸部正侧位片是发现结核球的首选检查方法,应结合CT检查、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方能做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与CT影像学应用于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5例作对照研究,35例患者均进行CT与X线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的手术诊断相符率为97.14%,显著高于X线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的5项指标评分包括椎体旋转脱位、椎管中突入骨折片、附件骨折、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X线的5项指标诊断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CT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X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X线检查费用较低,可将X线检查应用于轻度脊柱骨折患者,对于重度患者而言,则首选CT检查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综合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除常规X线检查外,11例另行CT检查,7例另行MRI检查结果:囊肿发生于长管骨的13例、发生于扁骨及不规则骨的5倒、发生于短管骨的l例.均于X线上表现为嵌状嘭胀性骨质破坏其中11例见骨性分隔,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11例中4例见短小液一液平面,MRI除上述特点外,在显示液一液平面上更有优越性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典型表现,结合CT及MRI显示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液一液平面的显示,可大大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临床特点的认识及早期诊断,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FB)确诊的30例EBTB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FB检查作回顾分析.结果 30例病人中主要临床症状均有咳嗽、咯血9例,喘息2例,发热7例,气促5例,X线表现正常8例,CT检查疑诊EBTB 2例.FB检查示:炎症浸润型12例,增殖型3例,溃疡型6例,狭窄闭塞型9例,5例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FB刷片检查23例阳性,病理检查13例阳性.结论 EBTB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CT)对EBTB诊断价值不高,FB检查是EBTB有效和可靠的诊断方法 ,对疑似患者尽早行FB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陈作南 《现代保健》2011,(32):102-103
目的比较胸部创伤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方式的诊断价值及优缺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4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平片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包括肺挫伤65例,骨折52例,肺不张45例,胸腔积血42例,纵隔气肿42例,在各种不同损伤类型中,CT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胸部创伤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X线平片检查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查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而CT成像可显示普通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部分细节,如少量的积液积气,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价值,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在进行CT或X线摄影检查时,性腺、甲状腺、晶状体等一些重要的非检查器官由于防护不当,或者由于患儿运动导致检查失败,重复检查,这些原因常常会使患儿受到不必要的X线照射,从而给患儿带来很大伤害和潜在的危险。因此,研制有效的婴幼儿X线防护和固定保护装置是医务人员目前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谢丽锋 《现代保健》2009,(36):174-176
目的 探讨X线和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142例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胸部骨折138例,X线发现130例、CT发现132例;气胸、血胸及血气胸共69例,X线发现45例、CT发现69例;肺挫伤72例,X线发现38例、CT发现72例;肺撕裂伤13例,X线发删7例,CT发现13例。结论X线检查在反映胸部全貌及肋骨骨折定位时优于CT扫描;而对于X线不能发现或不能明确诊断的早期肺挫伤、少量胸腔积血和积气以及膈疝等,CT可以做出明确诊断。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及复合伤的患者应及时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张伟  余娟  张浜 《中国校医》2010,24(3):189-190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骨折的x线及CT表现,比较X线平片及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提高X线平片及CT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3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而CT是主要手段,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脊柱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TSH值异常引起小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例TSH值异常的小儿超声表现,使用PHILIPSHD-11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 HZ。结果结合化验检查证实3例为小儿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为TSH值一过性增高(甲功正常)。结论超声波对小儿甲状腺检查是一种简单方便且有一定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