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病因的关系,提高对两者关联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有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小儿鼾症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住院儿童742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42例中有173例SOM,SOM中伴腺样体肥大的有65例,而腺样体肥大(包括伴有SOM)有570例,腺样体肥大中发生SOM的机率为11.40%。结论单纯腺样体肥大不是引起SOM的主要因素,儿童SOM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1382例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经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测及电测听检查,统计分析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结果1382例中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92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治愈528耳(59.19%),好转298耳(33.41%),总有效率达92.60%。结论腺样体过度肥大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一大诱因,鼻内镜下切除肥大腺样体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引起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可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关于儿童SOM发病机理研究较多,而被公认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腺样体肥大[1].腺样体切除术已逐渐成为治疗SOM的常规手术[2].我科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AH)合并慢性鼻窦炎(CRS)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7年至2018年行腺样体切除术或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病史和体征,电子鼻咽镜检查,声阻抗测试以评估腺样体肥大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患病情况。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8例AH儿童中,有分泌性中耳炎的50例(24%),在学龄儿童(6~12岁)腺样体肥大患者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最高。腺样体肥大组和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01)。结论患有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相应增加,而学龄期的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相关疾病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对住院行腺样体切除术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儿经切除肥大的腺样体,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腺样体肥大较易成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发病的基础因素。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58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均常规进行病史采集、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对部分患儿进行鼻内镜检查录像,单盲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其与咽鼓管咽口的关系。统计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258病例中经声导抗检查证实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108例(41.9%),而病史中有明确听力减退主诉者仅27例(10.5%);对合并和未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的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发现,患儿性别、病程长短、腭扁桃体大小等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无明显影响,低龄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腺样体与咽鼓管园枕或咽口关系密切者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性大,多元回归分析证明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腺样体与咽鼓管园枕或咽口关系密切程度。结论有必要对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常规进行听力学检查,以确认或除外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低龄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或与咽鼓管园枕及咽口关系密切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 256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儿童进行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及声导抗检查,对声导抗结果异常的患儿行纯音测听或ABR检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及不同病程患儿SOM的发生率。结果 6 2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合并SOM者2 702例(43.19%,2 702/6 256),而病史中有明确听力减退主诉者仅654例(10.45%,654/6 256);3~5岁年龄段SOM的发生率最高,为69.76%(1 119/1 604),随年龄增长,SOM发生率逐渐下降;Ⅲ°腺样体肥大患儿中SOM发生率为61.73%(1 639/2 655),显著高于Ⅰ度(21.11%,163/772)、Ⅱ度(31.81%,900/2 829)腺样体肥大患儿(P<0.05);不同病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SOM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腺样体肥大患儿SOM发生率为43.19%,低龄和腺样体肥大程度是腺样体肥大患儿并发SOM的影响因素,而病程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与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206例,其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97例136耳,观察手术治疗前后鼓室功能图的变化。结果 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其中治愈103耳;好转19耳;复发或无明显改善14耳,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12耳,持续病程超过2年。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临床病程的持续时间有关,腺样体切除术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37例患儿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结果:患儿术后听力均提高,拔管后随访13~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对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腺样体大小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将140例患儿分为腺样体中度肥大组和病理性肥大组。分析腺样体肥大程度对中耳功能的影响及两组间SOM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SOM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声导抗图的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SOM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30例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应用Xomed电动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再辅以药物治疗,观察其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情况。结果30例患儿听力都得到改善,打鼾停止或消失。其中显效25例(83.33%),有效5例(16.67%)。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与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其病理联系,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9月诊断为SOM并伴有咽口周围炎症性病变者172例(284耳),针对其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并行咽鼓管扩张注药,分析疗效与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伴有慢性鼻咽炎52例(77耳),咽隐窝粘连23例(38耳),腺样体肥大15例(28耳),腺样体萎缩不全并感染28例(48耳),鼻咽囊肿7例(11耳),鼻咽结核2例(3耳),慢性鼻炎鼻窦炎45例(79耳)。不同的咽口周围疾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预后影响不同。腺样体肥大者治疗后最好,鼻咽结核者治疗后最差。结论不同类型的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影响,临床上应当区别对待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B病毒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2例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摘除的腺样体、扁桃体组织及血浆标本进行EB病毒定量检测.结果: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或)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扁桃体、腺样体组织中EB病毒感染率为51.9%;其中男性患儿EB病毒感染率为50.0%,女性患儿为5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桃体组织EB病毒感染率为40.4%,腺样体组织为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组(7~14岁)患儿扁桃体和腺样体组织EB病毒感染率为65.5%,明显高于学龄前组(2~6岁)患儿的感染率(34.8%).比较轻、中、重度肥大的腺样体组织中EB病毒-DNA拷贝数发现:重度肥大组EB病毒-DNA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52例患儿血浆标本检测发现:EB病毒-DNA拷贝数均在正常范围内(<1×10~3 copies/ml).结论:腺样体肥大组织与慢性扁桃体炎组织对EB病毒有相同的易感性,男、女性患儿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组织对EB病毒易感性基本相同,且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EB病毒的感染率也会相应增高.腺样体的增生、肥大与EB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方法 腺样体肥大患儿36例,其中19例接受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17例施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组中5例存在腺样体残留,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组无1例有腺样体残留.结论 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式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结合电动切削器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为6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先行射频消融,再用电动切削器切除腺样体。结果:治愈63例,有效5例。结论:鼻内镜下射频结合电动切削器手术直观、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患儿心理行为特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1986年修订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97例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心理行为的检测。结果: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患儿心理行为的总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孩主要表现在分裂性、交往不良、强迫性、多动、违纪方面,女孩主要表现在体诉、多动、攻击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行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3个月后,对患儿进行第2次测试,术后男孩在分裂性、抑郁、强迫性、体诉方面分数及总粗分明显低于术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孩在抑郁,强迫分裂性、违纪、攻击、残忍方面分数及总粗分明显低于术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对患儿的心理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应加强对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按照腺样体大小分为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7例三组,同时按照有无变应性鼻炎分为伴变应性鼻炎组19例和不伴变应性鼻炎组11例。患者的症状评分根据Carlos O’Connor-Reina的家长调查问卷获得。结果轻度组中有效率91.7%(11/12),中度组有效率63.6%(7/11),重度组有效率14.3%(1/7)。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73.7%(14/19),不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36.4%(4/11)。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是非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各组效果不一。轻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好,重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差。对于伴有变应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