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热处理对Fe—Cr—Ni合金镀层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Fe-Cr-Ni合金电刷镀层的结构、结合力、硬度和耐蚀性的测试,探讨了热处理对该合金镀层结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1050℃固溶处理可使镀层结构由镀态的微晶体+非晶态结构转变为r单相结构,使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蚀性都有提高。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山形变化。温度为400℃时,硬度由镀态时的HV450增至HV940,故有利于提高镀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Fe-Cr-Ni合金电刷镀层的结构、结合力、硬度和耐蚀性的测试,探讨了热处理对该合金镀层结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1050℃固溶处理可使镀层结构由镀态的微晶体+非晶态结构转变为γ单相结构,使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蚀性都有提高.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山形变化,温度为400℃时,硬度由镀态时的HV450增至HV940(最大值),故有利于提高镀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5钢表面获得了磷含量为10%的化学镀Ni-P合金层,研究了热处理对Ni-P合金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层经400℃热处理显微硬度高达1070HV0.1,经600℃热处理后硬度仍高达610HV0.1。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电沉积的工艺条件(pH值、H3PO3的含量、电流密度)对沉积层组成的影响;热处理对Ni-P合金层结构的影响,以及合金层组成和结构与耐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pH值的升高,H3PO3含量的升高,电流密度的降低,沉积层中的P含量逐渐增大;高含P量的合金层在350℃左右时,差热曲线上出现一尖锐的放热峰,即合金层开始晶化,析出Ni3P相;Ni-P合金层随含P量的升高,耐蚀性增强.热处理后的合金层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非晶Ni-P合金镀层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碳钢上沉积非晶Ni-P合金镀层(10.90wt.%),考察Ni-P合金结构、性能及热处理温度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 HCl溶液中,非晶Ni-P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热处理影响镀层的耐蚀性,非晶Ni-P镀层经200℃热处理后,可使耐蚀性能提高37%,热处理温度达到300℃和400℃时,镀层分别出现亚稳相和稳定相,耐蚀性能降低,但耐蚀性仍优于镀态Ni-P镀层.  相似文献   

6.
化学沉积Ni—Mo—P合金镀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化学沉积际P和Ni-Mo-P合金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沉积Ni-Mo-P合金由于钼元素的加入。影响了镀层的组织结构。使Ni-Mo-P合金组织较Ni-P的更为细小;具有比Ni-P合金更为优异的耐蚀性和硬度;热处理时,延缓了晶化温度。在同一高温下具有比Ni-P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电沉积非晶态Ni—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电沉积的工艺条件(pH值,H3PO3的含量,电流密度)对沉积层组成的影响,热处理对Ni-P合金层结构的影响,以及合金层组成和结构与耐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pH值的升,H3PO3含量的升高,电流密度的降低,沉积层中的P含量逐渐增大,高含P量的合金层的在350℃左右时,差热曲线上出现一尖锐的放热峰,即合金层开始晶化,析出Ni3P相;Ni-P合金随含P量的升高,耐蚀性增强。热处理后的合金层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电刷镀非常适合于大型模具的现场修理,在常用刷镀层中,镍层、镍钨钴合金及某些复合刷镀层一般难以满足大型模具的综合性能要求,而镍磷镀层是一种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其性能的镀层.作者通过研究热处理对不同磷含量的镍-磷镀层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含磷2%左右的镍磷镀层通过400℃左右的热处理后具有最佳的硬度、耐磨性和结合强度,而含磷10%左右的镍磷镀层经600℃左右的热处理后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这可以为电刷镀在大型模具的修理方面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提供合适的镀层和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需要,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碱性和酸性双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采用电子探针方法测定了镀层中镍磷含量,X衍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的影响,伏安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明显影响镀层的结构和耐蚀性,对于P含量为12.1%(质量)的镍磷合金镀层,经过200~250℃热处理后,晶化不明显但耐蚀等性能明显改善,可以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验了T8、GCr15钢的盐浴V-Re共渗,并对共渗工艺性、渗层组织、渗后热处理和渗层耐蚀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了少量Re的V-Re共渗盐浴流动性提高、渗速加快,得到的渗层由以VC为主的化合物层及过渡层组成,化合物层硬度可达HV_(m,0.05)2500,厚度可达25μm,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热处理性能;渗后进行淬火、回火可强化基体,而对渗层性能、渗层与基体间结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Al含量的Ti/Al合金靶材在硬质合金刀具上沉积TiAlN薄膜,研究靶材中不同的Al含量对TiAlN薄膜表面粗糙度、硬度以及膜基结合力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显微硬度仪、划痕仪、金相显微镜和XRD等仪器分别对薄膜的硬度、结合力、组织结构等主要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Al合金靶中Al含量的增加,TiAlN薄膜的硬度先增加后减小,膜基结合力逐渐增加;当Al在Ti/Al合金靶材中所占的比值为2:3时,TiAlN薄膜的硬度、耐磨性等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在铝合金表面磁控溅射沉积TiCN薄膜,采用盐雾腐蚀、电化学腐蚀、硬度测试等探究磁控溅射工艺参数(钛靶功率、碳靶功率、氮氩比)对Al-Cu-Mg-Ag合金硬度与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合金的膜层硬度、盐雾最大腐蚀深度、腐蚀电流密度、膜基结合力的影响顺序分别为:氮氩比>C靶功率>Ti靶功率;C靶功率>氮氩比>Ti靶功率;C靶功率>氮氩比>Ti靶功率;Ti靶功率>C靶功率=氮氩比。C靶功率200 W、Ti靶功率100 W、氮氩比为1:40时,可以获得耐蚀性、硬度和膜基结合力综合性能优良的TiCN膜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稀土对Al-Zn-Mg-Cu合金性能的影响.在Al-Zn-Mg-Cu合金中加入0.2%的混合稀土可提高强度和塑性,提高时效强化效果,改善热处理工艺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CrMoNi高合金铸铁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采用维氏硬度仪、M-2000摩擦磨损机、SEM和EDAX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Ni—P合金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MoNi合金基体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能有效改善CrMoNi合金基体硬度和耐磨性.经过350,℃热处理时,获得的Ni—P合金镀层硬度达到极值1 072,HV,为基体硬度的4.5倍,耐磨性最佳,磨损率仅为基体的0.68‰,镀层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的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需要,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碱性和酸性双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采用电子探针方法测定了镀层中镍磷含量,X衍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的影响,伏安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明显影响镀层的结构和耐蚀性,对于P含量为12.1%(质量)的镍磷合金镀层,经过200—250℃热处理后,晶化不明显但耐蚀等性能明显改善,可以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相似文献   

16.
不同工作温度和环境下Ni-P合金镀层耐磨性及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了Ni-P合金镀层耐磨性、耐蚀性与镀层含磷量、镀液化学成分、施渡工艺、热处理时效之间的关系 ,指出了在不同工作温度和环境下提高镀层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表面预制微槽对铸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在ZL108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数字显微硬度计、多功能表面性能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膜层形貌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光滑试样形成的氧化膜层,微槽试样表面形成的膜层较厚、结合力较大,但由于微槽位置放电集中,能量过高,导致膜层多孔疏松,使硬度和耐蚀性降低;虽然表面微槽使得膜层质量略有下降,但其能提高微弧氧化放电能量,增加成膜速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稳定性高、沉积速度快的酸性化学镀 Ni-B工艺.研究了镀液组成成分及工艺条 件对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提出了化学镀Ni-B合金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镀 层附着性好,经一定热处理后具有很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镀铬层的结构 ,并对提高铬镀层的亮度、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的方法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了在同一脉冲平均电流密度下,脉冲导通时间ton和关断时间toff对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镀速、结合力、磷含量、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并与直流镀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脉冲镀层优于直流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