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在油气管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东昱  严大凡 《石油学报》1994,15(1):112-119
本文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针对油气管路设计,取管材为事件,设计方法为对策,以管材和设备投资、年折合费用、管内摩阻、管路使用年限和管道结构可靠度为决策目标,就油气管线选用动力设备、管材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决策分析,给出了决策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在动力设备已定,仅两种可供选用的管材(16Mn钢和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时,其决策结果为:应选用16Mn钢管材,且采用可靠性灰色优化设计方法为宜。就油气管路设计方法而言,常规设计、一般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灰色优化设计,后者与前三者比,后者更优越、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在油气管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针对油气管路设计,取管材为事件,设计方法为对策,以管材和设备投资、年折合费用、管内摩阻、管路使用年限和管道结构可靠度为决策目标,就油气管线选用动力设备、管材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决策分析,给出了决策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在动力设备已定,仅两种可供选用的管材(16Mn钢和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时,其决策结果为:应选用16Mn钢管材,且采用可靠性灰色优化设计方法为宜。就油气管路设计方法而言,常规设计、一般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灰色优化设计,后者与前三者比,后者更优越、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对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进行了分析,将GIS技术应用于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中,构建了基于风险和GIS技术的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开发出基于风险分析模型和GIS技术的安全预警分析系统。介绍了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结构的设计及基本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GIS技术为平台,采用风险分析方法辅助进行管道安全预警是可行的,在油气管道风险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我国在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建设等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因此,油气产业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非常旺盛的发展活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产业也得到非常大的进步,目前已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性的油气管道网络。在这样的前提下,油气长输管道防腐保温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油气长输管道防腐保温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长输管道防腐保温工程的优化设计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辅助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马立平  李允 《石油学报》2006,27(3):126-129
介绍了通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平台的基本组成和空间分析功能及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分析的内容。运用GIS技术重构了油气管道分布状况及进行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分析。阐述了油气管道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此外,在进行管道安全可靠性分析时,运用失效树分析法。同时还应用数据结构中树型结构的遍历搜索的处理算法,并结合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因素的检测结果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对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进行了自动推理演算,并将结果可视化表达给用户,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分析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管道内检测技术及管道中线坐标的获取现状,分析修正内检测管道数据以获取准确的管道中线坐标的必要性。以某油气公司内检测管道中线坐标修正为例,通过对修正参考点选取、修正参考点测量、内检测坐标修正及油气管道中线坐标验证的内检测油气管道中线坐标修正步骤论述,得出使用基于内检测的油气管道中线坐标修正方法可以使内检测油气管道中线坐标的精度达到±1 m以内的结论。获取准确的油气管道中线坐标对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营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基于内检测的油气管道中线坐标修正方法可以在油气行业中推广使用,为内检测油气管道中线坐标的修正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卫—贵阳输气管道是中国石油正在设计建设的又一骨干管道,管道从北向南将通过秦岭和大娄山区,与西气东输二线、兰成原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并行敷设。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在承担初步设计过程中,牢记设计龙头责任,在并行管道敷设、复杂山区输气管道的工艺设计中创新设计思路和优化设计方法,合理处理了不同类型油气管道并行敷设的相关难题;突破传统布站方式的束缚,优化了复杂山区段的压气站布局,方便了大型站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研讨了并行敷设油气管道线路、山区输气管道工艺优化设计的做法,其创新的设计思路和优化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漏磁检测技术在长输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的发展状况及在维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智能管道检测技术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在智能管道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叙述了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研20mm智能管道检测器为例说明了智能管道检测器(漏磁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机械性能指标、检测性能指标;介绍了漏磁检测器研发中磁路优化设计、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硬件、无损压缩算法、缺陷重构技术、漏磁信号成像、信号特征库和几何成像等关键技术。以研20mm管道为例介绍了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的实施过程、检测数据分析、现场开挖验证及管道腐蚀状况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利用贝叶斯网络BN(Bayesian network)的不确定性推理和建模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BN的陆上油气管道多因素多态失效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对造成管道失效的自然灾害、腐蚀和施工管理等主要因素的失效状态进行了分析修正,建立了BN概率计算模型。以某管道为实例,分别对管道失效单因素多态、两因素多态、三因素多态等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量评估,得出了管道失效概率和各基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结果表明:利用BN分析方法评价陆上油气管道失效风险,能够推算出更精确的基事件概率分布,同时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可能原因,为陆上油气管道事故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油气集输系统优化设计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研制油气集输系统优化设计软件的必要性,介绍了油气集输系统管站网络拓扑优化方法,用C++语言在Windows环境下编制了油气集输系统优化设计软件,文中给出了优化软件的结构,介绍了各模块的功能,使用该软件可以进行油气集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天然气管网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使管网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以管道的稳态分析、各节点的流量、压力及管道的压力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城市天然气管网优化模型。根据天然气管网结构特点,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构建了遗传算法中重要的适应度函数,给出了管道编码的方法。通过编程实例计算,表明遗传算法是在天然气管网优化领域中可取的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天然气输气管线埋在地下,在通球清管过程中,球的运行情况不能直接观察,管线入口和出口压力在球运行过程中的变化也不能提前预测,也难准确控制进气量,使球能以1m/s的速度到达出口,为此进行了天然气输气管线清管通球计算机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研制。该仿真系统是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天然气输气管线清管通球运行规律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数据库管理、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主要工具来开发的。着重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设计,软件编程与调试。该仿真系统能真实仿真清管球在管线内运行,通过对靖边—榆林输气管线多次清管通球的运行过程实际模拟,其符合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13.
��Ȼ���ܵ�ϵ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输气管道中,由于气体介质与管道系统的相互作用,会使管系统发生振动。管道振动地生产和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一管道 合理和管理,有利于提出了可靠的防振措施,管道系统振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介质对管道系统产生的振动力,以激发信号,如气注在压缩机进、出口,分支节点部位产生的振动力,清管器通过管桥时对它的作用等;中车方面是对激发信号的响应,其响应除了和激发信号的波形有关外,  相似文献   

14.
陕京输气管道是目前国内陆上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的高压输气管线,它采用国际流行的SCADA系统实现全线的监视、操作和管理。根据在陕京输气管道SCADA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中的实践经验,从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等几个角度探讨了SCADA系统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了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等几个角度探讨了SCADA系统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了油气SADA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采用C#为编程语言、ArcGIS Engine为开发工具进行长输油气管道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的功能实现,实现了长输油气管道信息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陕京输气管道是目前国内陆上第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口径长距离输气管道,它采用的SCADA系统的吸收了国外90年代油气管线的先进和思想,站控系统是SCADA系统的控制基础。本文希望通过对陕京输气管上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通讯方式的介绍,从而对国内沿油管线站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水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组分模型与黑油模型以及不同状态方程的使用范围,提出了用于含水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和方法,即组分模型和管道内相平衡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组分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地计算含水天然气物性参数,而且能够计算凝析与反凝析以及气液相间的质量传递;明显优于黑油模型;与实际运行管道数据相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李薇  汪玉春  陈娟  曹军  马珂 《天然气工业》2008,28(1):125-128
由于输气干线建设和运营的复杂性,其优化设计模型中的经济参数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并且对有关数字进行估计又很难完全、准确。为了提高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将灰色非线性规划应用于输气干线的优化设计,考虑到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和发展,把信息不完全、关系不确定的参数作为灰数处理,应用等维新息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目标值,再应用灰色非线性规划和互补几何规划对输气干线进行灰色优化设计建模和求解。实例证明,对输气干线进行灰色优化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灰色非线性规划比确定性规划方法有更多的灵活性,提高了对输气干线设计方案科学决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