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金矿含银氧化矿为原材料,探讨了碘化提金的工艺条件,并对碘的再生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常温条件下当浸出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碘含量达到0.8%,pH值在6~8的范围内时,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浸金率,此时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为了降低碘化提金的应用成本,采用锌置换金的方法使碘回收,结果显示,当锌粉的加入量为1 g,置换时间为1 h时,置换率最高,碘可以高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引用比较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微生物参与下自然界金的循环,强调了微生物对砂金和“狗头金”形成的特殊作用,对了解金矿成因、金矿寻找和微生物浸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对采集的有害废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后 ,用超声波浸提法制备浸出液进行浸出毒性实验 ,并对浸出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确定最佳浸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浸出时间、H2SO和Fe^3+浓度对硫脲浸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废旧电脑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废旧电脑主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资源,对其回收处理意义重大。本实验采用硫脲对电脑主板中的金进行浸取研究,在硫脲浸金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时间、硫酸浓度、Fe^3+浓度,考察对浸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60min、硫酸浓度为15%、Fe^3+浓度为0.45%时,金的浸出最大,可达91.14%。因硫脲具有浸金速率快,试剂易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利用金矿冶炼中的酸浸尾渣制取硫酸亚铁溶液,主要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对铁浸出率的影响,得出了酸浸尾渣制取硫酸亚铁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前废旧电脑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废旧电脑主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资源,对其回收处理意义重大。本实验采用硫脲对电脑主板中的金进行浸取研究,在硫脲浸金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时间、硫酸浓度、Fe^3+浓度,考察对浸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60min、硫酸浓度为15%、Fe^3+浓度为0.45%时,金的浸出最大,可达91.14%。因硫脲具有浸金速率快,试剂易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已经出现的多种微生物金矿处理技术,对他们的作用机理、浸金结果、完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微生物金矿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其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
污泥经过固化处理后,能稳定其中的重金属,降低其浸出毒性,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但固化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毒性与其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仅仅通过浸出毒性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固化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污染。通过Tessier五步浸提法分析污泥固化前后、不同固化材料掺入量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并对其形态与浸出毒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固化后Cu、Zn的有机结合态变化最大,一般情况下Cu、Zn的浸出毒性指标均不能全面反映其潜在毒性。  相似文献   

9.
薛军  王伟  汪群慧 《环境科学》2008,29(2):535-539
采用HCl作为浸出剂,在不同的浸出条件下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进行浸出试验,并采用连续提取程序对酸浸稳定化处理前后的Cd、Cr、Cu、Mn、Ni、Pb和Zn进行形态分析,研究了传统酸浸和微波酸浸对7种重金属的浸出效率及处理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酸浸处理能够有效地从飞灰中提取重金属,浸出效率依次为Zn≈Pb>Cd>Mn>Cu>Cr>Ni.微波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大部分重金属的浸出效率,在液固比(L/S)=25 mL/g、时间7 min和1 mol·L-1HCl条件下Cd、Cr、Cu、Mn、Ni、Pb和Zn的浸出率分别为80.17%、15.05%、58.25%、62.42%、8.88%、89.25%和93.03%.对飞灰酸浸残渣进行的连续提取实验表明,传统和微波酸浸处理后飞灰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明显减少,重金属以残留态存在为主,飞灰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分析了重庆市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原飞灰的浸出毒性,考察了水泥对原飞灰和酸洗预处理飞灰中的重金属的固化效果. 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质量浓度均超过《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而被认为是危险废物,必须对之进行稳定化处理;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的抗压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毒性均较相同配比、相同养护时间的原飞灰固化试块有明显降低;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抗压强度随掺入飞灰比例的降低和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加大,在养护28 d时其抗压强度最高,达4.25 MPa;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在养护28 d时,其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质量浓度分别比原飞灰所制固化试块降低了10.6%-59.0%和7.4%-73.7%.  相似文献   

11.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特性及水泥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试验分析了重庆市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原飞灰的浸出毒性,考察了水泥对原飞灰和酸洗预处理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 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质量浓度均超过《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而被认为是危险废物,必须对之进行稳定化处理;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的抗压强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毒性均较相同配比、相同养护时间的原飞灰固化试块有明显降低;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抗压强度随掺入飞灰比例的降低和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加大,在养护28 d时其抗压强度最高,达4.25 MPa;酸洗预处理飞灰固化试块在养护28 d时,其重金属Pb和Zn的浸出质量浓度分别比原飞灰所制固化试块降低了10.6%~59.0%和7.4%~73.7%.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复合嗜酸性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在不同接种量下(5%,10%,20%)对城市污泥进行生物沥浸,探讨了沥浸过程中不同重金属的浸出效果及其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浸出污泥中的重金属,生物沥浸处理10d后.污泥中Cu、Zn和Ni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8%、99%和90%,硫杆菌接种量越大,沥浸反应速率越快,20%接种处理10%接种处理5%接种处理未接种处理.污泥生物沥浸过程中pH的下降和ORP的上升,是促进污泥重金属溶出的主要驱动力,但其中Cu的浸出同时受pH下降和ORP上升的双重影响,而zn和Ni的浸出则主要受pH影响.污泥中Cu、Zn和Ni开始大幅度浸出的pH阈值大约为4、5和5左右.研究还发现,生物沥浸处理虽可使污泥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其农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焚烧温度对电镀污泥后续处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传统的电镀污泥回收有价金属工艺基础上 ,提出了焚烧预处理新技术 ,成功降低了电镀污泥的含水率 ,使其体积及重量都大幅度的减少 ,并同时提高了焚烧渣的重金属含量。当焚烧温度适宜时 ,焚烧对电镀污泥的酸浸过程的影响很小 ,重金属的浸出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生物氧化提金工艺,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将包裹在金粒表面的黄铁矿、砷磺矿等有害成分破坏掉,使金粒充分暴露出来,成为易浸金矿。分析了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还原焙烧-酸浸-萃取-浓缩结晶工艺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铜,结果表明:以煤粉为还原剂的焙烧预处理既保持了铜的高浸出率,又实现了铜与杂质金属的初步分离;经后续酸浸、萃取和浓缩结晶等湿法工艺最终可制得纯度为97.14%的工业级硫酸铜。  相似文献   

16.
选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简称T.t)作为实验菌种研究其对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粉金属铜的浸出;试验以单一菌种、混合菌种、无菌培养基及酸性蒸馏水进行浸出实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浸出效果,得出单一氧化亚铁硫杆菌(T.f)的浸出效果最好,浸出率达到92.1%。通过对浸出过程中pH、ORP及Fe2+、Fe3+变化分析,发现Fe3+的氧化作用在铜的浸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酸浸也有一定的贡献;对浸出后残余的PCB进行XRD及SEM观察分析发现,PCB组成成分中含有大量的酚烃、苯酚及邻、对位取代酚以及少量的长链烷烃及其脂肪烃,此类有机物在浸出过程中均与细菌或其代谢物发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过程中,在渗滤液浸沥作用下,存在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的风险.为探究渗滤液浸沥环境下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行为,基于浸提实验,以填埋场早期、晚期渗滤液为浸提剂,研究了不同液固比(10:1、20:1、30:1、50:1、100:1、150:1、200:1)条件下磷酸稳定化飞灰、螯合剂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Cd、Cu、Zn、Pb、Cr、Ni)的浸出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增加,浸出液中Cd、Cu和Zn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在液固比20:1时达到最大值,Pb的浸出浓度随液固比的升高整体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Cr、Ni浸出浓度变化较小,液固比对其影响不显著;Cd和Cu在早期渗滤液浸沥环境下更容易浸出,Zn、Pb、Cr、Ni在早期、晚期渗滤液浸沥环境下差别不大.在两种渗滤液浸沥环境下,螯合剂稳定化飞灰比磷酸稳定化飞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王敏 《环境工程》2005,23(1):56-58
通过CdO、NiO酸浸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得知CdO、NiO二者的浸出条件有较大差异 ,实验确定了废镉镍电池中镉优先浸出的工艺条件 :5 0℃、pH =2的硫酸溶液中浸 5 0min ,在此工艺条件下 ,镉能 10 0 %浸出 ,而镍的浸出率只有 2 5 %。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铁帽金矿矿石分为四种类型:蜂窝状矿石、松散土状矿石、胶状矿石及块状矿石.前三者金含量较高.主要载金矿物为针铁矿、水针铁矿、赤铁矿、水赤铁矿、铜的次生矿物(铜蓝、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石英以及残留的原生硫化物等.表生金、银矿物以然自金、银金矿为主,多呈显微金,个别为细粒、中粒金.粒度从原生矿石带→次生金富集带下部→次生金富集带上部有增大的趋势.表生金的成色为828-982,一般为921.大大高于原生带中的金,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吸附状态及以独立的金、银矿物两种形式存在.自然金一般呈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等形式嵌布于载体矿物中.  相似文献   

20.
卡尔福克矿山富金矿化作为铜-金矽卡岩的叠加矿产出。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和金在铜-金矽卡岩与富金矿化中的分布的地质统计学比较结果说明,金是在两个分别进行的、不同的地质事件中沉淀成矿的:1.沉淀事件,在多种因素控制下与铜一起沉淀在矽卡岩矿石中;2.富金矿化事件,在以帕内尔石灰岩为围岩的矽卡岩中形成富金矿体。此阶段的成矿物质的金含量远远高于矽卡岩矿石中的金含量。富金矿伴随有明显的蚀变作用,这种蚀变作用的特点是含有粘土黄铁矿和石英-黄铁矿(-砷黝铜矿),Au、As、Sb、Hg、Si、S和Tl异常以及Pd、Ca和Se亏损。据岩相学和电子探针研究,富金矿化至少有三幕;富金矿化早于石英钼矿脉的生成。富金矿石的统计学特征在直方图、散布图和方差图上不同于铜-金矿化。富金矿组合样的金品位平均值为0.3盎司/短吨(约10.29ppm——编者)。矽卡岩矿石的定向方差图表明,N20°E走向的弥散型断层组和距宾厄姆岩株接触带的距离控制了金和铜的品位。矿体的高程似乎是矽卡岩中金品位的一个附加控制因素。帕内尔石灰岩中富金矿化的富矿体具有已贫化的钻探储量1.2Mt。有证据表明,在现有钻探控制范围以外,矿体还延伸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