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逍遥散(5.265 g.kg-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滞剂RU-38486(12.5 g.kg-1)为干预药物,应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在造模的同时给药。于第22天处死大鼠取材。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CRHmRNA的表达。结果:逍遥散可显著下调慢性应激损伤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RH阳性表达。结论:逍遥散可通过下调慢性应激损伤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CRH mRNA表达而部分恢复慢性应激大鼠HPA轴负反馈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应激系统的关键结构之一下丘脑室旁核(PVN)、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及其Ⅰ型受体mRNA(CRHR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焦虑效应的部分神经内分泌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33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刺激方法,建立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电针"百会""三阴交"穴,每日1次,每次15min,治疗21d。运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大鼠焦虑行为,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CRH的表达,原位杂交法观察下丘脑室旁核CRHR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开臂停留时间(OT)和进入开臂的次数(OE)分别占进入两臂区停留总时间和总次数的百分比(OT%和OE%)与空白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电针能显著提高模型动物的OE%和OT%值(P<0.05,P<0.01),并接近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RH和CRHR1mRN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P<0.01);电针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CRH和CRHR1mRNA表达(P<0.05,P<0.01)。结论:抑制HPA轴的关键激活环节——下丘脑室旁核CRH及其受体表达,可能为电针抗焦虑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对实验鼠分组进行全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模型。神经元尼氏体亚甲蓝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针刺预处理组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可见棕色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较脑缺血组明显减少,尼氏体染色阳性细胞数针刺预处理组较脑缺血组明显增多。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JWSND)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计性心理应激大鼠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正常对照组,雌性模型组,雌性JWSND组,雄性正常对照组,雄性模型组,雄性JWSND组。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计性心理应激大鼠模型,比较造模前后糖水偏爱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比色法测定大鼠海马脑片光密度(OD)值,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大鼠糖水偏爱度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下丘脑-垂体轴功能亢进,海马脑片OD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JWSND能明显提高心理应激大鼠糖水偏爱度(P<0.01),明显提高心理应激大鼠海马脑片OD值(P<0.05或P<0.01),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1)。结论 JWSND可有效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此作用可能是其抗应激损伤中枢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针刺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Leptin受体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80~220gWistar大鼠43只,13只为正常对照,另3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胰俞、足三里、关元),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取脑,运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下丘脑LeptinR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LeptinR免疫阳性物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减少,下丘脑外侧区LeptinRmRNA表达较正常明显减少(P0.05),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LeptinR及下丘脑外侧区LeptinR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下丘脑低水平的Leptin受体及其基因的表达,有效发挥其调节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调节糖尿病大鼠内分泌的重要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对戊四唑诱发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正常组。正常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其余各组腹腔注射戊四唑(50 mg/kg),于注射后4 h与24 h两个时间段取脑组织。分别于光镜下和电镜下观察海马结构改变。结果癫痫发作后4 h光镜、电镜均可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24 h后损伤进一步加重;针刺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针刺具有明显保护癫痫继发脑神经元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针刺督脉经穴(百会、神庭)的基础上加用膀胱经穴(心俞、肝俞)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不可予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分析技术观察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ERK通路的影响。结果: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促进ERK通路的表达,使抑郁症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结论: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能通过激活ERK通路,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促进大鼠抑郁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调节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造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分别用Western bolt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R和GR及下丘脑CRH蛋白的表达,检测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海马GR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下丘脑CRH蛋白表达及血浆ACTH和血清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抑制慢性应激所致的大鼠HPA轴功能的亢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海马GR蛋白表达、进而发挥对HPA轴功能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测针刺对STZ所导致的糖尿病大鼠下丘脑NP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 3只,1 3只为正常对照,另3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胰俞”“足三里”“关元”) ,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取脑,运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下丘脑NPY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NPY阳性纤维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多,下丘脑外侧区NPYmRNA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多(P <0 .0 5 ) ,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NPY阳性纤维及下丘脑外侧区NPYmRNA表达明显减少(P <0 .0 5 )。结论:针刺可以降低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增多的NPY的合成及其含量,这可能是针刺改善糖尿病能量代谢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先针刺对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SE模型。神经元尼氏体亚甲蓝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预先针刺组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可见少量棕色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较SE组明显减少,尼氏体染色阳性细胞数较SE组明显增多。结论:预先针刺可以减轻SE后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慢性束缚应激造模法比较,探讨居住入侵法制备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都证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慢性束缚应激造模法为对照,将国外应用较为成熟的居住入侵法用于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造模,并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方法系统评价造模效果,比较两种造模方法的优劣.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居住入侵法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能有效模拟人类由于情质异常引发的经前抑郁及经后抑郁症状消失状态,且克服了慢性束缚应激法躯体刺激明显的缺点,但其造模成功率低,模型稳定性方面也有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模型大鼠干预期及恢复期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肾上腺皮质酮(CORT)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抗抑郁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5周龄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处理;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穴在每日应激之前1h进行电针干预20 min,1次/d,共28 d。在实验day7、day28、day35(末次干预结束后第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清ACTH与CORT激素表达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实验day7,3组之间血清ACTH和COR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CTH及CORT表达在实验day28和day35显著增加(P0.01;P0.01;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ACTH及CORT表达在实验day28和day35显著降低(P0.05;P0.05;P0.01;P0.01),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大鼠血清ACTH及CORT高表达水平表现出逆转效应。结论: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大鼠表现为应激状态下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其血清ACTH和CORT呈高水平表达。电针干预可显著逆转这种效应,说明电针可对亢进的HPA轴进行调控。在停止干预后的第7天,电针组血清ACTH、CORT表达水平仍显著低于模型组,说明电针干预可对亢进的HPA轴进行持续且有效的调控,这可能是电针抗抑郁的长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RF、UCN1、CRFR1在IBS大鼠结肠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急性应激组(急性束缚1h)、慢性应激组(21d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慢急性联合应激组(在慢性应激的基础上给予急性束缚应激)。观测不同应激状态下大鼠的体重变化、排便颗粒、糖水消耗、敞箱实验的表现,对模型进行再评价。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中CRF、UCN1、CRFR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各指标显示该造模的大鼠符合IBS的内脏敏感机制,可用于IBS发病机制的研究,经RT-PCR方法检测,CRF、UCN1、CRFR1在各应激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升高(P<0.01)。结论 CRF、UCN1、CRFR1与应激引起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中的结肠功能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肝解郁、健脾以调节食欲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每天持续3 h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制备动物模型。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7 d模型组、21 d模型组和逍遥散组4组,正常组予常规饲养,模型组和逍遥散组每天选择随机时间点进行束缚应激,7 d模型组束缚应激7 d,21 d模型组束缚应激21 d,逍遥散组在连续束缚应激21 d同时予逍遥散灌胃。观测各组大鼠体重、摄食量、行为学、血清D-木糖含量变化;免疫荧光双染、RT-q PCR方法观测下丘脑ARC中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ob-R)、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束缚应激21 d模型大鼠体重、摄食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明显降低,行为学实验表明模型大鼠自主活动能力下降、对新异环境探究行为明显减少,而逍遥散则具有相应的调节作用。综合表明,每天3 h连续21 d捆绑束缚可制备慢性应激肝郁脾虚样动物模型,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中ob-R、α-MSH表达水平增加,逍遥散可下调其表达。结论:逍遥散调节下丘脑ARC中ob-R和α-MSH表达变化,可作为其疏肝健脾,调节机体食欲和能量代谢影响脾胃功能的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一证候一症状相结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方法(1)模型建立方法:采用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复制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将48只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母子分离组、束缚组、母子分离+束缚组、母子分离+番泻叶组、三因素组(母子分离十束缚+番泻叶组)6组,每组8只。(2)模型评价方法: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敏感性,评价“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旷场实验和血清D一木糖水平评价肝郁脾虚“证型”的建立;以排便粒数和稀便率评价腹泻“症状”的建立。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因素组大鼠疼痛闽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总穿格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血清D一木糖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5)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排便粒数及稀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的三因素复合SD模型大鼠符合IBS—D肝郁脾虚型疾病特点,可能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中医药治疗IBS疗效机制的动物模型,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慢性制动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制动应激方式作用于SD大鼠21天,制成慢性应激模型,在“百会”、“内关”、“三阴交”、“太冲”穴进行穴位埋线,每5天1次,共埋线4次。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Cor和血浆CR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模型组做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Cor和血浆CR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穴位埋线组血清中Cor和血浆CR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引起大鼠HPA轴亢进,穴位埋线可能通过调整Cor和CRH的过度分泌,从而纠正HPA轴亢进,进而防治慢性应激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在旷场迷宫中的行为学参数和大脑杏仁核部位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味甘麦大枣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慢性束缚应激的实验方法,复制大鼠慢性应激的模型,然后记录大鼠在旷场迷宫中的行为学参数;分离大鼠大脑杏仁核部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5-HT、5-HIAA 的浓度,进而推算出慢性束缚应激对杏仁核部位5-HIAA/5-HT 比值的影响,并探究加味甘麦大枣汤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穿格数、直立次数和理毛次数这三个行为学参数上明显减少(P <0.05),而排便次数这个参数则显著增加(P <0.05);杏仁核部位5-HT、5-HIAA 含量以及5-HIAA/5-HT 比值明显减小(P <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在穿格数和理毛次数这两个指标上显著增加(P <0.05),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 <0.05);在直立次数这个指标上虽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杏仁核部位5-HT、5-HIAA 的含量显著升高(P <0.05),虽然5-HIAA/5-HT 的比值有升高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 >0.05)。结论:慢性束缚应激使大鼠在旷场迷宫中的各行为学参数明显改变,使大鼠杏仁核部位5-HT 和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以及5-HT 能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中药复方加味甘麦大枣汤能明显对抗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3H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大鼠海马5-HT1A受体特异性结合量,探讨电针抗抑郁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造模同时给予电针治疗。穴位:选取百会穴、太冲穴,频率2Hz,电流强度为0.6mA左右,留针20min,每日1次,连续针剌21d。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匀浆粗膜的[^3H]8-OH—DPAT特异性结合分别为(30.16±3.34)fmol/mg protein和(19.42±2.12)fmol/mgprotein。抑郁大鼠海马匀浆粗膜的[^3H]8-OH—DPAT特异性结合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组大鼠经电针治疗21d后,海马匀浆粗膜的[^3H]8-OH—DPAT特异性结合为(28.53±1.66)fmoL/mgprotein,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结合位点明显下降,电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抑郁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逍遥散组。以14d慢性束缚应激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除逍遥散组灌胃逍遥散悬液外,其余组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取材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各组杏仁核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杏仁核中促凋亡因子Bax明显增多,而逍遥散能相应改善此种趋势;抑凋亡因子Bcl-2在3组杏仁核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逍遥散能够通过降低Bax的表达来改善慢性束缚应激致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