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退火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主要设备之一,辊子是退火窑的重要部件,在浮法玻璃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辊子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玻璃的质量.因此,辊子的的设计与制造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概述了浮法玻璃退火窑中辊子的设计与制造,并分析了退火窑辊子的平衡原理.希望能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切实提高我国玻璃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和利时MACSⅡDCS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引言 湖南株洲光明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浮法公司)浮法二线是将原有的九机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改造成为目前较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保留了熔窑部分、煤气车间和部分厂房,增加了冷却部、锡槽、退火窑、冷端等部分,日熔化量350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浮法玻璃生产线退火窑制作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材、使用、处理,制作成型、保温作业,涂装、防护等几个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以达到提高玻璃表面质量,稳定生产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玻璃横切机的单片机控制葛玻,舒云星ASingie-ChipComputerControllingsysteminGlassCutting¥GeBo;ShuYunxing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玻璃由退火窑出来后,要经横切机把其按要求尺寸切割成一定规格的玻...  相似文献   

5.
浮法玻璃表面含有多种缺陷,这些缺陷的种类、数量和大小会不同程度影响玻璃质量,进而影响玻璃价格。因此在浮法玻璃优化切割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缺陷,优先规划质量较好的玻璃原片,以达到提高玻璃成品总价格的目的。针对浮法玻璃优化切割问题,以玻璃成品总价格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符合浮法玻璃优化切割问题特性的遗传算法。以一个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展节能工作,需要进行工业炉、窑的热平衡或热效率的测试工作。炉、窑的烟气温度是个重要参数,对它测量准确与否,关系到测试工作的准确度。影响温度测量准确度的因素很多,除测量仪表外,还有测温元件、元件安装位置和元件所处的环境温度等。就测温元件而言,显然热电阻元件的精确度(0.1%)较热电偶(0.5%~1%)高,如前所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完全取决于测温元件自身的精确度,更重要的是对元件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仪表工问答     
65.旧型毫伏计表壳玻璃破碎,如何重新加工? 答用较好的退火玻璃材料按表壳玻璃的尺寸(长250mm,宽78mm)割好,然后用铁板弯成与玻璃表壳曲率相同的模板,把割好的玻璃放在铁板凹面上,用酒精喷灯的火头对着玻璃均匀加热烘烤,使其变软,并自然弯曲成形,如图36所示。 66.测温元件的安装固定形式有几种? 答测温元件的安装固定形式有四种:(1)法兰固定式,它适用于所有工艺设备以及高温、腐蚀介质的管道上,其特点是能够避免螺纹连接因高温、腐蚀而锈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速重载列车牵引电机专用电磁线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退火过程中存在的接触传热、导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以及循环风机和测温钢管等影响因素,借助STAR-CCM+并应用流固耦合分析技术对电磁线的退火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给出的退火温度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可为电磁线退火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现场影响热电偶测温精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热电偶本身误差外,主要是输入通道误差、冷端补偿误差和分度表非线性校正误差;围绕以上3个主要因素,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复杂工业环境的高精度热电偶温度测量电路,结合设计方案针对于前两种因素在深入分析误差内在机理基础上给出误差计算公式;针对非线性校正误差提出一种等精度最小二乘拟合校正算法,使用该算法可根据校正精度要求,将测温范围自动划分等精度区间与传统插值法相比,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校正精度;提出的误差计算公式和非线性校正方法,对于高精度热电偶测温电路的设计具有适用性和重要的指导性,经实际应用验证设计方法满足了复杂工业环境下高精度的测温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及其测温精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基于后向喇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对系统的测温精度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测温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实验证明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石油测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动车组温度参数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复杂测试环境对监测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研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牵引传动系统温度实时监测系统.给出了基于ZigBee协议的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以及网络节点设计,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结合状态机、多线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温度信号的无线通信、处理、显示、保存以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精度高、可扩展性强,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以及更便捷的在线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封闭式开关柜内微型双视红外测温在线检测方法。构建以IP网络为中心的封闭式开关柜的在线监测总体结构,利用由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可见光测温传感器构成的双视云台采集温度信号,结合可见光信号分析获取温度异常值,对温度异常情况发出报警提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封闭式开关柜温度监测效果不受滤光环境影响,温度监测精度高,对输...  相似文献   

13.
红外测温仪在车削工件温度场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红外测温仪在线监测精密加工过程中车削工件的温度场,对在线监测温度系统进行设计,并针对车削工件温度监测准确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高温条件下的在线光电测量系统,可直接用于浮法玻璃锡槽内玻璃成型区的玻璃厚度测量。建立了一种自动补偿玻璃板上下表面倾斜的单像机双目视觉传感器模型,变双CCD摄像机结构为单CCD摄像机结构。通过加装一组对称光学反射镜,镜像出一对虚拟摄像机,可在同一个CCD像面上采集到存在视差的2幅图像,从而消除玻璃板上下表面倾斜角引起的系统误差;同时,完成传感器在高温恶劣环境中的二维定位,保证了仪器设计基准与测量基准的统一。分析了高温气体湍流条件下激光传输光线起伏效应和光线起伏对激光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利用先验法补偿系统热致光学误差;通过实验和在线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能够满足玻璃厚度在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井下高压配电装置隔离触头常因接触不良引发温度过高,继而导致故障且不易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矿用高压配电装置隔离触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该系统下位机软件程序和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的上位机在线监测程序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远程监测矿用高压配电装置隔离触头的温度信息,误差小于1℃,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且能够根据监测的温度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光纤光栅的铝电解槽温度在线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铝电解生产过程中槽壳温度检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铝电解槽热传导与散失,基于光纤光栅抗电磁干扰及耐腐蚀的优点,设计了新型温度传感器,并结合时分、波分复用技术构建了单槽104点实时温度监测系统.设计的FBG传感器测温范围为-20 ℃~400 ℃,精度为±2 ℃,监测系统巡检周期为20 s.系统所测得的温度为铝电解...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压电器内部温度监测方法现状 ,针对目前这一领域内存在的测温精度低 ,长期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频分复用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并详细分析了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系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该测温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对高压电器内部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 ,该测温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原油加热炉温度的在线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合站原油集输脱水过程中,针对液量的变化造成原油经加热炉加热后温度不稳定,影响原油外输和油水脱离的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在线测量加热炉出口温度、管道压力和流量的新方法来间接推断管道原油的温度,并采用智能复合控制策略来进行在线智能控制,最终在所设计的32位微处理器系统上得到了实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加热炉温度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方法是可行的,所研制的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操作使用方便,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校正航空发动机轴承温度误差曲线,得到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使得发动机元件的寿命周期得到充分延长,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将JTAG串口电路中的输出电量,按照实际应用需求,分配至电量集中器与ARM无线传感器元件中。借助温度采集节点芯片整合未完全利用的电量信号,并将其寄存于温感信号协调器内部,完成实时温测系统的硬件开发。根据ZigBee协议栈、Z-Stack协议栈的约束标准,确定温度阈值的计算结果,完善温度实测数据的时序条件,采集航空发动机轴承温度数据。再根据温测节点布置情况,对发动机轴承温测数据实施建模处理,完成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线传感器元件的作用下,航空发动机轴承的温度误差曲线得到较好校正,所得温测数据确实贴合实际情况,对于延长发动机元件的寿命周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性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国矿井人员健康在线监测技术落后、未实现下井人员身体状况在线监测的现状,介绍了一种矿井人员区域定位与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重点研究了下井人员健康监测传感器技术,提出了体温监测传感器、脉搏监测传感器、救护队员姿态监测传感器及一种集成的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对预防矿井潜在医疗紧急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