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2分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生物反馈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物反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生物反馈结合抗焦虑药物及心理疏导对脑卒中后焦虑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理疏导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运用生物反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神经症 30例 (研究组 ) ,设单纯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 30例 (对照组 ) ,10次为 1疗程 ,两组治疗前后均作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测定 ,记录治疗前后肌电值 ,分别进行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12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 11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治疗后比较 10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生物反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神经症较单纯生物反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军队医科院校心理亚健康学生肌电生物反馈干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刘欢欢  张小远  赵静波  陈军  陈瑜  赵久波  肖蓉 《医学争鸣》2004,25(22):2048-2050
目的: 对军队医科院校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结合精神科访谈对某所军队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采用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对心理亚健康学生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理指标、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估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①军队医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比例为18.2%;②生物反馈治疗后心理亚健康学生的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③生物反馈治疗后肌电的下降率与SAS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洁 《吉林医学》2015,(8):1574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的循证观察。方法:选择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50例,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其在治疗前采取Achenbach测试对电脑生物反馈治疗和视力进行连续的执行测试效果做评定。结果: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通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有效改善跟发育不相称的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根据Achenbach测试的得分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种非药物的治疗神经心理疗法,能很好的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精神心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精神心理治疗,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胀、粪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和排便不尽感/坠胀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心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优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新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37例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组,68例行α脑电生物反馈疗法1个疗程为治疗组,69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应用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IC-30(version-3)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维度分值.结果 α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PF)、情绪功能(EF)明显提高,疲乏(FA)、恶心呕吐(NV)、食欲减退、失眠症状有效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α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躯体症状,治疗负性情绪,改善生理、心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尿路疾病的临床特点,施行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方法将200例产妇产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渗透在整个治疗过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测定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优于治疗前,且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时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1组加生物反馈治疗,1组加模拟生物反馈治疗,治疗每天1次,治疗4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每次生物反馈治疗前后测额肌电值、心率、血压,以观察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SCL-90评分,2组比较治疗4周末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2)额肌电值:入组时2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肌电值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可迅速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CSD)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CS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头晕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CSD的疗效优于单纯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结合生物反馈疗法对其心理状态、心功能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认知行为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应激反应、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结果术后7d,观察组患者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肾上腺素(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术后90d,观察组患者的全程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每5min NN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术后90d,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结合生物反馈疗法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生理应激反应,而且还能促进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音乐生物反馈疗法在中老年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音乐生物反馈疗法是集音乐治疗与生物反馈治疗为一体的一种物和心理综合治疗方法,它是由不同的治疗音乐和不同的生物反馈程序有机结合而成,并针对中老年慢性心身疾病患者所存在的与行为障碍,没有计不同的音乐反馈治疗程序,因而能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改善心身症状,故具有心身兼治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音乐生物反馈疗法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癍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疗效.方法 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每次30 min,连续8周,共16次)中学生网络成瘾,治疗前后运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和个体访谈,评估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结果 (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脑电a波和SMR波(P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压力性女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均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由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尿失禁等级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失禁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6.42±8.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73.14±10.1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尿失禁等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凤玲  葛树杰 《吉林医学》2010,31(28):4917-4919
目的:对治疗组28例患者施行生物反馈疗法,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生理反应的影响,并与对照组26例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选择54例受度者,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ECG及SCL-90问卷(0~4分评分)。观察指标为ECG改变、SCL-90前后结果分析。对照组给予谷维素、VitB1、佳蓉片连用8周;治疗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进行生物反馈法治疗8周。8周后在行ECG、SCL-90问卷。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SCL-90问卷检查总分均分实验组都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SCL-90总分均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所观察的6项生理反应中4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施行生物反馈法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不良心身反应有效。今后对于功能性改变患者可积极采用生物反馈法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方法:利用VBFB3000生物反馈诊疗系统治疗3种不同类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每次30分钟,每周2次,共计40次,并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性执行测试系统作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疗效的评定方法。结果:经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40次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IVA-CPT指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儿童多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翠玲  汪萍  周琴 《医学争鸣》2006,27(12):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 2004-01/2005-12我院儿科心理门诊确诊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1(男43,女8)例,年龄6~9. 5(7.03 ±0.75)岁. 所有患儿家长自愿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生理、心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以及脑梗死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以心理干预和电子生物反馈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ND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HAMD和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子生物反馈和心理干预能显着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能有效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陈芹  王新燕  马美玲  郭娟 《重庆医学》2016,(24):3361-336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生理-心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56名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观察组(生物反馈组)或对照组,两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每天1次、每次30 min、为期14 d的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患者在同等条件下静卧30 min.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生理指标中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及心理指标中的焦虑(HAMA)、抑郁(HAMD)进行评估,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 (1)观察组SBP、DBP、HAMA和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394,P=0.001 3;t=3.632,P=0.000 6;t=4.252,P=0.000 1;t=4.309,P=0.000 1),SDNN显著高于对照组(t=3.213,P=0.002 2).(2)观察组SBP、DBP、HAMA和HAM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DNN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BP、HAM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辅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爱贤  徐烨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567-1568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17)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 12 5例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 6 2例。治疗组给予生物反馈放松治疗 ,1个月及 6个月后再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HAMD - 17评分并比较。结果 治疗组 1个月及 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HAMD - 17评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结合精神心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筛选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实验组35例予生物反馈结合精神心理治疗,对照组35例予生物反馈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症状积分、肛门直肠测压各指标、72小时结肠排出率(粒)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排便紧迫感阈值差异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72 h结肠排出率(粒)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的精神心理、便秘症状、结肠动力、肛门直肠排便功能明显改善,并且生物反馈结合精神心理治疗便秘症状、结肠传输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单纯性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