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促进和推动了肾移植质量的提高,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对肾移植患者至关重要,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目的: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进行分类,了解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析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特点.结果与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共610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状态,《移植学会会报》杂志是发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较多的期刊.美国在此类研究中发表文献最多,其次为德国.收录文献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0位中,有4篇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排在第9名,共发表238篇相关文献,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有17篇.  相似文献   

2.
容松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564-7571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促进和推动了肾移植质量的提高,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对肾移植患者至关重要,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目的: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进行分类,了解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析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特点。结果与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共610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状态,《移植学会会报》杂志是发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较多的期刊。美国在此类研究中发表文献最多,其次为德国。收录文献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0位中,有4篇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排在第9名,共发表238篇相关文献,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有17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0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以"肾移植、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雷帕霉素、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CD3单克隆抗体"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免疫抑制剂预防、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相关.结果: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急性排斥发生率,使得移植肾短期存活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仍然是制约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新型免疫移植剂如雷帕霉素、FFY720等使得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应着重减少毒副反应而不是单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结论:随着近年来对移植免疫认识的深入,在免疫抑制剂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给临床医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是令人满意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方案还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巨细胞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除具有器官特异性损害外,也可增加移植物排斥危险,进一步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了解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目前常见防治手段十分重要.目的:就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综合分析.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7-01/2004-12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文章,检索词为"Kidney transplantation, CMV, infec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对资料进行初选,纳入标准:①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病因的研究.②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防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98篇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19篇符合要求被选为参考文献.其中5篇文章研究了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特征,6篇文章研究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8篇文章研究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问题.资料综合:①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于巨细胞大量复制达到较高的病毒载量引起,移植肾提供了复制的理想场所.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D /R-是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极高危险因素;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肾移植手术时间均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③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避免感染、重视术前供受双方血清检测及筛选血制品是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重视肾移植术前供受双方血清检测,慎重选择血制品是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调整免疫抑制剂,选用适当抗病毒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抗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防止急性排斥反应和肾功能损害方面也表现出其优异特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如何利用免疫抑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最佳疗效是肾移植后抗排斥反应的关键所在,如何做到个体化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的:评价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01/2009-10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免疫抑制剂,肾移植,排斥反应"。选择文章内容与肾移植免疫抑制剂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入选2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任何一种免疫抑制剂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时都会伴有一定毒副作用,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用药抗排斥反应已达成共识,事实证明无论采用何种联合方式,均有单一用药无可替代的优势。如何利用免疫抑制药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最佳疗效是临床关键所在,医生应严密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做到个体化用药,尽可能降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OKT3是一种鼠源性抗CD3单克隆抗体的强效免疫抑制剂,其临床主要适应症是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排斥反应,其他适应症包括:①抗急性排斥反应的初始治疗;②术后预防排斥反应的诱导治疗,尤其是术后早期肾功能延迟性恢复;③选择性用于多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2010年3月-2014年2月我院74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护理要点。结果 74例患者中51例经治疗后肾功能恢复体征良好,痊愈出院;10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9例出现加速排斥反应,均经免疫抑制剂排斥治疗肾功能得以逆转;2例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个月再次行肾移植术,手术成功,移植肾肾功能正常;1例超急排斥反应即行摘肾手术,恢复血透治疗;1例加速排斥反应死亡。结论术后通过制订个体化的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正确的用药指导、准确监测病人不良反应、及时增减用药剂量,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伟  李军  邱江  陈立中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3505-350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只不同品系间肾移植大鼠。实验组给予环孢素A(CsA)预防急性排斥反应,rhGH促进代谢,调整免疫和营养;对照组给予CsA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7d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逐日下降,肾功能恢复良好,病理检查未发现急性排斥反应。两组的对应实验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的免疫抑制前提下,大鼠肾移植术后短期应用rhGH不会明显促进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并能促进围手术期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9.
选择1998-05/2006-12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施行再次肾移植的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两次移植手术间隔时间、再次移植术前是否切除原移植肾、是否给予免疫诱导治疗、术后不同免疫抑制剂方案、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人,肾存活率等资料.结果显示,再次肾移植的手术时机无明显限制,条件允许可在再次移植时同时切除失功移植肾:术前抗体诱导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实施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由本文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52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肾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②肾移植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排除标准:Meta分析类文章.最终纳入21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肾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忧郁、不顺从医疗等.肾移植患者术后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理排斥、主观感觉异常及绝望心理.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前后将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导致心理上的排异反应,影响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②影响肾移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肾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受移植肾在体内功能的影响很大,社会家庭的支持以及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的抵抗力,长期使用使患者承受巨大经济负担, 从而引发心理问题.③心理干预措施:在肾移植术前对患者进行精神医学方面的评估及心理健康教育,可预防术后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手术成功率.于肾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个别心理指导,可减少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结论: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