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现有16:9宽屏幕彩电在接收4:3幅型比图像时出现的水平失真现象,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字压缩技术,将亮度信号(Y),两个色差信号(R-Y,B-Y)进行数字化处理,按一定规则在存储器中进行信号的存取,实现图像在时间轴上的压缩,解决了图像的水平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源编码是从数字视频信号中移去自然存在的冗余度,以压缩信源数码率为目的,尽量减少信源各符号的相关性,使信源的传输效率提高。1 图像数据压缩的可能性图像信号可以压缩的根据主要有两点:一是图像信号中存在大量的冗余度可供压缩,包括图像结构和编码统计方面的冗余度,这种冗余度在解码后可无失真地恢复。另一点是利用人的视觉特性,通过减少表示信号的精度,以一定的客观失真换取数据压缩。(1)图像信号结构上的冗余度表现为很强的空间(帧内的)和时间(帧间的)相关性。一幅图像在不同行,不同场,不同像素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  相似文献   

3.
视频信号压缩编码 第二讲 统计编码张春田(天津大学300072)第一讲中曾经讲到,进行图像数据压缩的途径之一是压缩被编码传输的信号(信源符号)中存在的统计冗余度。根据各个信源符号出现概率不同进行概率匹配编码,即统计编码,在不引起任何失真的前提下,可将...  相似文献   

4.
声图并茂的会议电视江西省邮电科研所钟泉龙一、会议电视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会议电视是集语音、数据、图像的通信。它的工作原理是先把摄影机录人的影像转换为数字信号,送人到编解码器(CODEC),负责图像信号压缩与数字语音处理。图像信号运用失真型压缩法,把大约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数字图像信号压缩编码技术的分类以及图像质量与压缩编码技术的关系,对数字图像信号失真的基本因素进行分类,详细介绍压缩编码处理对图像信号质量的影响,说明针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主、客观评价及其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压缩感知及其在图像和视频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榕  段继忠  刘昱 《电视技术》2012,36(1):10-14
压缩感知是最近几年理论化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理论。研究证明,某些信号可远少于奈奎斯特频率采样点数据无失真恢复原始数据。综述了压缩感知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和实现方法,着重讲述了压缩感知在图像和视频编码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实验室进行的两方面相关研究工作,最后指出了压缩感知在图像和视频编码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压缩感知(CS)的安全性问题,讨论了在攻击者不知道测量矩阵情况下是否 可以有效对信号进行重构的问题,论证了压缩感知可以达到保密性但达不到完善的保密性 。最后联合信道容量和速率失真函数,讨论了压缩感知恢复信号所需测量数据量的下限,并 分析了测量噪声对信号重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压缩抗干扰重构算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针对传统图像变换压缩方法压缩的图像经无线信道传输时受高斯随机干扰导致重要变换系数失真出现重构图像局部内容缺失的现象,本文根据压缩感知(CS)信号分量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特性,理论分析了去除失真CS信号分量以抵御干扰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CS的图像压缩抗干扰重构算法。算法首先假定已知受高斯随机干扰的比特所对应的CS信号分量的位置,然后根据这些位置确定新的CS信号和重构矩阵,再进行阈值迭代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低误码率(BER)下得到精确重构的图像,在高BER下得到图像内容无缺失仅全局质量小幅下降的重构图像。因此,基于CS的图像压缩抗干扰重构算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变换压缩方法以及阈值迭代重构算法抗干扰能力低的不足,从而为图像无线传输抗高斯随机干扰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压缩传感技术运用于温室智能监控中,对现代温室的相应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了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温室环境信息获取与传输方法,采用压缩传感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与重构,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和基追踪法对实验进行仿真和重构。通过对在信号处理中的峰值信噪比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压缩传感技术的图像重构信号失真较少。  相似文献   

10.
知识卡     
知识卡4:2:2与4:1:1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差别逯贵祯(北京广播学院传输系)图像数据的压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术语。压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描述一幅图像所需的数据量,这样有利于数据的传输。理想的情况下,压缩过程应是无失真的。但是,无失真压缩具有一定的限度,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树特征平面的小波变换图像编码压缩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忠  刘钊 《通信学报》1999,20(11):19-24
在图像小波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人眼视觉系统(HVS)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树特征平面的图像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系统的相关性,结合无失真的自适应算术编码,有效地对小波分解后图像的高频子带数据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可达到很好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霖  何向东  丁长文 《电子学报》2016,44(9):2051-2056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具有较高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不仅影响功率放大器(High Power Amplifier,HPA)的工作效率,而且HPA使得OFDM信号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导致系统的误比特率(Bite Error Rate,BER)增大.本文基于限幅和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提出了改进的补偿算法,发送端采用限幅降低信号的PAPR,接收端首先采用改进的逆模型方式减小HPA引入的非线性失真,再采用CS抵消由限幅引入的信号失真.仿真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明显降低了OFDM信号的PAPR,而且有效提高了系统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有线电视观众能欣赏到2000年开始的BS数字电视广播节目和预定从2003年开始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节目,尽快实现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显得很重要。在CATV中,将GAM信号与多个VSB-AM信号频率复用而进行光传送时,频率复用信号因激光二极管的限幅而产生脉冲状的非线性失真(削波失真),这就有可能会使GAM信号的误码率特性劣化。本文着重论述削波失真的持续时间特性及其对GAM信号误码率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得知,决定削波失真持续时间特性的主要原因是VSB-AM信号的图像载波频偏的偏差,失真的平均持续时间与图像载波频偏的标准偏差成反比。最后再对削波失真的持续时间对QAM信号误码率特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基于巴克相位编码调制发射信号和三维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结构的ISAR概念。ISAR信号形成可理解为3D图像功能向2D信号功能的非对称空间转换,而图像重构被认为是2D信号功能向2D图像功能(重构的图像)的空间逆转换。经证实,这种图像重构算法由距离压缩互相关、方位压缩傅里叶变换(被认为是第一级运动补偿)和更高级相位校正组成(被认为是更高级运动补偿,通称自聚焦程序)。引入熵作为图像成本功能,以评估相位校正功能的多项式系数。通过数值实验以验证ISAR的几何结构,信号形成模式和图像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开始的BS数字广播与预定2003年开始的地面数字广播,对于CATV受众所期待的CATV数字化进程来说都是重要的。在CATV中,在QAM信号跟多个VSB-AM信号进行频率复用的光传输场合,经频率复用过的信号在经过激光二极管时会被削波而产生脉冲状的非线性失真(削波失真),而这个削波失真驯有可能使QAM信号的误码特性产生劣化。本讨论削波失真的持续时间特性及其对QAM信号误码特性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与实验可知,决定削波失真持续时间特性的主要因素是VSB-AM信号图像载波频率偏差的误差,显然失真的平均持续时间与图像载波频率偏差的标准偏差成反比。另外,本还研究了削波失真的持续时间对QAM信号的误码特性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视技术》2007,31(4):54-55
产品概述 WT-7500C。WT-8600C系列1310nm CATV激光发射机是构建有线电视HFC网络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电视图像信号、数字电视信号、电话语音信号和数据(或压缩数据)信号的远距离光纤传输。本产品选用国际著名品牌高性能DFB激光器为光源,射频驱动部分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射频功率数码自动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射频预失真电路,并内置完善的微电脑自动监控系统,确保了整机优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电子与电脑》2011,(11):87-87
凌力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推出双通道(LTC2158—14)和单通道(LTC2153—14)高IF采样14位、310Msps模数转换器(ADC).这两款器件专为多种带宽数字预失真(DPD)线性化应用而设计。数字预失真是一种闭环反馈系统,在基站发送器输出端对失真带宽采样,并调节输入信号,以消除功率放大器的互调失真分量。这使发送器能以1dB压缩点的最高频率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功率放大器(PA)的响应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信号技术质量指标里,最主要的是噪声(包括干扰)和失真。早期,这两个问题同样重要,但随着数字化.失真问题似乎被逐步淡出。因为信号一旦数字化,传统概念上.由元件非线性引起的失真就不存在了;人们关心的是码间的串扰,噪声造成的误码率增加等等:但实际上失真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失真一般分两大类,即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前者是指在线性系统里,由于传输特性(频率特性、相位特性)不理想而导致原有频率成分的比例改变。它的后果就是高音或低音不足、图像清晰度降低、某段声音太强、图像镶边甚至重影等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大功率功放电路的输出很容易产生削波失真.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压限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压缩.但压限器依赖起控电平进行压缩,所以会有误压缩和漏压缩的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压缩方法--动态压缩法.新方法利用单片机判断输出有无削波失真,如果失真超过允许时间,则对输入信号进行压缩.新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加安全、可靠而且适应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0.
压缩器(Compressor)在音响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音频动态处理设备,主要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 (1)压缩信号动态范围,防止过激失真,保护后级的功放和音箱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