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96地下储气库由文96枯竭气藏改建而成,气藏类型为弱边水、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储气库新钻井测井资料显示注采层系普遍存在水淹现象。边水侵入气藏造成气库储气空间减少,动态库容量、有效工作气量不能达到储气库原设计要求。注采渗流机理实验显示,注气期注入天然气可驱动边水向井周远端运动,从而提高气库储气空间。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多周期注采运行,确定含弱边水的储气库采用注气期高部位气井控制压差注气,采气期均衡采气的运行模式,可有效提高气库动态库容量及冬季采气期工作气量,从而减少边水对气库注采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呼图壁储气库由呼图壁气田开发中后期改建而成,结合气田开发规律,设计库容107亿方,是我国最大的储气库之一。气库于2013年投运,强注强采的运行模式导致井间地层压力变化剧烈,注采气量合理配置及跟踪调控困难较大,初期注采后地层压力分布极不均衡,随着储气库逐步达容,地层压力已接近设计上限压力3 4M P a,注气期存在较大的地层超压风险。定期对大型储气库库容评价及注采能力分析对储气库高效运行非常重要,研究首先通过对储气库库容参数进行评价,其次通过气井井控拟合技术,求取单井控制区域的地层压力与周期累积注采气量,从而求取投运井网控制区域周期剩余储集能力以及形成的工作气量,最后通过注采节点分析技术,研究气井注采节点能力,以满足储气库强注、强采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23储气库是中石化"十二五"重要工程,是疆气出疆的配套工程。为了更好地编制气藏工程和注采工程方案,2011-2012年对文23气田主块的低产区文106井区开展了注气先导试验,在注气先导试验过程中,充分应用干扰试井、吸气剖面测试、剩余气饱和度测试等监测技术,求取了注气压力损耗、注气方程、地层吸气能力、压力传导速度,达到了试验目的,为下步文23储气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天然气调峰、应急和战略储备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长庆气田开展50×l08 m3储气规模的马五5气藏储气库群筛选工作。包括陕224储气库和陕43储气库等5座含硫气藏储气库。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含硫气藏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可借鉴。通过开展陕224含硫气藏储气库建设和注采试验研究,提出了"井口双向计量,注采双管,水平井两级降压,直井高压集气,开工注醇,中高压采气,加热节流,脱硫脱碳,三甘醇脱水"的地面工艺模式。在总结含硫气藏储气库H2S和CO2等气体组分在注采周期的变化规律的同时,并提出几点建议:(1)考虑到注采井场内管道和双向输气管道均属注采同管,管道在强注强采的同时将长期承受交变应力,应开展抗硫管材在交变应力影响下的选取和适应性分析工作;(2)气藏型储气库受垫底气的影响,采出气的压力和H2S和CO2等气体组分在不断变化,将对净化工艺产生较大影响;(3)储气库宜进行分期建设,初期建设规模不宜过大,以掌握注采周期的组分变化规律,提高净化装置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区域性供需矛盾凸显。而以盐矿溶腔来建设天然气储气库,对天然气使用进行调峰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我国江苏金坛境内就有大面积适合建设储气库的盐矿。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重要的配套工程金坛储气库就应运而生,工程大体包括钻井工程、溶腔造腔、注气排卤、注采站及集配气站建设、注采气作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天然气地位的提升,作为天然气储存与调峰的工具,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的生产、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储气库运行过程中,工作气量是衡量储气库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而储气库注采能力是制约储气库工作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储气库调峰能力,本文以文96储气库为例,探究影响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能力的因素。通过对文96储气库注采气能力评价可知,该储气库注采能力均低于设计值。综合钻井、地质、地面等多项资料分析得出,影响文96储气库注采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压缩机未达到设计要求;(2)井网部署不完善;(3)井筒积液;(4)注采井结盐。针对四种影响因素,提出压缩机升压改造、优化井网部署、泡沫排水采气、软化水洗盐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朝阳 《当代化工》2012,(12):1375-1376,1384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地之一。塔中Ⅰ号气田周边为评价、稳产接替区。气田面积大,油气当量400×104t/a。经分析在充分利用现有管道输送能力的基础上,并满足最低投资的前提下,大北净化气通过Y管道输送50×108m3/a的某处理厂净化气,投资最低27.25亿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储气库注气管道系统安全可靠,保证生产和安全,结合国内外标准相关要求,从石油天然气行业自身特点系统分析了高压注气管道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本文分析可知采用GB 50350《油气集输设计规范》对储气库注气管道进行选择及校核,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实施注采工艺技术措施,可提高气井的天然气产能,满足气田生产的技术要求。维护满足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需要,建立天然气储气库,将管道系统多出的天然气储集起来,而当气井产能下降,不能够满足管道输送需要时,将天然气输出,保证输气管道的平稳运行,满足用户的用气需要。  相似文献   

10.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切实可行的一种技术。文中介绍了注气技术及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优势,分析了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遇到的五个问题:原油性质发生改变、气液比上升、注气井发生腐蚀现象、注气井发生结垢现象、注气影响沥青沉淀。相应地,给出了处理每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总投资中,储气库垫层气的投资占了很大的比例,若用低价的惰性气体作储气库垫层气,可节省储气库建设上的高额投资。但惰性气体与天然气在储气库中会发生混气,这影响了采出天然气品质。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N_2作由孔隙型砂岩岩性气藏改建的储气库的垫层气时,垫层气比例、N_2的比例、注N_2时的地层压力、注采周期对回采气纯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枯竭砂岩气藏地下储气库的运行特点和储层特征,研究建立了注气系统和采气系统节点分析模型,模拟敏感性参数对注采系统流动特征的影响,确定了注采井最大注采能力和完井管柱尺寸,为储气库系统模拟、开关井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储气库系统的优化和运行参数的优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储气库地质配产配注要求,优选出合理的气井生产管柱大小,是呼图壁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满足应急调峰配产能力以及长期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为优选气井管柱管径大小,针对不同大小的管柱,本文从下列因素出发来考虑: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单井注采能力;注气时井口压力的大小;不同管柱的防冲蚀能力;不同管柱的携液能力以及管柱强度。在上述模拟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地质配产大小,对不同尺寸管柱的总体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按照地质配产,储气库在最大应急产量与调峰产量运行时,若生产管柱管径较小(Ф88.9mm)将产生冲蚀危害,即采用较小管径的管柱,其临界冲蚀产量小于应急配产产量与调峰配产产量。而采用Ф114.3mm管径的管柱则能够完全发挥气井最大产能,消除冲蚀危害,确保储气库调峰配产与应急配产,同时其携水能力与管柱强度都满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将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引入到已建储气库的动态分析中,气井采气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拟稳定流动阶段,且实际拟合结果与不稳定试井解释结果基本一致,应用效果较好。由于该方法仅适用于采气动态分析拟合,同时国内部分气田尽管进行了循环注采开发实践,但相关理论仅研究气体低速流动下的动态特征,储气库气井高速强注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方法。因此针对储气库气井高速强注的运行特点,结合气井不稳定渗流理论和流动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注气不稳定分析方法,形成了单井全周期交互注采动态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苏东39-61储气库是长庆气田2019年在苏里格气田建设的一座储气库,该库目前正在进行注采试验,具有注气气源压力低,注气气藏压力要求高的特点,注采试验阶段由于压缩机压缩比及气量的的限制,采用常规压缩机不能同时满足储气库压缩机出口压力波动大的特点,基于储气库出口压力波动大,增压气量变化大等特点,采用4台压缩机组两两并联然后串联运行的组合模式配置,满足了储气库高压比、高气量的要求,满足实际运行工况,对将来储气库集注站注气工艺和压缩机的选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年底前,中石油将在重庆启动建设铜锣峡、黄草峡2个天然气储气库,总投资为53亿元。2022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调峰天然气12.8亿m3,日调峰1 058万m~3的天然气储能。地下储气库是将长输管道输送来的商品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因气体储存量大、调峰能力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能够在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上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榆林南储气库区属于低孔低渗砂岩气藏,有效储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在解决储气库运行时效方面,水平井注采能力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关于其注采能力的试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库区气井实际生产动态,主要围绕注采方式、注采周期、试井等方面开展水平井注采试验研究,并且建立注采试验井区模型,分析压力变化规律,设计产能试井,通过多种方法优化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优化结果,进行库区水平井注采先导试验,落实气井最大注入能力、试验区地层压力水平,为储气库区方案编制及工艺、地面设备和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潇潇  张强 《辽宁化工》2022,(7):1030-1033
储气库注采井的安全性高于气井。随着注采运行,部分注采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空带压问题。结合现场实际,以储气库注采井为研究对象,分析生产时间内环空带压井油压、套压情况。根据套压随油压的变化趋势、套压值大小、泄压后套压恢复时间的不同,对储气库油套起压井、技套起压井进行分类。根据曲线特征,分析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原因。根据力学方法,计算环空最大许可压力,为保证气井井筒完整性与指导气库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国家储气库建设要求,促进产供销体系建设。支持京津冀地区清洁发展,保障安全稳定供气;落实集团公司储气库业务规划,保障天然气业务健康发展。削减长庆气田峰谷差,促进长庆气田长期稳定生产,增加经营收益。中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拟在长庆气区苏里格气田建设我国第一座与气田协同建设的储气库—苏东39-61储气库。为论证苏东39-61调峰气田气藏封闭性、流体分布规律、单井注采能力等数据,确定开展注采试验,为下一步总体规划提供依据。根据苏东39-61储气库地质特征、气藏特征、组分特点以及其生产模式结合苏里格气田生产建设,提出了“湿气注气,串联增压、聚结分离、注采双管、井口双向计量,湿气输送,充分依托气田已建设施及管网”的地面工艺模式。苏东39-61注采试验经过“两注一采”的注采生产,运行良好,生产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总体建设打下来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储气库地面工程建设与冬季的用气情况联系密切,冬季到来之际,除了要配备保暖衣服更要密切关注储气库的输气工作,储气库是天然气的储备场所,储气库的正常运行能够为用户在寒冷的冬季增加保暖措施,因此,储气库地面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前景与使用成效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储气库地面工程的特点,针对国内外的建设工程差异提出了六点储气库地面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建议,着眼于规模和分类、井口标准化流程、注采管网设置、注气压缩机组、采出气处理以及放空系统设计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