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糖尿病需长期治疗,重视并正确监测血糖是调整治疗方案和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故不能正确测量血糖,造成监测结果出现误差,甚至带来负面效应。健康教育指导可以使患者更为重视血糖监测,并可以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带来血糖波动、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以问卷形式对12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遵医行为差、缺乏糖尿病的自我监测、自我护理知识技能、认知能力降低、缺乏家庭支持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 结论采取有效手段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自我监测和护理知识技能是控制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的有效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肖欣  林梅 《西部医学》2009,21(8):1408-140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0例拥有血糖仪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患者及1名家庭成员进行专题讲座并发放宣传资料;以邻近家庭为单位划分小组,由医务人员示范正确测量血糖的方法,各小组选1名组长负责指导组员血糖监测。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自测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状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各项血糖监测均能控制在理想水平。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状况及有效控制血糖,从而有利于本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反映病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患者在自我监测血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血糖仪的选择、血样采集的注意事项、血糖监测的自我记录等。让糖尿病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与管理中,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冬荷 《广州医药》2003,34(4):73-7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特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30例次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进行相关知识教育,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加强随访。结果:30例次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动态血糖监测以及相关知识教育,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杨萍  熊晓庆 《中外医疗》2010,29(20):13-14,16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中存在的误区及采取的对策。方法对14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应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的操作方法、准确性及获得自测血糖的相关知识情况。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在血糖的自我监测方面,护理操作内容掌握不够,掌握相关知识不足。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技术上指导,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宣教,关注社区卫生服务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血糖监测中的准确性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方法对1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连续3天(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结果(1)血糖控制理想10例,血糖控制良好24例,血糖控制较差66例。(2)发现低血糖31例,其中无症状的低血糖25例。(3)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易于发生夜间低血糖。(4)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相关性良好。(5)根据CGMS检查结果,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准确、安全,能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家庭监护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很重要.家庭监护血糖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了解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制定和调整降糖措施.常用的糖代谢控制的监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糖、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9.
林红霞  区洪炎  陈文娟 《吉林医学》2010,(35):6558-6559
目的:探讨指导规范自我监测血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非胰岛素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132例新诊断、采用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规范自我血糖监测组和非规范自我血糖监测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的HbA1c数值。结果:规范自我监测血糖组较非规范自我监测血糖组在3个月,半年,9个月和1年的HbA1c水平下降更显著(均为P<0.01)。结论:指导规范自我监测血糖对初发的采用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自我血糖监测可以了解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 ,还可以观察饮食、运动以及各种意外情况对血糖的影响。如何正确进行血糖监测已成为糖尿病病人综合防治一方面 ,我科自 1995年对住院患者 12 0 0人次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指导 ,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1 帮助病人制定自我监测时间表糖尿病人需要每天测几次血糖 ,应根据每个病人病情而定。1 1 在下述情况下 ,测定血糖的次数应在 4次 /d以上(1)每天注射胰岛素 2次以上者 ,尤其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及种类 ,改变胰岛素时间时 ;(2 )改变饮食计划 ,运动方案或药物时 ;(3)血糖控制不稳定者 ;(4 )糖尿病妊娠或妊…  相似文献   

11.
金琰 《中外医疗》2013,(32):193+195-193,195
目的探讨自我血糖监测最有效经济的频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组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90例,平均分入3种不同血糖监测频率组,比较FBG、2hPBG、GSP、HbA1c在3组中前后水平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口服降糖药组采取每周4次血糖监测,血糖改善较另两组好;注射胰岛素组采取4次/d,2 d/周的监测频率,血糖控制好。结论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能为治疗和控制血糖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避免及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改变盲目、不合理的血糖监测情况,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付玉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85-3386
老年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低,并发症多而严重。自我监测血糖,加强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自我护理有利于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指导,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患者和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达到理想控制水平。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科对1009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频率、采血及记录方法 、控制目标加强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2005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859例下降了5%,血糖控制理想达标率上升了10%。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家属认真配合,掌握监测的方法 、指标,及时了解患者体内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防止患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自我监测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是否自备血糖仪分A、B两组进行随访,并进行针对性地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来自我监测者.结论:良好的血糖自我监测有利于社区患者的血糖控制,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管理的重要依据。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项新的微创血糖监测技术,通过连续72h监测,能自动准确记录患者血糖值,通过记录患者相关事件,如饮食、口服药、运动等可通过电脑下载完整的血糖图,统计数据表报告。根据血糖变化可有效指导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据。我科自2005年在市内率先开展72h动态血糖监测,迄今共为40例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糖仪正确使用率、血糖监测记录率以及血糖监测知识掌握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饭后2 h血糖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促进代谢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edtronic 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运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采用连续72小时的动态血糖监测,其间4次/天监测手指血糖并输入CGMS以校正.结果 CGMS能更全面、更精确地获得血糖的变化图及控制信息,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 ,帮助患者提高监测意识。方法 对已购有快速毛细血管血糖计的 15 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 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低 ,对监测意义缺乏认识。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监测血糖重要性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监测血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我监测血糖技术的推广,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规范,血糖控制也越严格,而随之带来的是低血糖的发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一个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钱进  周立新  唐雪 《西部医学》2010,22(12):2337-2339
动态血糖监测是近年来应用于糖尿病领域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它突破了传统检测方法的非连续性,通过提供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它能准确定位血糖波动点,使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好地评价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及临床治疗情况,尤其是可监测到不易察觉的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而合理的安装、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教育是动态血糖监测成功的关键。加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宣教和护理观察,有助于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变化信息,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