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双支腿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进行了床料平衡试验,得到不同流化参数下风量和床压的动态曲线,基于并行流道阻力特性分析,提出双支腿炉膛翻床条件的预测方法,并模拟了控制逻辑对翻床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流化风量大于临界翻床风量时,双支腿炉膛处于自平衡区,两侧炉膛的流化风量和床压的瞬时偏差能够相互纠正,两侧床料处于动态平衡;当流化风量小于临界翻床风量时,将发生翻床现象;临界翻床风量随着静止床料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采用调整风门开度的方法解决翻床问题存在局限性,床料平衡的首要策略是使双支腿系统处于自平衡状态运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和普及,流化床锅炉运行调节技术也逐渐被关注。目前流化床锅炉调节床温的主要手段是调整给煤量和一二次风量配比。对二次风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链条锅炉煤闸门起着调节煤层厚度的作用,並与炉排速度相配合,用来控制锅炉给煤量。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煤闸门被烧坏的现象。如果煤闸门烧损,将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因为: 1.煤闸门如果过热变形,会妨碍它的上下运动,使煤层厚度难于调节; 2.煤闸门烧损,会使得煤层厚薄不均,影响煤层的均匀通风,使火床紊乱,燃烧恶化,灰渣中可燃物增加,降低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是影响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重要参数,而对锅炉给煤量的有效调节是确保床温具有良好运行品质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燃料自平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优化控制方法,这个方法将煤主控制系统划分为给煤主控调节回路和多执行给煤调节回路,给煤主控调节回路接收锅炉主控输出的给煤总指令,输出的指令信号分别输送到多执行给煤调节回路,经过优化计算后将自动给煤指令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台给煤机,以实现给煤量的自平衡控制。现场应用测试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改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控制品质,有效提升机组整体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5.
某热电厂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中部床温与左右两侧床温偏差达110℃,给运行人员优化调整带来困难。文中针对该问题,开展了运行数据分析、局部风帽改造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前采取的给煤量偏置、提高床压等运行调节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床温偏差,无法彻底解决床温偏差问题;而经过改造后的床温偏差普遍明显降低,基本将床温偏差降低至50℃以下,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存在返料系统与旋风分离器效果差等问题,采用CPFD数值模拟法讨论床料粒径大小和给煤偏置的设置对锅炉稳燃及旋风分离器失衡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过大时炉膛内易结渣、流化效果不良且内循环不佳,无法形成良好的稀密相分布.同时煤粉粒径对炉内燃烧影响显著,因煤粉对床料颗粒夹带量不同,粒径越大的床料颗粒煤粉对其夹带能力越小,导致上部稀相区温度偏高.研究得出调整给煤设置参数是保证锅炉稳燃,同时解决左右旋风分离器不平衡的有效措施.其中最佳给煤偏置为左、中、右分别为1.93、2.93和3.93 kg/s.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结构和炉内温度动态特性的分析,分别建立了炉膛、旋风分离器和外置床内的氧气体积分数平衡方程、动态床料量平衡方程、动态残碳量平衡方程和动态能量平衡方程,给出了以给煤量、一次风风量、二次风风量、排渣量和飞灰量作为输入变量的动态模型.基于四川白马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现场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对该动态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了一次风风量和给煤量阶跃扰动下床温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较吻合,可以很好地反映输入参数发生变化时床温的动态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8.
流化床部分煤气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台小型流化床部分煤气化气化炉上,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给煤量、流化风量和蒸气量),进行了三种不同煤种的气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随给煤量和蒸汽量的增加以及流化风量的减小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煤气中CO含量随给煤量、流化风量和蒸汽量的增加以及煤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煤气中H2含量随给煤量和煤化程度的升高以及流化风量和蒸汽量的减小而降低;CH4含量随给煤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流化风量、蒸汽量和煤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煤化程度升高,生成煤气的热值减小。  相似文献   

9.
根据DG35/3.82-19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实践经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给煤量、风量及其分配、流化床温度、料层厚度等方面的控制与调节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无炉水循环泵超临界CFB锅炉启动初期蒸汽温度高、压力低且管壁易超温问题,分析了给水、床温、风量等参数对锅炉启动过程的影响,提出改变最小给水流量,降低床温、风量等参数的启动控制方法,并在国内首台1215 t/h超临界CFB锅炉实际启动过程中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启动控制方法后,锅炉启动过程顺利可控,各受热面无超温,主要参数达到设计值。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对同类型锅炉启动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