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深入,在丘陵、山岭地带,隧道成为交通线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受地质、埋深等各方面的影响,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极易在雨季发生变形,造成沉降过大,甚至初支侵线,造成极大安全、质量隐患,及工期、成本的增加。如何妥善处理隧道变形,尽快恢复正常掘进,一直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重难点。本文结合某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了软弱围岩变形隧道桩基施工、管棚施工、临时拱形结构施工等具体施工控制要点,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于晓杰 《四川水泥》2024,(2):249-250+254
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施工存在地表沉降、坍塌事故、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对施工安全和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隧道的浅埋围岩一般较为软弱,需采取有效的坡顶减压及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的稳定性。在洞身开挖前对隧道洞身埋深较浅段进行地表注浆,减少洞身开挖时出现的地面沉降及扰动。针对偏压问题,将上坪隧道出口明洞反压墙顺延40m,消除偏压作用对隧道施工及线路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这些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强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稳定性,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宁安铁路钟鸣2#隧道为例,重点阐述在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中,为创设安全的作业环境并保证现场软弱围岩地质断面的施工效果,需立足于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用施工技术并做好优化工作,提高技术的可行性,在技术的支撑作用下,达到筑安全、保质量、增效益的效果。特大断面隧道穿越岩性以中等风化片岩为主的地层存在围岩破碎的问题,这不仅破坏了围岩的完整性,还为整个隧道施工的安全带来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施工案例,详细介绍大拱脚台阶施工技术在软弱围岩中的应用,总结了该项技术在软弱围岩地质隧道中的应用经验和实践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具有地层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显著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给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铁路隧道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从技术和安全两个方面入手,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技术安全管理水平,保证铁路隧道围岩施工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本文结合个人在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浅谈一下个人看法,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开挖及支护技术。提出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在大断面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合理应用及其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高海拔地区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频现,严重制约了基础交通设施的发展,论文以丽香铁路站前四标某些隧道及其辅助坑道围岩大变形段施工为背景,对圆宝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大变形监控量测及围岩大变形发生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大变形段设计变更方案,评价了大变形设计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可为同类高地应力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处置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岩溶属于地质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灾害,其会影响隧道设计与施工工作。本文将对软弱围岩对隧道安全的影响加以介绍,同时指出软弱围岩地质隧道施工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软弱围岩复杂岩溶段隧道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为有关施工部门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铁路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为人们交通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于铁路隧道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对于施工质量和安全影响较大。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中,通过预加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不良影响,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就软弱围岩铁路隧道预加固技术应用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把握施工技术要点,以求为铁路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大断面隧道已成为我国隧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几种常用技术方法,深入探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并总结出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步骤和操作技术,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滕志平 《四川水泥》2024,(3):191-193
四车道公路隧道跨度较宽,开挖断面较大,遇到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风险较高,对整个工程作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以某四车道公路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情况下四车道公路隧道安全施作方案。在有序推进洞口工程、正洞开挖及支护、正洞衬砌(仰拱+二次衬砌)、附属工程施工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缜密观察、勘测四车道公路隧道周边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情况,在进入灰岩富水段时采取钻孔引排与预注浆衬砌支护操作。安全控制效果监测分析表明: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为四车道公路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玉磨铁路西双版纳隧道进口浅埋段通过技术:超前大管棚加下部双侧导坑开挖的施工方法。通过阐述该施工工序的施工要素和技术要领,总结了大管棚的作用机理为通过注浆将松散的土体固结起来,注浆体与管棚的刚性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体,在隧道开挖轮廓线外形成一个环向的支撑体,有效地阻止了松散体出现进而规避了塌方对施工造成的危害。通过监控量测在施工保障的情况下该施工工法作用后围岩收敛增长较缓,充分说明了大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对防止围岩恶化,控制隧道变形作用是显著的。对隧道通过类似浅埋软弱围岩时采用超前预支护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西南部山区地质和水文情况,收集和总结了富水区隧道软弱围岩注浆加固的施工以及研究的现状,发现对径向注浆对富水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的影响研究不够深入,尤其缺乏在径向注浆施工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研究,以及各因素对隧道支护结构的组合影响效应。因此,可结合现有的径向注浆研究,从注浆影响因素在围岩中的作用机理入手,深入分析径向注浆对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田家梁隧道是一座分离式双洞四车道浅埋黄土公路隧道,围岩软弱且含有地下水,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施工过程多次发生开挖后初期支护变形过大采用强支护处理措施。本文对隧道出口段大变形导致坍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地表和洞内注浆加固及加强支护结构参数的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实际采用的管棚超前加固及加强衬砌支护处理方案安全可行,经济合理,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出洞。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中,分析三车道工程中断面公路的隧道情况,然后结合某工程案例针对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三车道断面的公路隧道中软弱围岩具体方式,期待可以对相关的公路建设工程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逐渐增多,受到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其施工难度日益提升,特别是开挖隧道过程中易遇到软弱围岩,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公路建设质量,需采取合理的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从而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提升隧道的稳固性,避免工程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专业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海子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期间所遇到的地质灾害现象,对病害现象发生的工程地质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海子山隧道围岩工程地质特性,指出软弱围岩隧道在勘察和施工期间应加强地质工作,为今后类似工程地质勘察,减少隧道围岩级别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许多深埋公路和隧道工程需要在地下坑道等应力环境下进行施工,所以在开挖隧道过程中需要对围岩应力和应变重分布进行综合考察,在公路隧道工程中,如果围岩应力过大,可能会造成围岩坍塌和支护变形的现象,因此,人们加深了对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和应变重分布情况的研究,以期能够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由于隧道围岩结构复杂多变,所以在测量围岩应力和应变重分布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只有加大研究力度,采用合适的测量计算方式,才能够准确了解公路隧道围岩应力以及应变重分布。  相似文献   

19.
交通行业的发展,隧道的建设日益增多,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被逐步发现,其中在软弱围岩的条件下关于公路浅埋隧道的施工是目前经常面临的问题。由于软弱围岩不良的工程特性加大了隧道建设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浅埋隧道的划分方法以及特点,并结合湖南娄底某公路隧道作为工程实例,系统的分析了在浅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路面上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交通压力连年增长。为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提升交通通行质量,各地区均建立了大量隧道工程。基于此,本文以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为目的,开展了有关于浅埋软弱围岩大胯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依据实际工程案例,对技术难点、施工原则和实际施工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