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数模混合控制的直流电机可逆调速实验装置.阐述了PLC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硬件设计,完成了触发器、逻辑切换及数字反馈等方面的控制功能,为转速环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引入了电流自适应控制环节,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可逆调速.  相似文献   

2.
罗振华 《电工技术》2017,(12):84-85
介绍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针对纵联通道切换后完好性无法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增加通道切换有效性检验回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热工控制回路的高质量自动控制,除了要考虑控制回路的跟踪问题、合理控制参数外,还必须考虑不同控制回路之间的切换扰动问题。针对OVATION系统中控制回路切换扰动导致的异常进行分析,提出了逻辑优化措施,为同类型DCS系统设计控制回路切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调度系统自动判断输变电设备停复电状态切换事件,并发送至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安全风险超前防范,能有效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为实现调度系统推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状态切换事件可靠、及时、完整,有效过滤由于遥信抖动造成的误报和漏报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输变电设备状态切换逻辑算法。该算法增加了遥测辅助判据,优化了设备状态数据文件使用和更新顺序。利用特殊状态下的设备运行情况对该逻辑与原有的判断逻辑生成状态切换情况进行对比,该逻辑能有效过滤数据错误情况,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西电换流阀控制系统采用双系统控制运行方式,以达到可靠控制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西电阀控系统切换的逻辑还不完善,在某些工况下进行系统切换会出现触发脉冲丢失的现象,存在系统切换不成功造成直流闭锁的风险。通过对脉冲丢失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增加CLC板电源监视芯片的改进措施来优化系统切换的时机,并进行试验验证,有效解决了阀控系统硬件切换条件与软件切换条件不一致导致触发脉冲丢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的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被控对象,由8031单片机作控制器来实现的。特点是用单片机取代模拟触发器、电流调节器、速度调节器及逻辑切换等硬件设备。本设计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以及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7.
全数字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片机取代模拟触发器、电流调节器、速度调节器及逻辑切换等硬件.介绍了一台1.1 kW直流电动机与8051单片机构成的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系统实现了电流与转速双闭环的恒速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成本低、易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切换过程引起低压接触器低压释放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试验数据提出无扰动切换的时间概念。对装置切换判据、采样计算周期及程序触发逻辑进行完善和优化,提高切换装置的切换速度,实现厂用电高压、低压系统无扰动切换,对参数整定也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D触发器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数字逻辑集成电路。D触发器性能的好坏需要专门的测试仪器,在业余条件下,可以根据D触发器各端的逻辑功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判断D触发器性能的好坏。下面以CMOS双D触发器CC4013为例(检查一只D触发器)介绍测试方法。 图1列出了CC4013的引脚排列图。其中,Q、是二个互补输出端,当Q端为高电平时,端为低电平,反之亦然。S是置位端,当S端为高电平时,触发器置位,Q端为高电平。R是复位端,当R端为高电平时,触发器复位,Q端为低电平。D为数据输人端,有高电平“1”与低电平“0”两种接法。CL为触发端,触发器状态的变化发生在CL端输入的脉冲上升沿来到时刻。  相似文献   

10.
普洱换流站自投产以来,多次出现直流站控系统2异常切换到系统1的情况。为了减少普洱换流站发生设备故障的风险,采用增加故障录波程序、顺序事件记录、在软件中增加RS触发器,以及更换普洱换流站直流站控本体设备等措施,确定导致直流站控异常切换的确切原因,并针对所得的原因,提出增加电容模块、光隔继电器等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应用于普洱换流站直流站控设备,通过设备带电试验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解决了普洱换流站所存在的直流站控异常切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