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肌肉和肝胰腺内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选取90 d (第二性征未发育)、140 d (第二性征发育成熟)和180 d (性腺发育成熟)的红螯螯虾,分别测定其肌肉和肝胰腺内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90 d红螯螯虾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而红螯螯虾肝胰腺内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下降。比较不同生长时期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发现,随着日龄增长,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40 d含量最高[(25.69±0.4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肝胰腺中SFA含量在 3个生长时期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MUF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40 d含量最高[(37.44±0.59)%],而PUFA含量变化与MUFA正好相反。营养价值评估结果显示,180 d (可上市销售)的红螯螯虾肌肉内必需氨基酸指数(49.96%)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评分模式(31.50%)和全鸡蛋蛋白质模式(43.10%),是较为理想的优质食物蛋白源。由上可知,在不同生长时期,肌肉和肝胰腺中的氨基酸、脂肪酸的主要消耗不同,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营养需求、开发红螯螯虾配合饲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对其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锈斑蟳肌肉干样中共检测出包括牛磺酸在内的19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75.3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的总量为25.41%,占氨基酸(AA)总量的33.73%,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为40.91%,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62.13%;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28.84%,占氨基酸总量的38.28%;锈斑蟳肌肉中检测出了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为38.04%,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为31.5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为29.8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UFA/SFA)为0.78,n-3 PUFA与n-6PUFA的比值达到了17.75,多不饱和脂肪酸中EPA和DHA两者的含量达到了20.24%。结果表明,锈斑蟳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分析了稻田养殖建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旨在了解建鲤在贵州省稻田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测定了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的营养。结果表明: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6.58%±0.31%,粗灰分含量2.20%±0.03%,粗脂肪含量为2.39%±0.06%,粗蛋白含量为21.02%±0.21%。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83.47%±1.17%,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比34.29%±0.11%,非必需氨基酸占49.18%±0.23%,鲜味氨基酸占31.29%±0.64%,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9.12%,均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6.40%。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共检测出2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65%、37.51%、31.87%;∑SFA:∑MUFA∶∑PUFA比例为1∶1.22∶1.04,ΣPUFA n-6∶ΣPUFA n-3为1.38。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常见稻田养殖品种,稻田养殖的建鲤营养成分均衡,以期为稻田养殖建鲤以及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有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组和对照组(无伊乐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生长、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有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体重、壳长和壳宽增长率与肥满度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但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伊乐藻组的雌蟹肝胰腺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而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雄蟹肝胰腺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中华绒螯蟹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综上所述,伊乐藻不仅有利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而且能改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生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峰  庄平  施兆鸿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10,32(1):102-108
利用常规肌肉生化成分测试方法测定了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的一般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的一般生化成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除水分外,成鱼肌肉的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幼鱼(P<0.05)。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含有包括色氨酸和牛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68%和72.92%(质量分数,干样),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总量分别为33.26%和31.05%,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2.28%和42.58%;中国鲳成鱼和幼鱼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中国鲳成鱼和幼鱼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62.16和77.68,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8%和26.44%(干样)。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脂肪酸种类丰富,成鱼肌肉含有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8种;而幼鱼肌肉中SFA8种,MUFA6种,PUFA7种。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EPA含量较低,分别占肌肉脂肪酸的2.49%和4.86%;而DHA较高,分别占肌肉脂肪酸的10.26%和16.23%。中国鲳成鱼和幼鱼必需氨基酸的A/E值较为接近,大小顺序均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相似文献   

6.
以鄱阳湖水域短颌鲚为试验对象,分析其生化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短颌鲚的水分含量变化为76.94%~79.76%,灰分含量变化为2.87%~3.07%,且在各个月份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变化为3.12%~3.97%,粗蛋白质含量变化为14.33%~15.97%;共检测出21种脂肪酸,10种饱和脂肪酸(SFA),11种不饱和脂肪酸(UFA),不同时期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均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鄱阳湖短颌鲚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在繁殖后期达到最大值61.77%,春季最低值在59.16%。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长荡湖野生及养殖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及系统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分别检测了野生及养殖各15条鳙肌肉样本中水分、蛋白质、灰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长荡湖野生鳙肌肉的水分含量为75.92%、蛋白质含量为13.47%、灰分含量为1.0...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在肌肉湿样样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76.10%、19.01%、1.20%、1.71%和1.98%。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的64.65%,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达到22.97%,与氨基酸总量(T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分别为35.53%和69.42%,氨基酸组成比例适宜;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达25.02%,味道鲜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8.02,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43.02%、6.59%和42.39%,PUFA含量较高,其中,EPA+DHA的含量达32.64%,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此外,莱氏拟乌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K、Zn、Se等矿物元素和B族维生素。本研究表明,莱氏拟乌贼肌肉的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水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察尔森水库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及评价。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法对细鳞斜颌鲴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鳞斜颌鲴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9.31%、粗蛋白含量为16.56%、粗脂肪含量为0.94%、灰分含量为1.13%、总糖含量为0.38%。细鳞斜颌鲴肌肉共检出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8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10种,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6.28%,EAA含量为6.72%,NEAA含量为9.56%;EAA/TAA(41.29%)及EAA/NEAA(70.32%)均在FAO/WHO推荐值以上。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Trp),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AAS是苏氨酸(Thr),CS是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细鳞斜颌鲴肌肉共检出21种脂肪酸,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SFA)、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5.22%、22.02%、37.76%;C20∶5n3(EPA)含量为11.87%,C22∶6n3(DHA)含量为11.55%。从营养分析结果来看,细鳞斜颌鲴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呼伦湖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呼伦湖秀丽白虾鲜样水分含量为76.74%,蛋白质含量为18.84%,脂肪含量为1.95%,总糖含量为1.30%,灰分含量为1.18%。氨基酸(AA)总量为16.25%,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7.33%,鲜味氨基酸(FTAA)总量为5.76%。呼伦湖秀丽白虾肌肉中共有25种脂肪酸(FA),其中EPA和DHA的含量均比较高,分别为15.66%和7.79%。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为27.1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30.7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36.49%。脂类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Cho)和磷脂(PL)占总脂的比例分别为12.65%、3.51%、28.47%、0.18%和55.19%。  相似文献   

11.
周成  杨旭  杨报国  王少琴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10):1202-1213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 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为研究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变化以及不同海域营养生态位差异, 根据 2019 年东太平洋和 2021 年中西太平洋海域金枪鱼渔船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样本, 对其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黄鳍金枪鱼肌肉检测出 34 种脂肪酸, 包括 16 种饱和脂肪酸(SFA), 8 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10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中 SFA 含量与 PUFA 含量呈负相关, MUFA 含量与 PUFA 含量呈正相关。SFA 含量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 MUFA、PUFA 含量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中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 两海域之间脂肪酸组成平均不相似性为 18.85%, 主要差异来自 n-3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FA、PUFA、C22∶6n3 (DHA)、Cl6∶0、Cl8∶1n9、MUFA、C22∶6n3/C20∶5n3 (DHA/EPA)、 C18∶0、n-6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主成分分析显示, 黄鳍金枪鱼的营养级越高, 肉食性越高, 以甲藻和硅藻为食源的生物对黄鳍金枪鱼的能量来源贡献越大。相反, 营养级越低的黄鳍金枪鱼主要摄食以细菌、陆地植物和植食性桡足类为食源的生物。主成分回归表明, 黄鳍金枪鱼随叉长增大, 其营养级增加, 肉食性提高, 食性逐渐由以甲壳类和头足类向虾和硬骨鱼等富含多种特征脂肪酸的生物转变。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较中西太平洋肉食性更强, 营养级更高, 甲壳类对其能量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达赉湖的主要野生鱼鲇鱼肌肉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以及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鲇鱼肌肉中(干物质)蛋白质含量为83.46%,脂肪含量为4.83%,水分含量为76.66%,18种氨基酸总量为83.36%。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82%和39.3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为池养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的评定和规模化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数据。选取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简称DL)、松花江瓦氏雅罗鱼(L.waleckii,简称SHJ)、高体雅罗鱼(L.idus,简称GT)以及种内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松花江瓦氏雅罗鱼♂,简称DS)和种间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高体雅罗鱼♂,简称DG)各15尾,每种鱼等量分成3组,测定其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除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外,5种养殖雅罗鱼的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其中DS杂交的灰分(1.77%)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雅罗鱼(1.16%~1.22%),粗脂肪含量(7.23%)显著高于其双亲组合(DL 4.31%,SHJ 4.22%)及含量最低的DG杂交(3.32%),表现出超亲的杂种优势;5种养殖雅罗鱼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7.05%~18.80%),其中DG和DL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养殖群体(P0.05),显示出较强的杂种优势;2)5种雅罗鱼肌肉中均测定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介于73.058%~79.289%,DG和DL的TAA含量、AAS、CS及EAAI指数均高于其他3种雅罗鱼,与其粗蛋白的测定结果相符,表明母本DL将其高蛋白的遗传特性很好地遗传给了子代,进一步证明了杂种优势;3)5种雅罗鱼肌肉中均检测到23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15.03%~19.06%、49.15%~53.92%和27.54%~29.40%,PUFA/SFA比值介于1.53~1.83;SFA和PUFA含量较高的是GT和DL,而MUFA含量较高的是DG和DS两个杂交种。综上所述,5种盐碱池塘养殖雅罗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较均衡,属优质蛋白质;杂交选育可以有效改善杂交种的肌肉营养品质,获得的高脂高蛋白的DS杂交和低脂高蛋白的DG杂交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抱卵前后体成分变动规律,测定分析了雌蟹抱卵前后不同组织(性腺、肝胰腺、肌肉)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结果表明,抱卵前肝胰腺指数(7.31±0.73)显著高于抱卵后(5.59±0.82)(P 0.05)。在肌肉和肝胰腺中,抱卵前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百分量均显著高于抱卵后(P 0.05),其中脂肪酸C16∶00和C18∶1n9百分量最高;抱卵前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C18∶2n6和C18∶3n3百分量显著高于抱卵后(P 0.05),但EPA(C20∶5n3)和DHA(C22∶6n3)百分量低于抱卵后。与抱卵前相比,抱卵后雌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半胱氨酸含量最低。研究结果揭示,脂肪是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前期的主要能源代谢底物,氨基酸在繁殖期逐渐积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养殖至成蟹,比较了三群体雄体成蟹的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进一步测定和比较了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及氨基酸,旨在评价三种群雄体成蟹的营养品质和可食率。研究结果显示:(1)黄河种群中华绒螯蟹的性腺指数略高于其他两种群蟹,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最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辽河种群性腺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三群体性腺中水分、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长江种群肝胰腺的水分含量最低,但其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其他两种群;黄河种群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辽河种群的含量,而其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黄河种群(P0.05),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三种群性腺中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相近,长江种群性腺中∑PUFA、∑n6PUFA和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最高;三种群肝胰腺中各PUFA、∑PUFA和∑HUF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群肌肉中C_(18:3n3)(LNA)和C_(20:5n3)(EPA)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黄河种群的这两种脂肪酸含量都显著高于辽河种群(P0.05)。(4)辽河种群性腺中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且辽河种群的总必需氨基酸(EAA)、总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高于黄河和长江种群;长江种群雄体肌肉中的EAA、总EAA、总NEAA、TAA含量最高。(5)辽河种群性腺中存在3种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色氨酸),且其平均必需氨基酸分(EAAS)最低;三种群肌肉中均无限制性氨基酸,辽河水系EAAS仍然最低。综上,不同种群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其发育阶段和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了体质量(278.6±26.7)g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水分77.63%,蛋白质17.43%,脂肪3.46%,灰分1.33%,无氮浸出物0.15%.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28%(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37.15%,占氨基酸总量的47.4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15,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11%,占氨基酸总量的39.74%.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33.39%,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5.12%、7.65%.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网箱与微流水两种养殖模式下体质量(76.5±17.8)g和(67.2±8.1)g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Trp)和组氨酸(His)外,网箱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其余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微流水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合理,色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均含有21种脂肪酸,网箱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微流水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微流水组,且n-3/n-6比值要高于网箱组。综上所述,微流水养殖的齐口裂腹鱼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浙江省新昌县的野生(平均质量15.3g)和养殖(平均质量14.9g)光唇鱼肌肉营养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和评价。野生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62%,脂肪2.66%,水分80.73%,灰分0.92%;养殖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51%,脂肪2.51%,水分80.65%,灰分0.94%;野生光唇鱼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养殖光唇鱼略高。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风味氨基酸4种。野生组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也高于养殖组。与养殖光唇鱼相比,野生光唇鱼肌肉中苏氨酸、亮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以氨基酸评分为标准,光唇鱼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以化学评分为标准,说明光唇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是一种较为平衡的优质蛋白质。共检出22种脂肪酸,光唇鱼肌肉中所含饱和脂肪酸有9种;不饱和脂肪酸共有14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8种;饱和脂肪酸中C 16:0含量最大;而不饱和脂肪酸中C 16:1和C 18:2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C 20:5)含量为10.20%;二十碳六烯酸(C 22:6)含量为9.18%,在淡水鱼中是较高的,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19.
黄河滩莲菜地套养河蟹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滩莲菜地套养的河蟹进行了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河蟹肌肉水分含量为41.32%,灰分含量为2.93%,粗蛋白含量为17.11%,粗脂肪含量为2.44%;共检测出18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113.66mg/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1.98mg/g;检测出脂肪酸22种,包括9种饱和脂肪酸(SFA),13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比为28.68%;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为67.14%。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在滨海型盐碱水域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常规生化成分测定法测定了该杂交青虾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与野生青虾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青虾肌肉(鲜重)中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6.774%、0.927%、1.173%、81.367%;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85.680%,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31.024%;肌肉中含12种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两者含量之和为1.247%,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1.753%;矿物元素种类丰富,常量元素中,钾含量最高(12.420 mg/g),微量元素中,锌含量最高(59.673μg/g)。研究发现,杂交青虾"太湖1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青虾(P0.05),脂肪、EPA+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青虾(P0.01),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野生青虾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野生青虾(P0.05),但两者氨基酸结构均符合FAO/WHO的标准要求。研究表明:滨海型盐碱水域养殖条件下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氨基酸组成平衡,微量元素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