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郑德刚 《淮海医药》2007,25(6):533-534
目的 比较中西药结合方法和单一排石疗方法治疗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组;口服中药排石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结果 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97.6%,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组为66.6%;口服中药排石汤治疗组为28%.平均住院天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9 d,经体外震波碎石组为13 d,口服中药排石汤组为16 d.结论 泌尿系结石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有效率,缩短疗程,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金龙石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自拟金龙石子汤联合黄体酮,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42例则给予红星结石通治疗。两组均10d为一疗程,以观察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结石的排出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的医学论述: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结石成因、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病状表现、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以及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5.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急,疼痛剧烈。并易出现肾盂积水和血尿等情况。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我科用针药并用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其主要表现为胆道病变,对于肝胆管结石,需针对其疾病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才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剧,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在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外科疗法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措施,其治疗方式较多,如肝移植术、胆管取石术、肝部分切除术等,其中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首选肝部分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结石残留以及病情复发的问题,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肝胆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病变,需选择有效、合理的疗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病情恶化。外科疗法是肝胆管结石临床首选治疗手段,临床公认的有效疗法主要有肝部分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狭窄修复重建术、肝移植术等,而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综合疗效最理想的外科疗法。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肝胆管外科手术疗法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除需要选择合适的疗法外,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结石残留、复发等问题防治进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荣 《中国药业》2001,10(11):41-42
目的:对献报道中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资料。方法:收集1983-199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期刊上报道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中药方剂,对方剂中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有关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献320篇,其中处方明确的中药方剂为288个,涉及中药269种。②方剂中使用频率列前15位的中药依次为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牛滕、滑石、石苇、甘草、车前子、冬葵子、瞿麦、木通、黄芪、琥珀、芍药和王不留行。③统计分析显示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方剂中中药配伍一般以9-13种为宜。④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以汤剂为主。结论: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处方繁多、配伍复杂、疗效不一,如何确立疗效确实、组方合理的中药方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结石也叫做肝胆管结石,在亚洲东部与南部国家发病比价多,而西方国家较为少见,因此又叫做东方的肝胆病,其是国内常见胆管疾病,其治疗难度比较大。但随着内镜手段与微创手术发展以及应用,渐渐提高了肝内的胆管结石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结石康胶囊在体外碎石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分析自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结石康胶囊"经体外震波碎石术(术前解痉止痛,术后抗感染)86例的临床效果。结果结石康胶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86例中,痊愈:64例,占74%;好转16例,占19%,未愈6例,占7%;总效率为93%。结论结石康胶囊治疗各年龄期泌尿系统结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及重构和微血栓病灶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患者最终往往死于右心衰竭。PAH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不断改善,现将最近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机制不断深入的研究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已广泛被临床医师接受,但按照传统的手术适应证,仅10%~25%的患者在确诊时适合手术治疗。如何放宽手术指征,以期使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使肿块缩小而获得手术治疗,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尿石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急诊尿石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耐受率,对疾病认知率以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急诊尿石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尿石症的认知,进而增强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尿酸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内尿酸经肾脏转运时需依赖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转运蛋白。现已明确有4种尿酸盐转运蛋白参与了人近曲肾小管对尿酸盐的转运:即负责尿酸重吸收的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hURATl),及负责尿酸分泌的尿酸盐转运体(UAT)和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l和OAT3)。最近,又发现了一种负责将尿酸分泌到细胞外,参与肾脏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的转运蛋白一一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本文对尿酸转运蛋白的特点、功能及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降眼压治疗效果不佳的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10年10月治疗的33例33眼应用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获得明显的提高;术后1周所有患者眼压均在8~11mmHg,经6~12个月随访,患者眼压基本控制在14.36~21.58mmHg。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都应积极处理高眼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心脏病及其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其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心脏病,该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率失常等。这几种病变常共同存在,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其特点为发病年龄轻、发展快、患病率与病死率高,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和猝死,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中危害生命最严重的一种,其发病机制至今没有阐明,目前也没有针对糖尿病心脏病的中药或西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是女性中排名第七位的常见肿瘤,世界范围内年龄标化发病率为6.3/10万,死亡率为3.8/10万[1]。另外由于临床症状隐匿,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多数患者发现时分期偏晚。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及以铂类和紫杉醇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2]。随着铂类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由于高血压所致脑内细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的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出血疾病。目前仍然面临较多治疗难题,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彬  臧爱华 《药品评价》2012,9(15):38-40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就诊时75%的患者已是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1]。对于晚期N S C L C,一般状况好,铂类双药联合化疗是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内科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症。在咳嗽的病因中,UACS在部分西方国家占首位,在我国则为咳嗽的第二位病因。但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绝大部分患者甚至一些临床医务人员仍然将其当作感冒或气管炎而误诊误治。为了加强对UACS的认识,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将从中、西医诊治两个方面对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