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伤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214例患者,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者,61例)和对照组(未发生,153例)。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2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等因素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4例创伤患者有61例发生ARF,发生率为28.5%(61/2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单因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创伤后极易发生ARF,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及时判断出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高压(IAH)危险因素,并评估IAH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8例SAP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测压法间接监测腹内压值,反复或持续腹内压≥12 mmHg设定为IAH.记录第1个24 h 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病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等与腹高压相关性高危因素.根据腹内压值,观察腹内压对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住院时间、血培养阳性率、ICU时间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腹内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个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和白蛋白值均是SAP发生腹内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IAH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及住院、ICU时间均高于非腹高压患者(P<0.05~P<0.01).结论:入院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均是SAP患者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解除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我院中心ICU自2003年12月—2006年2月间,用CBP治疗30例MODS合并ARF患者,分为存活组(A组,19例)和死亡组(B组,11例),分别进行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血PH、HCO3-、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等指标的比较。结果19例救治成功,11例死亡,死亡率36·7%;治疗后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组氧合指数增高(P<0·05),其他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前B组受损的器官数明显多于A组(P<0·05),且B组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明显高于A组。结论MODS中器官损害数多的患者病死率高。对MODS合并ARF患者及早进行CBP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tion,IAH)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肝移植患者分为腹内高压组(腹内压>20 mmHg,A组)和正常组(B组).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气道峰压(Peak)及气道平台压(Plat).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和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结果 术后IAH发生率为36%,并且与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输液量有关;IAH对HR、Peak、Plat、RI有明显影响.与MAP、CVP、MPAp变化无关.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的IAH对呼吸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术后早期监测腹内压,对预防或减轻呼吸功能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粟粒型肺结核( MTB)患者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 ARF)的影响。方法收集在住院诊断为MTB患者96例,其中ARF组26例,非ARF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诱发疾病、病程、痰菌、体质指数( BMI)、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胆固醇、营养风险评分( NRS评分)、血钠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TB发生ARF的比例为27.08%,ARF组患者的BMI、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胆固醇、NRS评分较非AR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NRS≥3分是MTB患者发展成为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NRS是MTB患者合并ARF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充分关注提高MTB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有效的抗结核和机械通气治疗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颜萍  马瑛  汤晓燕  张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8):1204-1205,1208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腹内压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膀胱压测量法对219例重症患者进行腹内压测定,分为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比较机械通气对腹内压的影响及患者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Ⅱ评分和TISS-28评分与腹内压的相关性。结果 219例重症患者腹内压平均值为(7.43±3.15)cmH2O,机械通气组腹内压水平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腹腔高压组患者的MAP、APACHEⅡ评分和TISS-28评分均高于腹腔低压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否、疾病严重程度对重症患者腹内压水平有影响,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健  郭汉画 《广州医药》2015,46(1):65-6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血清蛋白(albumin,Alb)检测在腹内高压(IA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AH患者30例,另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检验指标PT和ALB。PT检测应用凝固酶法,Alb检测应用溴甲酚绿法。结果 IAH患者组PT、PT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PTA、Al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H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及蛋白丢失,PT和Alb的检测有助于了解IAH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谭立清 《广西医学》2006,28(9):1373-1374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P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AR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脑出血合并ARF患者采用PD和CRRT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种方法对溶质的清除和酸碱平衡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D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CRRT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的日平均透析费用明显低于CRRT组(P<0.01).结论 脑出血合并ARF的患者采用PD是安全有效经济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武猛  王燊  白琳  王嘉佳 《海南医学》2012,23(23):57-58
目的 观察腹内高压(IAH)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衰患者脱呼吸机失败的影响.方法 选取COPD呼衰行呼吸机治疗患者60例,按脱呼吸机时腹内压水平分为实验组(腹内压12~15 mmHg)和对照组(腹内压< 12 mmHg)各30例,常规试脱机,观察比较24h内脱机失败例数.结果 实验组12例失败(40%),对照组3例失败(1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呼衰患者脱机时轻度腹内压升高即可以降低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PA)合并腹内高压(IAH)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级27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7例。通过对患者治疗及护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腹内压Ⅰ级、Ⅱ级、Ⅲ级共53例患者没有形成胰周脓肿;Ⅳ级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继发胰周感染,4例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愈,另外1例患者通过多次穿刺引流治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通过抗休克治疗,严密的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并对患者的肠胃减压,疏通肠道,正确使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并有效的对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患者的治疗后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多系统功能衰竭中急性肾功能衰竭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 35例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 (MSOF)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资料 ,以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手段。结果显示 :MSOF中ARF的病死率高达 77.1% ,其预后与患者年龄 ,合并脏器衰竭数 ,ARF发生时相等因素有关。认为积极治疗原发病 ,尽早采用有效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MSOF中ARF ,对改善预后 ,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文贤 《医学综述》2005,11(12):1151-1152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ARF)是战时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创伤后ARF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MOSF)时,其病死率更高[1]。因此,研究创伤后ARF患者出现MOSF的临床特点及积极寻找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总结了近12年的创伤后ARF合并MOSF患者,并以同期创伤后ARF非出现多脏器衰竭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近12年均为住院的创伤后ARF合并MOSF患者共66例(A组),男/女为52/14,同期创伤后ARF非出现多脏器衰竭患者19例(B组),男/女13/6。临床资料由病例记录及透析记录中获得,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创伤病…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住院资料齐全的ARF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因及预后.结果:ARF患者共347例,其中老年组患者68例(19.6%),非老年组患者279例(80.4%);老年ARF在住院患者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老年组ARF患者常见原因为肾脏低灌注、药物因素及感染;老年ARF患者死亡率较非老年患者高(P<0.0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无尿或少尿、严重的基础疾病的老年ARF患者死亡率高.结论:肾脏低灌注、药物因素及感染为老年ARF的主要原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无尿或少尿、严重的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ARF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鹏 《中外医疗》2016,(23):43-4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并采用回顾分析法2015年5月—2015年12月间入住该院ICU的52例老年重症ARF患者进行72 h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临床治疗情况,并依据预后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22例)和生存组(3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感染采取积极控制、同时加强营养的支持、对症治疗同时行CBP 治疗,CBP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指标和各项评分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该研究患者死亡率为42.31%,在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中发现,死亡组与生存组在APACHEH评分、性生理学( SAPSⅡ)评分、K+、CRP和CVP在72 h 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0 h相比,死亡组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72 h 后的MODS 评分、BUN、Scr和CO2CP在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组与生存组72 h 后MODS 评分(21.83±6.39)分、(14.77±3.73)分、BUN(20.6±8.3)分、(16.2±5.7)分、Scr(298±176.4)分、(185±72.3)分和CO2CP(12.77±5.69)分、(19.36±2.55)分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Scr和CO2CP作为老年重症ARF 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重症ARF患者进行CBP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支持及清除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改善老年重症AR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05年8月ARF患者45例。结果:45例ARF患者死亡8例,肾功能恢复26例。其中大于60岁组死亡率41.67%,小于60岁组死亡率10%。25例少尿型ARF死亡7例,13例高分解代谢死亡5例,9例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ARF死亡8例,1例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死亡,18例血透组死亡3例,27例非血透组死亡5例。多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伴MODS、高分解代谢、少尿、治疗方式与死亡关系密切。结论:ARF死亡率高,年龄、伴MODS、少尿、高分解代谢、治疗方式是影响ARF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华月霞 《甘肃医药》2013,(5):360-36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肾功能转归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69例住院ARF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87例,非老年组(<60岁)18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采用透析治疗的比例分别为52.87%、53.85%,放弃治疗比例分别为19.54%、19.78%;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痊愈21例,痊愈率24.14%,死亡43例,死亡率49.43%,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死亡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危险因素为感染、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合并MOF、无尿或少尿,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RF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感染、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合并MOF、无尿或少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病因及血液净化(BP)的效果。方法选择124例ARF患者,分为BP组和非BP组。BP组:75例患者接受BP治疗;非BP组:49例患者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结果 124例ARF患者中66.1%病因为肾前性,其首要疾病诱发因素为感染,占29.0%。BP组75例ARF患者,疗效及有效率明显优于非BP组。结论老年ARF的主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对其采取BP治疗,疗效比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流行情况,为SAP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58例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腹腔病原菌培养结果,分为腹腔感染(IAI)组及非感染(NI)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腹内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数≥3、外科干预率、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及胆源性胰腺炎.调查IAI组病原菌流行情况.结果 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率为51.72%(30/58).MV时间、腹内压、外科干预是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前10 d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之后革兰阳性菌及真菌逐渐增加.结论 MV时间、腹内压及外科干预与SAP腹腔感染密切相关.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流行随病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热烧伤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诊断指标以及指导治疗和预防的有用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重度热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合并急性肾衰竭的29例患者的可能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占24.8%的重度热烧伤患者并发ARF,而合并ARF的烧伤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01);ARF组烧伤面积显著高于普通组,而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01);合并ARF热烧伤患者肌酐(Scr)水平峰值与烧伤面积呈正相关,与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白蛋白的丢失和消耗在重度热烧伤并发ARF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早纠正低蛋白血症对预防重度热烧伤并发ARF具有重要意义,低蛋白血症可作为早期诊断热烧伤并发ARF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严重脓毒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9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严重脓毒症患者中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生率,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临床病例资料统计表,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室(EICU)自2007年2月-2008年5月收治的9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根据是否出现ARF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严重脓毒症患者中ARF的发生率为35.9%(n=33).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7分、动脉血乳酸值≥2 mmol/L、机械通气、凝血异常、休克是严重脓毒症患者合并ARF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并发ARF的危险性很高,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