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推拿疗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针刺颈夹脊、凤池、百会等穴,并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2.4%,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率为50.1%,总有效率为84.5%。观察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比传西药疗法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中频治疗、电针、TDP照射、推拿等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口服西比灵和全天麻片,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药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捷 《山西中医》2005,21(1):32-33
目的:比较颈椎夹脊穴穴位埋药线与口服西比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颈夹脊穴埋药线疗法,对照组46例口服西比灵胶囊。两组各治疗1个疗程(4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有效2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95%CI=89.15%~99.50%);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7.39%(95%CI=53.84%~80.9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显著(u=2.0517,P=0.0402)。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口服西比灵胶囊,其收益为OR=0.04(95%CI=0.01~0.34),NNT=3(95%CI=2.20~6.37)。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自拟方剂定眩汤配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中药及手法治疗组(治疗组)120例和口服西比灵片及颈复康冲剂组(对照组)92例,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率为17.39%,总有效率为76.09%,二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表明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88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4例,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72%。治疗组44例,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有明显舒张血管作用,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颈枕带牵引、按摩理疗、口服西比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提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高映辉  毕晓菊 《四川中医》2009,(10):113-114
目的:观察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法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法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为观察组,以单纯电针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8%,对照组为8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法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灵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采用颈椎灵胶囊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同时两组均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作用,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灵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疼痛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组有效率为95.0%,药物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2.5%。疼痛眩晕症状两组都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与电脉冲整体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电针+整体电脉冲治疗仪为治疗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并以西比灵、丹参液、脉络宁等药物综合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针刺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针刺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率达95.3%,而药物对照组有效率达73.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电针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每周治疗6次,12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电针结合静滴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庆贤 《江西中医药》2006,37(8):55-55,5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静滴灯盏花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电针结合静滴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予静滴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33,3%,痊愈病例中复发率治疗组10%,对照组60%;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结合静滴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项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项针结合腹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项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16.
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把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牵引;结果:治疗组53例,临床痊愈3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34%。与38例对照组相比较,Х^2=4.934,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电针风池穴、供血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供血穴(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风池穴、供血穴电针,对照组传统颈椎夹脊电针,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0%。结论:运用电针风池穴、供血穴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提高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优势,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颈椎夹脊电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极一饮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极一饮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5例运用极一饮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276例运用口服西比灵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32例,好转11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治愈84例,好转112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71.01%。结论:极一饮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山西中医》2009,25(1):30-30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10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牵引组60例采取常规坐位枕颌带牵引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整复经筋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整复经筋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情况。方法:将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整复经筋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西比灵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组100例于治疗前后各行1次TCD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m、RI、PI值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整复经筋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改善局部脑血流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