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软件是管道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SCADA系统软件,实现了大型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满足了管道自动化领域大型油气调控中心及区域中心和站控系统的需求,适用于城市管网、油田、LNG接收站、油气库、水处理等行业。软件采用面向任务的内存管理技术、VQT数据压缩技术、即插即用的高效构件实现机制、实时分布式系统统一发现和访问技术、工程组态可重用技术以及所见即所得在线组态技术、HMI和油气管道控制图模库一体化等一系列技术,集成了管道调控的专业控制功能,其灵活的扩展和模块化部署,能够实现油气管道运行中核心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显示、控制、安全保护、优化运行与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中间件的技术,在SCADA系统分布式异构异种环境下,对异构实时数据库采用统一的、开放的标准数据通信接口进行实时数据传送,搭建油气管道统一中间实时数据库平台,供不同应用程序和系统等共享在线生产数据,提高了数据库开发的效率.同时该系统采取相应网络安全措施,实现了其他业务与管道实时监控系统的有效隔离,确保油气管道SCADA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对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在油气管道信息化中的应用,解决了SCADA系统数据孤岛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油气管道生产经营各方面信息的综合水平,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很少引入模型概念,数据存储针对测量点进行设计,设备信息和采集数据在数据层是相互孤立的,仅在应用层才进行关联,导致重复组态,系统开发工作量加大,维护成本升高。为此,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油气管道模型,通过对油气管道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抽象出较完备的管道模型,既包含应用业务需要的基本信息,又可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工艺流程的拓扑结构。采用"图模库一体化"技术对管道进行建模,利用模型实例化技术在数据层实现图形、设备和数据之间的关联,在应用层自动生成业务逻辑,能够基本满足远程监视控制和工艺流程分析的需要。该模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管道控制系统(PCS)软件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系统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基础和扩展支持,大大减少了系统开发维护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24日,国内首套实现中控级、大规模数据管理的PCS(管道控制系统,SCADA系统国产化后名称)系统软件在冀宁天然气管道、港枣成品油管道控制系统上线运行一周年,系统可用率达到99.89,预示着管道控制系统国产化迈出坚实步伐。SCADA系统是油气管道的千里眼和万能手,这一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中国石油重点依托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等单位,围绕SCADA系统国产化核心技术奋斗数载,形成了国产化PCS系统的管道模型管理、数据回填、事故  相似文献   

5.
目前油气输送管道工程都会在油气管道建设的同时自建通信系统以满足油气管道工艺的SCADA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生产管理和管道巡线、维护抢修通信需求。杭州—湖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通信系统是基于光纤的IP三层交换技术为核心的组网技术,采用华为Quidway6500系列作为核心交换设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道设备施工图设计水平,应用立体图对比展示的方法,通过同一工艺流程图的设计输入得出不同施工图设计输出的典型现象识别,分析产生不同施工图的原因,提出在人性化、人机一体化、美观协调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措施,强调应加强人机工程学的管道设备施工图优化设计,向用户提供最合理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崭新计算模式,其计算加服务的模式已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国内输气管道行业尚无应用案例。针对国内现有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服务器数量多、利用率低及不同品牌系统互不兼容等问题,探讨了云计算中的虚拟化和平台服务计算技术在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上的应用及模式,解决了上述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问题,使系统具有扩展性强、硬件数量少、软件开发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崭新计算模式,其计算加服务的模式已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国内输气管道行业尚无应用案例.针对国内现有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服务器数量多、利用率低及不同品牌系统互不兼容等问题,探讨了云计算中的虚拟化和平台服务计算技术在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上的应用及模式,解决了上述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问题,使系统具有扩展性强、硬件数量少、软件开发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SCADA系统已在长输油气管道获得广泛的应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运行的长输管道基本都纳入了北京油气调控中心集中控制,充分体现了自动化技术的优势。随着管道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管道建设密度不断加大,如何在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把好质量关,保证管道建成后正常运行成为自动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根据目前的管理经验,应做好油气管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正专题综述OVERVIEW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当前以及未来油气输送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王怀义等作者撰写的"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一文,回顾了我国管道建设及管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外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状。文章还指出,进一步提高管道自动化水平,实现无人值守是管道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方向。该文最后提出了管道自动化管理新模式,即利用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依靠SCADA系统、现场的自动化设备等,构建由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城市燃气管网中阀井在燃气管网适应性分析、管网泄漏报警和应急抢险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城镇阀井还不能满足管网流量计量、管道安全监控报警及管网参数收集等生产需求。该研究旨在扩展传统阀井的功能,提高设备生产能力。 方法在传统阀井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生产需求,提出了一种兼具流量计量、信息采集、气体浓度检测等功能的阀井紧急切断阀。同时为解决对阀井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故障报警、阀位显示、远程切断操作等难题,在结合SCADA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阀井信息采控一体化设备。 结果该设备具有切断阀位显示、切断远程控制、泄漏报警、液位报警、数据采集等功能。 结论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采用该阀井一体化设备可实现对城市管网进行远程化和智能化管理。   相似文献   

12.
陕京输气管道是目前国内陆上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的高压输气管线,它采用国际流行的SCADA系统实现全线的监视、操作和管理。根据在陕京输气管道SCADA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中的实践经验,从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等几个角度探讨了SCADA系统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了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等几个角度探讨了SCADA系统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了油气SADA  相似文献   

13.
输气管道SCADA系统及其计算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CADA系统集成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工业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的多种技术。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大、技术性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SCADA系统及应用于输气管道的SCADA系统及其计算机技术,讨论了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工程SCADA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部分加油站加油机校验、油罐水杂清理、加油油品应急回收、管线排空、尿素加注以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等非常规作业存在的设备设施分散化、日常监管边缘化、管理效能低效化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对上述非常规作业进行了整合优化,研制出集加油枪准确度校验、油罐水杂清理、加错油品应急回收、管线排空、尿素加注以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功能为一体的加油站非常规作业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作业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油气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5.
陕京输气管道是目前国内陆上第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口径长距离输气管道,它采用的SCADA系统的吸收了国外90年代油气管线的先进和思想,站控系统是SCADA系统的控制基础。本文希望通过对陕京输气管上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通讯方式的介绍,从而对国内沿油管线站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在用软件多为国外产品,为了保障国家油气能源输送安全,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在"十二五"期间自主研发了一款国产SCADA软件——PCS管道控制系统(以下简称PCS)。为了确保PCS软件功能完备、运行稳定可靠,在开展PCS软件工业试验前,对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了先行研究。基于SCADA软件特点和软件测试相关国家标准,研究制订了一种油气管道SCADA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方法,形成了中国石油企业标准,并编制了PCS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方案,针对PCS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6个方面进行了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度量分级评价。结论认为:PCS软件已达到确认产品水平,测试评价方法具有实用性;所制订的测试评价方法填补了国内油气管道SCADA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的技术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后续的SCADA工业试验及SCADA软件测试评价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标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运行过程中,中心SCADA系统和场站通信设备的通讯中断,会造成中断期间的数据丢失,影响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回填技术,给出了包括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讯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讯、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存储等环节的数据回填技术的总体结构,分析了回填数据通信、回填数据时标处理、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应用等功能技术要求,并最终形成了数据回填通信设计方案,包括完整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功能设计、实现方法、交互流程以及扩展的通信协议报文,可以高效地实现回填数据的通信功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回填技术可以实现场站通信设备向中心SCADA系统的数据回填功能,能够满足系统的数据回填需求。结论认为:包含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信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信、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存储等环节的数据回填技术,解决了因通讯中断而导致的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问题,提高了SCADA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油气集输管道长期服役于复杂、恶劣的环境,腐蚀导致的壁厚减薄现象日趋严重,已威胁到油气场站的生产安全。普光气田是国内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H2S体积分数平均达到15%,CO2体积分数平均达到9%,具有“三高一深”的特点,集气站集输管道采用湿气混输工艺,输送介质对集输管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确保集输管道安全运行,在管道重点部位安装超声波壁厚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回波-回波测量方式进行壁厚检测,传感器通过超声波探头定期采集管道壁厚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云端显示,实现管道壁厚的实时在线监测。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监测数据准确率达到99%以上,故障率低,为管道的防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白俊  张雄君 《天然气工业》2019,39(7):127-132
2019年3月19日有关部门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这标志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实施进入了重点推进阶段。为了加深对于油气市场化改革的理解,从优化油气行业市场结构、促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推进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油气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等4个方面阐述了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积极意义,并就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与油气体制改革、国有油气企业、管网投资建设、地方管网协同、油气价格、民生用气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基于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特点、油气产业的现状和长期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快推进油气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改革;(2)尽快推进提升监管能力的制度建设;(3)支持管网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4)做好国家管网和地方管网的统筹协调;(5)重点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整合及开放;(6)处理好管网公司组建涉及的资产、长期贸易协议、配套运行和监管规则等其他问题。以期更好地达成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和推进油气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