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2G系统的安全优点,同时针对3G系统的新特性,定义更加完善的安全特性与安全服务.然而同时3G通信网络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提高3G通信网络安全问题成了从业者需要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等组成的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体系。提出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应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提出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宜采用WiFi、3G、4G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广播通信系统既可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远程供电广播技术,也可采用基于以太环网和无源光网络的IP通信技术。提出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应采用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宜采用WiFi和MESH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满足手机脱网通信、基站脱网通信、无线自组织网络、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等要求。指出在手机脱网通信、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无线自组织网络、矿用无线摄像机、基站脱网通信、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无线宽带传输等方面,WiFi优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提出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无线宽带传输宜采用WiFi。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42(10):1832-1832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日前在世界上首次进行第3.5代移动通信系统试验,结果获得成功.在试验中,一辆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在5公里距离内往返行驶,试验人员在汽车内进行移动宽带通信试验,成功实现了两个通信基站间的无缝切换服务.投入试验的移动网络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高达每秒20兆字节.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4.
刘潇怡 《信息与电脑》2023,(18):155-157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是通信工程的核心技术,为了充分发挥5G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提高各领域的通信水平。以广电通信网络为5G移动通信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剖析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5G移动通信技术对于广电通信网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解决通信网络与业务的瓶颈,是适应新时代通信要求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简称福建移动)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辖9个市分公司,61个县(市)分公司。现在福建移动已建成覆盖范围广、业务品种多、通信质量高的综合通信网络,成为经营移动通信业务、IP电话及互联网服务的专业化移动通信运营公司。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出发,分析现代发展的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具体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运用,在网络信息技术中的如何维护信息安全和抵制威胁,以期对计算机通信和网络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通信带宽时延会导致通信拥塞故障,影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为此提出基于自适应转发的大数据通信带宽时延感知拥塞控制技术。根据通信网络的组成结构和通信原理,构建大数据通信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下,采集大数据通信带宽时延,通过特征提取与匹配,感知当前通信网络的拥塞状态。针对处于拥塞状态的通信信道,在考虑通信带宽的情况下,计算拥塞控制量,利用自适应转发技术调度并分配通信带宽,在差分流传输控制协议的支持下,实现大数据通信带宽时延感知拥塞控制。通过拥塞控制效果测试实验得出结论:与传统拥塞控制技术相比,在优化设计技术的控制作用下,移动通信网络的吞吐量有所增加,带宽时延降低了149.3ms,同时通信误码率降低了0.037%,即优化设计技术在拥塞控制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测控技术》2006,25(1):44-44
2005年11月23日,世界领先的通信网络管理和诊断产品供应商泰克公司(NYSE:TEK).在俄勒冈州比佛顿宣布为其整合保障方案(UA)添加智能应用服务(IAS)以满足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的需求。目前,由泰克提供的整合保障方案是在业界领先的GPRS和UMTS网络管理产品,该方案在全球各大主要移动通信网络内被广泛应用。在增加了IAS碰用功能之后,网络营运商将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用户满意度,减少支出并通过无线服务获得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在集群式战斗机移动通信的过程中,mhgf直通模式导致在通信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随机干扰问题。传统的通信方法是为了解决干扰,采用了大容错的方法,但是不能很好解决容错性能和编码效率之间的矛盾,增加了通信负担。提出集群式战斗机移动通信优化方法,分析了集群式战斗机通信信号融合规则,依据战斗机视觉显著度模型的帧级、宏块级两级码率分配策略,实现战斗机视频编码码率的控制与分配,增强码率受到约束时显著度区域的主观战斗机通信信号质量,根据集群式战斗机通信信号在时域中波动稳定的性质,直接复制上一帧集群式战斗机信号对应位置的宏块,实现集群式战斗机移动通信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进行集群式战斗机移动通信优化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集群式战斗机的通信的效率,并且有效降低误码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软件人的通信机制在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面有很多不足,如通信的实时性差,存在通信失效、通信尾随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软件人的交互能力和迁移的灵活性.在已有软件人通信层次结构和交互模型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软件人通信的基本要求和原有通信机制的不足,借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蜂窝通信的基本思想,引入软件人通信代理的概念,作为软件人通信的基站来负责软件人的通信功能,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软件人的通信机制和通信模型.该模型提高了软件人的交互能力,优化了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翁苏湘  刘淑芬 《计算机应用》2003,23(12):105-107,120
传统移动通信在网络的第一层实现,较大程度上依赖通信介质和设备。我们利用Linux内核的开放性,嵌入内核编程,通过对通信数据包的截取和重新编辑,在网络层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漫游通信问题。该解决方案可以克服因为通信媒介的异质性而带来的网络复杂化和对于物理介质的依赖性,使得漫游本身对下层的物理链路和上层的通信协议都是透明的,在未来3G通信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信信息并行传输效率是衡量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移动网络信息通信速率,研究通信延迟对信息并行传输的影响。根据移动网络通信理论和IEEE802.11协议对移动网络信息并行通信过程进行分析,构建移动通信网络模型,得到串行延时、"数据包"的串行延时、路由延时、传播延时等参数,获取移动通信延迟与信息并行传输效率之间的约束关系,分析各个延迟参数对信息并行通信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通信延迟的不断变化,信息并行传输速率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降低通信延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信息并行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3.
王蒙  娄国伟  王慧君 《福建电脑》2007,(7):38-39,58
本文从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中引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描述,叙述了其包含的技术特征,并介绍4G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其中最主要分析了4G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陕西移动是陕西省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为了适应移动通信产业转型的需要。陕西移动始终在不断地建设和改善其GSM网络。在GSM网络动力系统的建设方面。陕西移动通过引进艾默生的动力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的GSM网络动力系统,进而为企业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有更加快速的通信系统,希望通信环境能更加稳定,以保障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通信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通信系统的优化管理。目前,3G移动通信系统是常用的一种通信网络。对网络进行优化是进行网络控制的最有效的措施,在通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配合通信网络的优化,才能保证通信系统的适时性,保证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将正式实施,该《规范》对3G通信服务的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诸多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2008,(3):8-8
在前不久发生雨雪灾害时的抗雪救灾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向各中央机关、大客户和其他电信运营商发出《关于中国电信提供抗灾救灾通信保障的函》,表示在抗灾救灾期间,各单位如有通信保障需求或相关信息通信服务要求,中国电信将在第一时间内组织网络和服务资源,竭尽全力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通信信息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和发展,校园原有的固话通信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而移动通信的高成本使得学校无力发展自己的移动网络。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的带宽已经接近宽带水平,其应用已越来越多。探讨了无线语音通信系统在校园中的作用、设计原则、以及一种基于SIP协议,在用户端使用Mesh无线网络接入的VoIP多媒体语音通信的方案,以满足校园对于低成本的移动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通信网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不断地规划设计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人们的用网安全与需求。对此,通过分析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状况,提出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再针对发展问题,形成大力发展超高密度通信技术、加强绿色节能技术系统介入、优化5G技术服务结构的网络规划及其设计建议,最终达到促进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畅桢  章铎 《中国信息化》2013,(12):66-67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移动通信的短信息服务(ShortMessageService,SMS,以下简称短信)获取和沟通信息,由于其具有的便捷性、间接性、非实时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基础通信服务之一,在教育、医疗、农业、物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