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据尸检报告,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其最常见症状为月经改变。传统治疗方法为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药物治疗,自1995年法国Ravina等首次报道采用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以来,因其具有与手术切除相当的效果,已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地被使用。本科自2005年6月2007年4月间采用UAE治疗子宫肌瘤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丁文 《西南军医》2012,14(2):249-250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藏族女性子宫肌瘤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收治的385例藏族妇女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藏族女性子宫肌瘤发生年龄在19~67岁,平均年龄46.3岁,其中19~40岁125例,40~60岁253例,60岁以上7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子宫出血、压迫症状、盆腔包块和不育;采取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子宫肌瘤是西藏藏族妇女的常见肿瘤,主要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资料统计在35岁以上妇女中发病率高达20%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加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子宫,既往采用开腹方法,但其出血多、且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于术的优点.避免了开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与同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比较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的患病率在20%左右^[1]。目前治疗该病的常规方法是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但两者均有其局限性。子宫肌瘤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全新方法,它可以阻断子宫肌瘤动脉,是一种低侵蚀性的治疗方法^【2】。我院介入治疗中心自2000年元月以来对34例子宫肌瘤患者实行子宫肌瘤栓塞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具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各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合并早孕是高危妊娠的一种,而其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均属高危人工流产范畴,子宫肌瘤为女性盆腔最多见的肿瘤,有报道在30岁以上妇女中每4~5人就有1例[1],故在育龄妇女中占相当比例,本文对我院计划生育服务站近4年来诊治的早孕合并子宫肌瘤28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有20%的35岁以上的女性患有此病。生长部位不同子宫肌瘤的症状也不同,例如:黏膜下子宫肌瘤、肌壁间子宫肌瘤主要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甚至引起不孕症、继发性贫血等;肌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则表现为腹部增大、腰酸、下腹部坠胀、下腹部扪及肿块,以及产生相应的肿瘤压迫症状——肿瘤压迫前方膀胱,患者可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压迫后方直肠,患者可以有便秘、大便不畅等症状。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医生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的大小、部位和多少来综合考…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核除术 ,对未婚、未孕及希望保留月经功能的妇女 ,既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 ,又维持了其内分泌功能。使之逐渐过渡到老年期。自 1990~ 1995年共收治子宫肌瘤6 5 4例 ,对 6 4例病人行子宫肌瘤核除术 ,术后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4例病人中 ,年龄最大 44岁 ,最小 19岁 ,平均 34岁。有子女者 5 5例 ,30岁以上 5 0例。未生育者 9例 ,1例未婚。其余 14例最小年龄 2 1岁 ,最大年龄 2 9岁。最短婚后一年未孕 ,最长 9年未孕。月经不规律 2 3例 ,子宫增大大于 2个孕周 5 4例 ,三个孕周 10例。术中情况 ;单发 18例 ,多发…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的CT诊断价值(附7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71例子宫肌瘤的CT影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本文报告71例经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年龄26岁 ̄54岁,平均43.5岁,其中35岁 ̄50岁52例。11例加做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为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及实质性的肿块,边界清楚,内可见低密度钙化灶。增强CT扫描,子宫肌瘤可显示肿瘤边缘及内部结构。结论:CT对诊断子宫肌瘤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鹏飞 《放射学实践》2003,18(2):147-149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和不同量的纤维组成 ,曾称纤维样瘤 (fibroid)或纤维肌瘤 ,一般简称子宫肌瘤 (myoma)。患病年龄 3 0~ 5 0岁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 ,有资料[1] 统计 3 5岁以上妇女中发病率约 2 0 % ,在5 0岁之后仍有月经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 40 % ;未产妇中发病率更高 ;不同人种发病率亦有差异 ,非洲 加勒比海地区女性的发病率是白人的 3~ 9倍[2 ] 。其病因尚未确定 ,目前研究认为雌激素 (E)、孕激素 (P)是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的因素 ,并且发现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 (ER、PR)的…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是女性盆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5岁以上妇女中其发生率大约在30%。临床症状通常为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及痛经,可引起尿频、尿潴留及便秘等压迫症状,还可导致不孕及流产。子宫肌瘤的治疗,临床上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或肌瘤摘除术,后者存在适应症窄、复发率高等问题。我院从2001年开始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子宫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5岁以上妇女中发病率高达20%以上,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盆腔肿块,经量增多,经期长,严重者可继发贫血。子宫肌瘤的血管介入治疗方法是近几年来新开的课题,它是通过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栓塞剂或平阻霉素,使肌瘤血管被永久栓塞,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子宫肌瘤62例,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常见良性肿瘤,30岁以上女性20%有子宫肌瘤。文献报告,CT检查子宫肌瘤为一分叶状肿块,自子宫外缘突出或使子宫腔变形。作者报告2例囊性有蒂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迅速生长的腹部肿块,延伸至肝下缘,其中1例伴中等量腹水和胸水。CT检查,盆腔和腹腔有巨大囊性肿块,其内弥漫分布软组织隔,1例肿块下缘与子宫底分界不清,另1例子宫包埋在囊性肿块内,子宫大小、形态均正常,CT表现类似卵巢恶性肿瘤。手术证实为囊性有蒂子宫肌瘤,组织检查显示肌瘤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临床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0例(子宫肌瘤组),年龄26~57岁,平均43.63岁。另外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  相似文献   

14.
王玉梅 《武警医学》1998,9(11):675-676
活跃细胞型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的一类,临床发病率不高,我院近5a来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的168例标本中,组织病理报告为活跃细胞型子宫肌瘤6例,占同期子宫肌瘤的354%。本文就其临床与病理进行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年龄22岁1例,3...  相似文献   

15.
巨大子宫肌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CT征象,提高其CT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最大径≥15 cm的巨大子宫肌瘤16例进行回顾性CT分析,年龄32~64岁,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肿瘤最大径在15~20 cm 9例,20~25 cm 2例,25~30 cm 2例,30 cm以上3例。浆膜下9例,阔韧带2例,肌壁间5例。2例CT平扫和增强密度均匀,与子宫肌等密度;4例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10例平扫和增强均不均匀,内见多形性低密度影,其中8例有"复印"征。结论巨大子宫肌瘤有特征性CT表现,CT对巨大子宫肌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显像上子宫肌瘤的高代谢表现及机制。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接受PET/CT检查的受检女性(共1785例)的PET/CT图像,以18F-FDG摄取高于肝脏作为代谢增高的标准,子宫出现高代谢病灶者共147例,其中9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结果 9例子宫肌瘤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的受检者年龄34~57岁,平均46岁,子宫肌瘤18F-FDG代谢的18F-FDF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4~20.4。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18F-FDG摄取多见,且SUVmax高于绝经后期。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18F-FDG摄取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但增殖期子宫肌瘤的SUVmax低于分泌期。结论子宫肌瘤可以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不应一概视为恶性。认识子宫肌瘤的高代谢表现有助于减少假阳性,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35岁以上妇女发病率约为20%-30%,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和激素疗法,但都有其局限性。近年来,介人放射医学的发展为各种内、外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我们应用平阳霉素加超液态的碘化油乳剂行超选择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获得满意的结果。将我院2003年以来19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中年以上妇女的常见病。 1995年Ravina等[1]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 ,为该病开创了一个有效的微创治疗新方法 ,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998 0 6月~2 0 0 0 0 7月我们对 3 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进行肌瘤相关动脉栓塞治疗 ,取得了缩小肌瘤、解除症状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是女性盆腔最多见的肿瘤,35岁以上的妇女,每4~5人就有一名患者,为解除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减少盆腔的并发症,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因此要求护士在配合手术时熟悉各种器械性能,了解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现将手术的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做阴式子宫全切手术47例,年龄在35岁~70岁,子宫肌瘤27例粘膜下肌瘤2例,子宫脱垂15例,子宫肥大症2例,更年期功血1例。12 护理方法与措施 术前检查各种备品是否完好,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麻醉有效后,协助医生摆好体位,用约束带将患者的双手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超大疑难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妇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218例,行腹腔镜下各种术式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其中超大疑难子宫肌瘤17例,包括单发子宫肌瘤9cm以上,宫底在脐下2—3指,以及多发子宫肌瘤位于子宫颈、阔韧带和子宫峡部,至少3个以上,肌瘤大小为6—8cm者,均在腹腔镜下将超大特殊部位的肌瘤先核除,然后再行各种术式切除。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LAVH3例,LSIL9例,LM5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超大,疑难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但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以及腹腔镜下娴熟的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