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以哈巴苷、哈巴俄苷含量、饮片性状、含水量为指标,优选出玄参饮片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温度软化、不同干燥温度干燥后的玄参药材饮片进行测定,考察软化温度、闷润时间、润透时吸水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哈巴苷、哈巴俄苷含量、饮片性状、含水量的影响。结果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玄参药材软化温度为5~35℃,闷润时间为4~26 h,润透时吸水量为23%~27%;干燥温度为50~60°C,干燥时间为3.5~4.5 h。结论优化了玄参最佳润透、干燥工艺,为玄参最佳炮制工艺的优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闫丹  江敏瑜  王云红  张琳  张传辉  杨荣平 《中草药》2018,49(20):4892-4898
目的建立玄参药材中哈巴苷、类叶升麻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肉桂酸5种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法在玄参质量评价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哈巴苷为内参物,分别建立肉桂酸、类叶升麻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并计算其含量,实现一测多评。与外标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对一测多评价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_(哈巴苷/肉桂酸)=0.060(RSD=0.81%)、f_(哈巴苷/类叶升麻苷)=0.068(RSD=0.53%)、f_(哈巴苷/安格洛苷C)=0.197(RSD=1.82%)、f_(哈巴苷/哈巴俄苷)=0.142(RSD=1.17%),差异性较小;25批玄参中肉桂酸、类叶升麻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含量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控制玄参药材的质量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黄芩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证明一测多评法用于复方制剂的可行性。方法 以银黄制剂为研究对象,建立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素(baicalein)和汉黄芩素(wogonin)与黄芩苷(baicalin)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结果 黄酮类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 274 nm汉黄芩素/黄芩苷=1.20,f 274 nm黄芩素/黄芩苷=1.62,f 274 nm汉黄芩素/黄芩苷=1.68。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相对校正因子可信。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作为一个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银黄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一测多评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的一测多评法。方法:采用药典含量测定操作方法,以槲皮素为内标,通过测定山柰素、异鼠李素与槲皮素在固定配比和正交设计的不同配比下的响应因子,计算相对校正因子,进而考察相关影响因素并确立相对校正因子;样品测定中以槲皮素含量按相对校正因子直接计算出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三者相加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从而建立起仅以槲皮素为对照品的一测多评法,并通过与外标法实测值比较验证。结果: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 山柰素/槲皮素=1.020,f 异鼠李素/槲皮素=1.033,RSD分别为1.23%,1.03%,重复性良好;8份样品的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测得的相对校正因子及建立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可靠,为实际工作中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的常规化、多批次含量测定带来了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曹岗  丛晓东  蔡皓  蔡宝昌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9):1581-1584
 目的 采用中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ATR) 对玄参生品与炮制品中哈巴俄苷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的测定。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为对照分析方法,测定玄参炮制前后哈巴俄苷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ATR光谱与哈巴俄苷的HPLC分析值之间多元校正模型,并对炮制前后的未知样本进行预测。结果 校正模型决定系数生品为r2=83.81,SEE和SEP分别为0.021 55和0.051 03;制品校正模型决定系数为r2=95.56,SEE和SEP分别为0.007 30和0.034 78。 结论 该法可以作为一种准确、快速、高效、无损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中药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玄参为研究对象,探索同步测定玄参中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类共7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测定方法,验证其准确性。以梓醇为内标物,建立梓醇与桃叶珊瑚苷、哈巴苷、毛蕊花糖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肉桂酸的相对校正因子与相对保留值,计算其他6种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这7种成分的含量,比较两者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的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玄参多种有效成分的同步质量评价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测多评法在舒肝健脾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舒肝健脾丸一测多评的测定方法,验证此方法在舒肝健脾丸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适应性和可行性。方法:将舒肝健脾丸为研究对象,以橙皮苷为内参物,建立橙皮苷与柚皮苷、柑属苷B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将校正因子应用于橙皮苷、柚皮苷和柑属苷B的含量测定,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上述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线性考察Y橙皮苷=56 644X-2 272.9(r=0.999 8);Y柚皮苷=41 070X+779.59(r=0.999 9);Y柑属苷B=33 619X+2 289.8(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校正因子,柚皮苷RSD 0.286%,柑属苷B RSD 0.259%;阴性无干扰,专属性良好;精密度,橙皮苷RSD 0.48%,柚皮苷 RSD 1.02%,柑属苷B RSD 0.97%;重复性,橙皮苷 RSD 0.94%,柚皮苷 RSD 0.89%,柑属苷B RSD 1.27%;回收率,橙皮苷平均回收率99.26%,RSD 0.90%,柚皮苷平均回收率99.30%,RSD 0.92%,柑属苷B平均回收率 98.34%RSD 0.78%,该方法准确、可靠;一测多评法柚皮苷含量为6.11,6.09,6.13 mg·g-1,柑属苷B为 4.96,4.93,4.99 mg·g-1,外标法柚皮苷含量为6.12,6.08,6.17 mg·g-1,柑属苷B为 4.98,4.95,5.01 mg·g-1,两种方法含量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结论:一测多评法可同时对疏肝健脾丸中的橙皮苷、柚皮苷和柑属苷B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疏肝健脾丸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蒙花苷、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5∶75);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78nm。结果蒙花苷、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1.0~110,4.60~46.0和4.20~42.0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6和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RSD=1.9%,n=9),100.3%(RSD=1.6%,n=9)和101.8%(RSD=1.7%,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天麻头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玄参中哈巴苷与哈巴俄苷的HPLC-UV双波长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炮制对2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提出玄参药材和饮片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含量限度建议.方法:应用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SB- C18 (4.6mm× 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5℃,采用双波长检测13 min前用210 nm,13 min以后用280 nm作为检测波长.结果:哈巴苷和哈巴俄苷能够达到很好的分离.哈巴苷线性范围为0.0549~1.46 μg;哈巴俄苷线性范围为0.022 5 ~0.900 μg.哈巴苷与哈巴俄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RSD2.4%(n=9);98.8%,RSD 4.3% (n =9).10批玄参商品药材中含量哈巴苷为0.277%~0.620%,哈巴俄苷为0.078%~0.362%;10批玄参商品饮片中含量哈巴苷为0.276%~1.059%,哈巴俄苷为0.059%~0.183%;即哈巴苷平均含量玄参饮片(0.567%)高于药材(0.448%),哈巴俄苷平均含量饮片(0.128%)低于药材(0.237%).而同批次玄参药材在自制加工成饮片后哈巴苷含量值升高13.7%~ 96.0%,哈巴俄苷含量值降低11.0%~ 73.9%.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玄参质量控制.玄参药材加工成饮片的过程可使哈巴苷含量值升高、哈巴俄苷含量值降低.建议玄参药材及饮片均以其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含量以干燥品计算应不低于0.45%为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高雷公藤质量控制水平,建立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成分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雷酚内酯为参照物,计算其它6种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的相对校正因子(fk/s),并对fk/s进行耐用性考察。搜集不同产地、厂家及不同批号的9批雷公藤药材和10批雷公藤多苷片,分别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7个成分含量,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各个成分的fk/s重复性良好,对19批样品运用QAMS法和外标法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相对平均偏差<3%);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及不同产地来源的雷公藤多苷片及雷公藤药材中7个成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应提高雷公藤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所建立的QAMS法准确性高,可用于雷公藤药材及其相关制剂的多成分同时定量分析,为雷公藤中药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而透脓散作为透托法的代表方,已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还可用于内科、妇产科等疾病,但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透脓散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这些治疗作用的?为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透脓散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与归纳,重点展示了透脓散的功效研究、抗化脓性感染、抗肿瘤、抗胃溃疡、组方药物药理及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存在的不足,即透脓散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参考资料甚少,明显滞后于临床应用。同时已初步证实了透脓散用于化脓性感染的效用与科学性,并为其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最后笔者对透脓散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为室温,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10μL。结果:白鲜碱在2.505-40.08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51%,n=6);黄柏酮在26.12-418.0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2.25%,n=6);梣酮在7.540-120.6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2.09%,n=6)。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白鲜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增效减毒。苦杏仁苷是中药杏仁的毒性(药效)成分且在煎剂中会发生差向异构。鉴于药物手性会产生不同的活性和毒性,该文针对杏仁类药对配伍对苦杏仁苷存在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选取杏仁为主药,杏仁类药对为载体,采用HPLC-DAD法对水煎剂中L-苦杏仁苷、D-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及相对转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配伍明显影响其有毒-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异构化进程;异构化(L-型/D-型)系数与配伍环境密切相关。结论:碱性是异构化的重要化学因素,符合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杏仁配伍的科学性提供了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脊髓组织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6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脊髓康高剂量组、脊髓康中剂量组、脊髓康低剂量组,每组27只,分别于干预后3天、7天、14天处死大鼠,以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ogo-A的表达量。结果:脊髓损伤各组在损伤后3天时Nogo-A蛋白和mRNA表达较低,7天后迅速上升达到高峰,至14天逐渐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脊髓康中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在损伤后3天、7天、14天时,Nogo-A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脊髓康”能有效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区Nogo-A表达,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整理,对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别样茶的种属分布、降糖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理及产品开发现状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别样茶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微波技术提取桂枝有效成分的最佳条件。方法:以肉桂酸、桂皮醛的平均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及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微波技术提取桂枝的最佳工艺为:固定90%乙醇为提取溶媒,浸泡时间40min,微波功率4kw,液固比为10,提取时间30min。结论: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且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芦丁缓释微丸,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为缓释材料,空白丸芯为载体,采用低喷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芦丁缓释微丸,单因素考察隔离层增重、控释层增重、致孔剂种类和用量对释放度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外释放度。结果:最优包衣处方工艺为隔离层增重10%,控释层增重18%,15%的乳糖为致孔剂。所得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接近一级释药模型。结论:以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的缓释微丸体外释放效果理想,工艺简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快速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B的含量。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散结镇痛胶囊龙血素A、B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S与HPLC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结果:龙血素A、B的定量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 9、0.981 5,校正集验证均方差(RMSEC)分别为0.021 3、0.020 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V)分别为0.025 5、0.023 6,对预测集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性良好。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对散结镇痛胶囊中龙血素A和龙血素B含量预测结果较好,能满足制药中检测的精度要求,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筛选复方双花口服液最佳矫味配方。方法:以20名符合标准的、健康的受试者的人工评价作为标准,筛选复方双花口服液的不同矫味处方,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矫味配方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7号样品为最佳矫味配方,即在复方双花口服液提取液中添加3mg?mL-1安赛蜜、3mg?mL-1阿斯巴甜、5mg?mL-1柠檬酸和5mg?mL-1水蜜桃粉末香精。结论:模糊数学可用于复方双花口服液矫味工艺的筛选。本实验得到的矫味配方为复方双花口服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蜜丸合坨过程中丸块物理特性参数表征方法,考察不同放置时间对丸块物理特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构仪压缩实验测定了丸块在不同放置时间硬度、黏附力、回复性等物理特性参数变化情况。采用不同曲线拟合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比较不同拟合曲线,结果表明硬度、黏附力、回复性分别采用Y=261.600 26-160.248 74×0.469 22^x(R2=0.997 28);Y=51.158 33-30.427 91×0.484 61^x(R2=0.991 63);Y=0.018 12-0.004 38×0.094 91^x(R2=0.889 16)方程拟合可以很好的反应原数据点的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丸块在0-3h硬度和黏附力变化明显(P<0.05);回复性基本不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结论:质构仪可以量化表征蜜丸合坨过程中丸块的物理特性参数,客观反映丸块随放置时间的变化规律,为蜜丸合坨过程质量控制研究填补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