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河湖疏浚土工管袋脱水工程存在的底泥含水率高、工期长等问题,基于白洋淀污染底泥,开展底泥脱水絮凝调理小试试验和土工管袋脱水中试试验研究,优选出脱水效果明显的絮凝调理配方及其最佳投加量,并提出了适用于白洋淀污染底泥处理的土工管袋脱水规律。经土工管袋试验验证,连续脱水56 d,底泥含水率从90.00%下降至38.28%,脱水减容量达90.15%,脱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细尾砂利用率,将不同质量比的水泥掺入浓度40%的尾矿浆,开展模袋充灌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模袋充灌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细尾矿浆中掺加水泥作为固化剂,可提高模袋的透水性和保砂性;充灌时间和排浆密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减少;单次充浆体积和单次排浆体积随充灌时间的延长呈指数递减;排浆集中在前2 h,以静水压力排浆为主,此后以固结尾砂自重挤压排浆为主;排水率、排水效率和保砂率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排水效率和保砂率可分别作为评价模袋透水性和保砂性的指标,综合考虑施工效率、细尾砂利用率和施工成本,最佳水泥掺量确定为3%。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河口海岸地区大量管袋坝工程因充填高含黏(粉)粒土料导致脱水固结速度慢而无法进行赶潮施工的问题,通过吊袋排水效率试验和充填泥浆沉淀规律试验研究初步提出了放水排泥的加速脱水方法;通过室内单元管袋脱水模型试验和现场大尺度充填试验对所提出加速脱水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工程效果进行了验证。在归纳系列室内试验结果和现场施工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一种充排结合、边充边排的管袋充填高含黏(粉)粒土料高效脱水技术,并给出了具体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河口筑堤土料的工程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将蓄淡避咸水库建造在长江口江滩上,为利用库区弃土建造水库堤坝,在库区现场开展弃土土料筑坝的工艺试验(包括充填土工管袋、吹填土体、晾晒干填碾压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含量高的土体的充填和吹填工艺不能满足潮汐施工要求与正常工期要求,粉细砂可满足管袋充填的潮汐施工的安全要求,弃土可采用翻晒干填碾压工艺满足坝体质量与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取水口底泥清理与处理拟采用环保清淤、土工管袋脱水固化、重金属钝化稳定处理的工艺技术路线。通过底泥清理方案论证与脱水干化措施设计,提出了重金属污染湖库底泥脱水减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归纳主要清淤方式及淤泥处置方式.从清淤效果、环境友好度、对河道行洪影响等方面对陆地挖掘机、水力冲挖机组、环保绞吸式挖泥船及抓斗式挖泥船等清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二十埠河清淤工程,选择合理的清淤方式;从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等方面对自然脱水干燥法、真空预压脱水法、土工管袋法、搅拌固结法、脱水固结一体化法等淤泥处置...  相似文献   

7.
秦明  张志中 《中国水利》2011,(20):52-54
河道、海洋护岸建设中使用柔性结构,有助于形成河流、海岸湿地,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新型土工模袋在河道治理中不仅能保护护坡,而且还能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工管袋、土工包、土工袋则普遍应用于海洋工程中的防浪堤、污泥固化、脱水等领域,作为工程中的柔性结构,它们可满足工程的环保需求。研究护岸(坡)工程中的柔性结构,为"十二五"期间海洋、河流生态工程建设中减少碳依赖提供可资参考的技术和工艺,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8.
吴松华  罗鹏达 《人民长江》2018,49(20):60-64
由于某陆域形成项目施工水域水深变化和水下地形起伏较大,海流的流向、流速差异明显,专业铺排船铺设袋装砂受流速急、水深大等条件限制,在该区域会出现施工困难的现象。通过现场试验,围堤大型深水袋装砂全部改用对拉船施工,在施工水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拓宽了对拉工艺的适用范围。用对拉船代替专业铺排船,并对现有对拉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施工过程中采用浮管分流和锚拉工艺,并辅以袋体四角系上浮标定位测量,袋体之间错缝搭接,提高了大型袋装砂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充灌一个大型袋装砂的时间可缩短25%,袋体充灌更加饱满平整,定位精度高,保证了充填堤的层间抗滑稳定性,减少了由于袋体铺设位置偏移而增加的抛填量。该项技术解决了复杂潮汐海域深水大型袋装砂的铺设施工难题,工程造价低,堤身整体强度高,结构可靠,对近海深水岸线的开发造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75年着手研究采用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新技术,先后试验了二种方式。一是井点真空强制脱水方式(即灌浆筑堤法),泥浆中加药与井点真空抽滤相结合。二是加药絮凝水中造粒技术,于今年3月与上海县新泾公社农机厂协作初步制成水中造粒机实验性样机一台。这种造粒机简称脱水筒,是一项七十年代的新工艺与新设备,它与过去常规脱  相似文献   

10.
几种围堰施工技术在连云港滩涂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连云港海滨新区滩涂区淤泥层厚、承载能力差的特点,为探讨适合该区的围堰方式,介绍了在该地区正在应用的爆破挤淤围堰技术、袋装砂围堰技术和充灌固化土围堰技术,通过总结应用中的经验得出以下结论:爆破挤淤围堰、袋装砂围堰及充灌固化土围堰3项施工技术在该区开发建设中均可行;爆破挤淤围堰的施工安全性较差,而袋装砂围堰和充灌固化土围堰的施工效率难以保证;现阶段采用爆破挤淤围堰最适宜,但袋装砂围堰和充灌固化土围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同有效孔径下编织土工布模袋及无纺土工布模袋进行了单袋概化排水试验,并在编织布模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加载试验.同时,在不同泥浆比重下,进行了编织土工布袋的挂袋试验.结果表明,充淤模袋排水性能及保土性能与有效孔径及充泥浆比重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渗透性能并避免表面裂缝的产生,从而提升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真空脱水工艺,通过宏观性能试验结合微观孔结构分析,研究了真空脱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性能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真空脱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取较低的初始水胶比、较少的单位用水量和比非真空混凝土增加约20 %以上的适宜砂率,可以提高真空混凝土的真空脱水率和混凝土性能;(2)采用真空脱水工艺后,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提高值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加;混凝土72 h抗冲磨强度的提高值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的提高效果尤为显著;(3)与非真空混凝土相比,真空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减小,抗渗透性能显著提高。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脱水主要增加了混凝土中20~50 nm这一孔级的体积含量,混凝土总孔隙率明显降低、最可几孔径减小、临界孔径和平均孔径均明显减小,从而优化和细化了混凝土孔结构。真空脱水工艺可以作为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性能的有效措施,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工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加筋土工程当中,然而由于土工布应变测量难度大、精度低,在工程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产生了多大的变形尚不明确。针对土工布这类低弹性模量的柔性材料,提出采用柔性胶粘贴电阻应变片,通过对粘合剂粘贴形状与厚度等的精细控制,使得应变片能够与土工布协同变形,实现了土工布应变的准确测量。同时研制了一套用于土工布应力应变标定的设备,可将应变片测值转换为被测土工布的实际受力大小,并将其应用于离心模型试验中。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究土工布的加筋机理及其对模袋砂围堰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提出制作真空脱水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方法,针对粉煤灰掺量(等量取代水泥)分别为0,15%,30%时的真空脱水混凝土试件与非真空脱水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15%时,在加强混凝土养护的情况下,掺粉煤灰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不大;粉煤灰掺量为30%时,掺粉煤灰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较大,尤其是真空脱水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约20%;真空脱水技术的应用能减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相似文献   

15.
16.
在含有深厚软饱水土层、地层互层多、降深大的基坑降水工程中,为解决浅部黏性土层中的界面残留水、下部粉性土层中的微承压水、砂土层中的承压水问题,以上海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将真空与管井降水技术相结合,提出由多级滤管组成的真空混合管井降水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过滤管位置及长度,在保证降深的前提下使抽水量最小,与类似地层工程相比,该项技术降水效果明显更好。  相似文献   

17.
粒状活性炭在管道分质供水口感改善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感是评价管道分质供水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管道分质供水的接受程度。研究了影响管道分质供水口感的主要因素及粒状活性炭对口感改善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净水中余氯浓度、TOC含量及VOCs含量均会对净水口感产生影响;粒状活性炭过滤可有效降低管道分质供水中净水余氯浓度、TOC与VOCS含量,明显改善净水口感,而对其他水质指标无不良影响。结合试验结果与工程实例,提出了应用粒状活性炭改善管道分质供水口感的技术参数,并建议采用粒状活性炭过滤器作为管道分质供水的终端过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