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临清市依托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探索开展水权水市场建设,通过加强水权制度顶层设计,明晰行业水量分配,开发水权确权数据库,组织水权确权发证,搭建水权交易系统,推进各类水权交易,加强水权交易监管等全方位、多层次、整链条用水权改革工作,通过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瓶颈问题,为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地区开展水权交易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从率先实施水权转换、水资源确权试点,到主动探索水权交易,走出了一条解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3.
水权交易是各国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解决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以湛江市为例,运用全成本定价法研究中美2个不同体制国家在水权交易价格上的差异,并进行两国在水权交易价格、水市场建设和监管机制上的水权交易适应性分析。最后提出推进中国水权交易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权制度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平 《人民黄河》2005,27(4):15-16
通过对国外水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发现其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水资源管理私有化、水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中介发挥重要作用、重视水环境保护。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必将对我国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产生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明晰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水权制度将促进用水者节约用水、借助水价调节水资源配置、推动水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及变革水资源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5.
水权制度是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开展水权交易,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手段。总结了我国水权交易实践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水权交易最新进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水权交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江西省的水权交易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水权交易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水权交易制度体系构建的初步思路,为推进江西省水权水市场建设提出建议,并为南方丰水地区水权交易制度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江西省水权交易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水权交易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水权交易制度体系构建的思路,提出推进江西省水权水市场建设建议,为南方丰水地区水权交易制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水权交易制度建设与推进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借鉴国外水权交易制度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水权交易制度经历了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以及应对极端干旱天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澳大利亚水权交易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历程,分析了推动水权交易制度不断发展的动因,并提出了对我国水权交易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地处内陆干旱区,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权制度建设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工作,将区域水权分配与行业取水许可管理有机结合,对高效配置水资源,建立和完善流域水市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依据,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出流域的水权内涵、界定原则和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并对开展流域水权交易和水权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确定水权分配方案,开展水权交易,建设水权管理制度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水资源刚性需求入手,对内蒙古开展水权交易的背景进行分析,在回顾水权交易发展历程的同时,总结了黄河干流开展盟市内水权转让、盟市间水权转让和水权制度建设等工作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下一步推进水权交易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的重要举措。在江西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中,各地立足现实,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形式多样的管护经验模式。本文通过寻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分析,提出了农业水价改革的有效措施和机制,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维养有主体、经费有保障、责任落到地目标,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新世纪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当务之急,而水权制度建设则是配合南水北调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最有效办法。基于海河流域水市场和水权的动态变化与水的“准市场”特点,建立水权制度要把握好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需求结构、配置初始水权和建立水市场等重要环节。水权初始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水权转让要注重效率原则。要达到上述目的,明晰水权是基础。水权制度的建立,将有效地促进节水和治污,又是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它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关系。考虑到水权制度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河流域理应在我国率先建立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配套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不同步,南水北调中线用水指标初始分配与实际用水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通过水权交易可以对初始用水指标进行再优化配置,实现沿线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础条件完备,具备开展水权交易的必要条件。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开展了南水北调跨区域水权交易试点。通过实践探索,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其他大型调水工程开展跨区域水权交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试点也反映了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在后续工作中研究解决。平顶山市与新密市之间开展的水量交易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扩大交易规模、创新交易形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推动水权交易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2010~2012年江西省《水资源管理年报》部分数据入手,以数据所反映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水资源费征收、水量分配与水资源调度等水资源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当前全省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改革、能力建设和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人民长江》2017,48(14):37-40
2014年,江西省被列为7个全国水权试点省之一,为摸清全省水权水市场现状,分析水权交易需求与形式,江西省开展了水权水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工作,以期针对南方丰水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权交易类型探索。以江西省为例,从当前水权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水权交易的主要类型、典型案例、相关管理工作及交易制度建设情况,剖析了当前开展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确权登记、管理办法、水权交易监管体系、水权价格评估指导体系及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提出水权交易体系的构建思路,并针对江西省现有的两种水权交易类型,提出了相关的制度及基础建设建议。研究的价值在于提出了构建水权交易制度初步框架体系,研究成果可为南方地区开展相关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是广东省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广东省水资源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广东省节水减排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广东省在行政区域之间、企业用水户和农业向工业转让方面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compels the adoption of water rights and associated market mechanism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complex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sing Chinese water rights is highlighted by the unique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regime, rapid socio-economic change and increasing scarcity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the particular water-rights structure in China based on natural resource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t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emerging water markets and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water-rights system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5~2014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数据资料,从江西省水资源量、供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等指标入手,分析了江西省近十年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江西省近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较多年平均偏少,供用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