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05-90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毒性物质和残存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UN、Ca~(2+)和PTH水平分别为(10.41±3.49)mmol/L、(1.74±0.33)mmol/L和(165.32±71.07)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8±3.84)mmol/L、(2.25±0.36)mmol/L和(241.56±75.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磷水平为(0.50±0.2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8±0.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残存肾功能为(1.25±0.68)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4±0.2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提高血液毒性物质的清除率,并保护残存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55-15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病例进行抽样,按照随机数列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观察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与行为评分法对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25例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评分为(0.52±0.15),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有14例(56.00%),显效5例(20.00%),有效4例(16.00%),无效2例(8.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20例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评分为(3.15±0.58),症状完全消失6例(30.00%),显效4例(20.00%),有效4例(20.00%),无效6例(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治疗后并发皮肤瘙痒的程度,显著提升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对44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治疗组)和血液透析(HD)组(对照组)各22例,治疗6周后皮肤瘙痒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6周后皮肤瘙痒改善率治疗组为86.36%(19/22例),对照组为18.18%(4/22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16.3,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效果明显,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张铿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57-158
目的:研究对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帮助提高治疗尿毒症的有效率,以及降低尿毒症的死亡率。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是30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全部运用到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方案中。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肌酐、尿素氮、血钙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在治疗之前的肌酐、尿素氮和血钙数值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治疗,肌酐、尿素氮和血钙均得到了改善,且观察组各数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尿毒症方案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症状改善明显,且并发症少,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国美 《现代保健》2011,(20):63-6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前端,联合治疗2h结束灌流,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2h,每周一次,连续1个月后每两周一次。结果11例患者4例患者皮肤瘙痒完全缓解,6例明显减轻,1例未见明显效果。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法。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皮肤瘙痒、高血压、贫血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等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高血压、贫血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各项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 Cr、BUN 水平均有所下降,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b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β2-MG 清除率也比对照组显著提多(P<0.05)。结论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尿毒症,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田其生 《现代保健》2010,(14):46-47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 选择16例尿毒症并伴有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明显减轻(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地改善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8.
粟瑶 《现代保健》2011,(36):57-58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串联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30例,每周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次单纯血液透析;对照组30例,单纯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对该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串联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清除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串联组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磷(P)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疗效确切,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压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伴有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液透析组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27例,高通量血液透析组26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的β2-MG值[(22.79±12.74)、(20.47±12.31)mg/L]和血磷值[(1.80±0.39)、(1.78±0.35)mmol/L]要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31.16±13.15)、(2.11±0.40)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12周后皮肤瘙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以较好的清除患者血液β2-微球蛋白值并有效降低血磷水平,两种效果相近,均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有效血液净化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一般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配合全面护理措施应用于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皮肤瘙痒总缓解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本科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43例,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42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2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运用ELISA法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透析及灌流前2组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两组之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及灌流治疗后各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H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崔岚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895-2896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尿毒症患者,将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收入实验组,共45例,将仅采用血液透析的患者收入对照组,共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食欲、睡眠、皮肤瘙痒状况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亦有少部分患者食欲、睡眠、皮肤瘙痒情况有所改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毒素清除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是否优于单纯血液透析。方法尿毒症行维持性血透患者42例,分为治疗组(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串联,共20例)与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22例),治疗组每两周一次血液灌流,其余与对照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在尿毒症毒素清除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够更加充分地清除尿毒症毒素,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采取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研究组运用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方法 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8例,采用透析器与树脂血液灌流器(130型)串联进行,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先血液灌流及透析2h后再单纯透析2h.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皮肤瘙痒,弥补了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将81例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表现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50例)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31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及皮肤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明显(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磷、iPTH明显降低[(2.69±0.46)mmol/L比(0.98±0.39)mmol/L与(632.78±76.89)ng/L比(342.81±39.71)ng/L](P〈0.01),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皮肤瘙痒,而单纯血液透析则对其改善不明显,机制可能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较好清除患者体内致皮肤瘙痒的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D)与血液灌流(HP联合的治疗方式,并且其进行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的7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给两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高,两组数据对比经过统计学计算结果为(P0.05),存在对比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方式,并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将81例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表现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50例)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31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IH)水平及皮肤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明显(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磷、iPTH明显降低[(2.69±0.46)mmol/L比(0.98±0.39)mmol/L与(632.78±76.89)ng/L比(342.81±39.71)ng/L](P<0.01),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皮肤瘙痒,而单纯血液透析则对其改善不明显,机制可能与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较好清除患者体内致皮肤瘙痒的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不同血液净化护理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80例尿毒症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1月,将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血液净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86.32±3.45)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后BUN(23.55±5.39)mmol/L、CRP(10.67±2.46)mg/L、P指标(1.68±0.49)mmol/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针对性血液净化护理,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