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灰色模型的优化方法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灰色GM(1.1)模型的建立、计算及精确度检验等方法。给出了模型优化的一种途径,即优化参数的方法,并以济南市岩溶泉随时间变化的水位作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为了直接处理含有粗差的变形观测数据,文献(1)提出了L-X-1平差模型,但这种L-X-平差模型解的唯一性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了L-X-1‘平差方法,该方法与L-X-1平差比较,更容易得到唯一的平差结果,且计算起来方便。  相似文献   

3.
吴蓉  周志芳 《江苏地质》2002,26(1):19-21
建立了以改进Powell法优化的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模型既具有强大的函数逼近功能,又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优化方法的缺点。将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承压水漏斗的动态水位预报,实例表明:模型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佐迪的电测深自动解释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新的方法建立初始反演模型。将电测深实测曲线转变为纵向电导——深度曲线,由dH/ds得出电阻率——深度的初始反演模型。通过把初始反演模型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与真实地电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对比,来校正初始反演模型电阻率,校正后的反演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与真实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拟合程度有所提高。如此反复进行多次校正,获得与其实地电模型更接近的最终反演结果。模型试验和实际例子表明,该方法的反演拟合误差一般均小于1%,模型试验可达到0.1%。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建立地下水水位灰色动态预测模型的方法。作为应用实例,为渭北煤田东部矿区建立了奥灰水水位GM(1,1)模型,对全区预测奥灰水水位及寻找奥灰地下水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殷跃平  胡海涛 《地质论评》1996,42(2):174-186
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众多学科。本文运用结构矩阵法建立了综合且优化的专家知识结构模型,探讨了专家知识定量表述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为专家知识的获取和定量表示提供了基础。运用专家系统工具M.1开发了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域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含610条规则,200个事实,属于中型专家系统。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广东核电站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崔建国  李文红 《地下水》1995,17(1):9-13,25
本文认为地下水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可用GM(1,1)模型描述,但其预测值必须满足溶液的电中性原理,因此,将溶液的电中性方程与GM(1,1)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电中性条件下地下水水质灰色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张佳文 《探矿工程》1994,(4):4-5,18
介绍了几何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将几何规划用于XRC-1型斜井人车的弹簧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显著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地下水系统经济管理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系统递阶控制理论提出了大规模地下水系统的经济管理模型与相应的优化技术.该模型具有三级递阶优化结构,针对此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技术--梯度分解-协调方法.该算法简便,计算工作量较小,是一种求解大规模地下水资源系统优化管理模型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抽水井多的地区.文中给出了新算法的详细寻优步骤.  相似文献   

10.
水库群系统优化调度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鸣雁  程春田李刚 《水文》2005,25(6):18-23,61
从确定库群目标函数和相应的约束条件,以及选取求解模型的最优化方法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的进展。指出多种优化理论的耦合,基于巨型计算机、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网格技术的优化方法,基于规则的优化调度方法研究以及空间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这是今后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胡彩虹  王金星  李析男 《水文》2014,34(1):39-45
在介绍蓄满—超渗兼容模型理论和自由水箱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其各自的结构特点和产流机理,对二水源蓄满—超渗兼容水文模型进行改进,模型能反映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动态变化,可应用于洪水预报、水情模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并将模型应用于伊河流域栾川站,采用单纯形法、罗森布瑞克法及基因法联合自动优选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并与原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模拟精度高,且能反映不同径流成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土的弹塑性模型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剑桥模型沿球应力轴(p 轴)等向塑性体变硬化; 在日本广泛采用的关口 — 太田模型沿初始固结线( K0 线)不等向塑性体变硬化。三轴试验数据表明: 自 K0 状态向伸长方向剪切时, 前者方法计算的体积应变偏小, 而后者方法计算的体积应变偏大。 作者提出一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考虑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如 K0 固结)的不等向塑性体变硬化弹塑性模型。 为了使模型在三维应力下较好地反映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模型的剪切屈服准则使用 SMP 准则。模型的土性参数与剑桥模型一样, 其预测值与粘土实测值的比较表明, 提出的模型是简单合理的, 可望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得到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实体模型、场模型和混合模型三类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相应的三维地质构模方法,列举了三维地质构模在矿产资源评价、城市地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3个应用实例。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是实体模型与场模型的集成,三维显示与检索采用实体模型,资源量估算和矿化分布预测采用场模型;在城市地质中的工程地质层状地质体建模采用多层DEM构模法,介绍了基于三维地层模型的剖切等应用分析;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含水层组的三维建模采用剖面构模法,以水文地质剖面为建模数据源,辅以钻孔、含水层组底界埋深等值线、地表高程等值线等作为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施工变形预测VAR建模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春泉  王磊 《岩土力学》2012,33(Z2):395-400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很难用力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而根据已有的监测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形发展趋势,进而对当前施工方案进行评价、调整,方法更可靠。首先,分析深基坑施工实际监测数据的发展规律,由经济预向量自回归测VAR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建立基坑施工变形预测VAR模型,并结合监测数据进行模型精度评价和预测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模型精度排序为:VAR模型>新陈代谢模型>神经网络模型>GM(1, 1)模型,模型预测比排序为:VAR模型>新陈代谢模型>神经网络模型>GM(1, 1)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土壤侵蚀模型是定量评价水土资源发展动态、指导综合治理规划、评价治理方案和措施的技术工具。根据建模的手段和方法,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有经验模型和物理成因模型两大类。根据建模对象的不同,土壤侵蚀模型又有坡面土壤侵蚀模型和流域土壤侵蚀模型之分。主要从这4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研究的主要成就,指出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壤侵蚀模型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预测路基沉降是软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汕揭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对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等常见的沉降预测方法在软土地区的精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曲线法及Asaoka法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适用于汕揭高速公路的沉降预测.同时分别对影响双曲线预测法和Asaoka预测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明确如何提高其预测精准度.  相似文献   

17.
西藏拉萨河现代河漫滩及一级阶地沉积物植硅体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通过测制西藏拉萨桑达乡第四系剖面,系统采集并分析了植硅体样品,根据植硅体的形态分类及组合、温暖指数等特征,划分为5个植硅体组合带:组合带Ⅰ为齿型—平滑棒型、石屑型、网脊块状,反映气温温凉;组合带Ⅱ为长方型—平滑棒型、多面体型,显示气候转暖;组合带Ⅲ为长方型、齿型—平滑棒型组合带,显示气候干旱的特点;组合带Ⅳ为长方型—亚铃型、齿型—平滑棒型、多面体型组合带,反映此时气候温暖潮湿;组合带Ⅴ为齿型、帽—平滑棒型、多面体型、石屑组合带,显示气候寒冷的特点。最后在总结分析该区植硅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拉萨桑达地区第四纪古植被、古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岩金矿床品位-吨位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品位-吨位模型研究属于学科前沿领域, 它是系统勘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1997年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资料, 对全国680个岩金矿床建立了地质模型、品位模型、吨位模型、吨-品位联合模型, 以及中国石英脉型金矿床吨位序列模型.模型类型包括频率直方图、累积频率分布图及双对数坐标表示的理论分布模型.分别总结了我国岩金矿床的品位及吨位分布的典型数学地质特征, 并探讨了吨位序列模型在资源预测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Systematic explor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quantitative prediction and exploration assessment of m ineralresources.Recently,the three- stag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mineral resources (China Mineral Information ResearchInstitute,1996 ;Zhao,1995 ) is widely carried out in the West.The three- stage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includes:1findingpracticable prospect are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m etallogenicgeological setting,2 establishing grade- tonnage model oftar…  相似文献   

20.
湍流模型在环境水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祖林 《水科学进展》2001,12(3):403-412
对湍流模型应用于模拟预报工程附近的流场特征与物质掺混输运扩散规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湍流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就湍流模型求解环境水力学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并对零方程模型、单方程模型、双方程k-ε模型及修正的各向异性κ-ε模型、雷诺应力模型、代数应力模型、低雷诺数流动模型、双流体模型及湍流高级模拟等模型的各自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