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建立柴桂解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柴桂解表颗粒中的桂枝、黄芩、麻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该制剂中的桂枝、黄芩、麻黄、甘草。芍药苷在0.063-1.2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0%,RSD为1.84%,(n=6)。结论薄层色谱法斑点显色清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柴桂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制剂前列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法(TLC)对制剂中的黄芩,黄柏,血蝎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黄芩,黄柏,血蝎;含量限度含黄芩苷不少于18mg/粒。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对本制剂进行准确、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芎菊上清丸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栀子、黄芩进行了定性鉴别;以薄层扫描荧光法测定了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盐酸小檗碱在0.06—0.30μg范围内点样量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4%,RSD为0.37%(n=5)。结论栀子和黄芩的定性鉴别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小儿润肺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甘草、橘红进行定性鉴别,对其中甘草的薄层色谱方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黄芩苷在9.82~49.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半均加样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芩连消痤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黄连、当归、赤芍,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3种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黄芩苷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1.16%。结论陔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抗感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葛根、连翘、栀子、白芷、茵陈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40∶6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薄层定性鉴别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黄芩苷含量在1~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8%,RSD为1.43%(n=6)。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良好,适合作为该制剂的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溃疡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甘草、醋延胡索、白及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甘草、延胡索、白及;黄芩苷在0.081 -1.62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为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舒痛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栀子、乳香、没药、桃仁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该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 栀子苷的回归方程为Y=1238.207X 97.791,r=0.9985,在1.01~7.0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为2.55%(n=6)。结论 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润通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润通丸中的白芍、枳实、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明显鉴别出该制剂中的白芍、枳实、大黄。芍药苷在0.2-1.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5%,RSD为0.73%,n=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可用于润通丸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退烧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芩苷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选用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磷酸(52∶48∶0.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TLC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2.24~31.3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9%,RSD为0.23%(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退烧颗粒中黄芩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润肠通便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润肠通便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决明子、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4∶16);流速:1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薄层定性鉴别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大黄素含量在1.1~4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为1.2%(n=6);大黄酚含量在1.6~6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1.1%(n=6)。结论本实验简单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灵五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灵五颗粒中的灵芝、五味子、柴胡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250 nm;柱温:40℃;结果 TLC法可鉴别出该制剂中的灵芝、五味子、柴胡,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在0.049 36~1.234 m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1%,RSD为1.40%(n=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灵五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蒲公英与苦地丁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2-3.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7%(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该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乌黑消白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当归、黄芪、何首乌;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腺苷的含量。结果腺苷在0.0410~0.3280u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0.4%,RSD为1.1%(n=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乌黑消白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白芷、广藿香、陈皮、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GC法测定百秋李醇的含量,色谱柱为HP-5柱,检测器温度为280℃。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百秋李醇在0.057~1.14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31%。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可用于控制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骨消肿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正骨消肿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当归、川芎、续断、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2.324~116.2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为1.88%(n=6)。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正骨消肿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小儿鼻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鼻炎片中的白芷、升麻、和防风等药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君药藁本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柱温:4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该制剂中的白芷、升麻、和防风。阿魏酸在0.028 8~5.67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54%(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小儿鼻炎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赤芍进行了定性鉴别 ;用消化—配位滴定法对硫酸锌进行了含量测定 ,方法简便 ,专属性及重现性好 ,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布渣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布渣叶提取物中牡荆苷,色谱条件为Wonda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30∶70);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39 nm;进样量:10μl。结果牡荆苷在0.0502~0.8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14%。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布渣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