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湘锋  陈学英  喻泽成  余波 《建筑施工》2021,43(7):1256-1260
考虑随形拱壳混凝土结构形状复杂、施工过程受力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现有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大型复杂随形拱壳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模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效模拟了大型复杂随形拱壳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通过计算各阶段模板支撑体系荷载设计值和拱壳结构的内力大小,并调整模板拆卸方式和拱壳上部结构施工次序进行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逐层模板拆卸方式和拱壳上部结构施工次序,能调控模板支撑体系和拱壳结构受力的状态,优化后的施工方案既能满足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要求,又能保证拱壳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某商业区城市综合体西塔北立面6~8层的空中四合院导致上方竖向构件不连续,为实现建筑立面效果,从8层顶至13层顶设置了42m跨6层叠层空腹桁架。结构设计时,结合建筑立面幕墙分格要求,对比研究了多个结构方案、多种材料、多种布置方式等,并针对桁架关键节点连接做法采用ABAQUS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施工阶段,采用SAP2000针对多个施工方案进行了全过程施工模拟分析,得到了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下的杆件内力、变形等数据,对施工方案提出了关键控制要求。结果表明,叠层空腹桁架受力均匀,整体性和抗震性好,能满足建筑及结构需求;采用相邻两层组合形成三组单层空腹桁架的"叠层"施工方案,避免了逐层施工时弦杆在整体桁架形成前受力较大、与一次性加载的杆件内力和变形有很大差异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根据施工模拟方法的原理,提出某悬挂结构的施工模拟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施工模拟分析方法模拟该结构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恒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索网结构施工分析的ANSYS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索网结构进行理论的施工分析,有助于指导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操作,更好地使结构得以实现。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的生死单元,可以实现索网结构的施工分析,从而模拟施工过程,而且计算量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张力补偿法模拟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环索预应力张拉施工.考虑施工滑移索摩擦影响,讨论了结构存在环索预应力损失的条件下的静力性能,并与传统索穹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的静力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一系列对实际工程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分析。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竖向构件含钢率的影响,按设计标高逐层找平、逐层找正施工模拟,研究超高层建筑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规律,分析不均匀的竖向变形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施工中给竖向构件适当预留长度以补偿预计的竖向构件变形的设计思路,实现在设定阶段(如建筑投入使用1年)竖向构件达到设计标高,实现楼面平整,以满足建筑正常使用要求,并对楼层标高预留高度和竖向构件下料预留长度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超高层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与控制,可以掌握结构的长期变形规律,得到构件附加内力,控制楼面标高。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分析。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竖向构件含钢率的影响,按设计标高逐层找平、逐层找正施工模拟,研究超高层建筑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规律,分析不均匀的竖向变形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施工中给竖向构件适当预留长度以补偿预计的竖向构件变形的设计思路,实现在设定阶段(如建筑投入使用1年)竖向构件达到设计标高,实现楼面平整,以满足建筑正常使用要求,并对楼层标高预留高度和竖向构件下料预留长度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超高层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与控制,可以掌握结构的长期变形规律,得到构件附加内力,控制楼面标高。  相似文献   

8.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HICC)主楼是一幢外观呈球状的高层钢结构,但结构受力体系仍为双向框架-支撑体系。然而不同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双向框架-支撑体系,该框架的两个方向为极坐标系的两个主轴方向:径向和环向。该结构在具有一般框架结构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球状结构特征。利用ANSYS单元生死技术对该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通过了解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状态来为施工过程提出合理建议,并考察了分层加载和结构刚度逐层修正对结构分析的影响。另外,也详细阐述了施工模拟分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模拟施工过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考察剪力墙和框架柱的竖向变形差异,利用Midas/Gen对某超高层框筒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对于设计及施工过程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施工时应对结构进行逐层找平,并应考虑到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超高层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整体三维模型,利用ANSYS程序中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分析上部结构逐层施工的过程,研究施工过程中筏板基础的沉降、内力及基底反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上部结构刚度对筏板基础受力及沉降的影响。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时,筏板基础的弯矩和差异沉降都将减小,有利于筏板基础受力。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正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的索承网壳结构提出逐环拼装张拉成形的新型无脚手架施工方法,并利用循环前进分析方法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拉索张拉方式,给出合理的拉索张拉顺序和张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家游泳中心钢结构为基于气泡理论构成的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由于结构复杂性,需对施工全过程的温度作用、卸撑过程的偶然荷载影响等进行仿真分析,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并提出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或构件,保障工程顺利施工。研究采用SAP2000软件按施工顺序加载进行全过程分析,根据不同温度分区合拢和大跨屋面群顶卸撑过程的仿真分析,找到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并为类似全焊接的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施工仿真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索承网壳结构施工张拉索力的确定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有限位移理论,采用广义的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联系实际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提出了索承网壳结构施工计算的循环前进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实际施工顺序进行前进分析,以初应变增量索力调整方法进行循环迭代,能够精确计及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后批预应力筋张拉对前批预应力筋张力的损失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用该方法获得的施工初始索力进行施工,设计索力及位形易于保证,是一种实用的、高效率的分析方法。编制的施工状态计算机仿真分析程序,可实现施工状态的实时跟踪分析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弦支穹顶结构是一种刚柔杂交的预应力钢结构体系,实际工程少,施工经验不足,针对此结构的施工过程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原理,区分弦支穹顶结构的初始态和几何零状态,指出弦支穹顶的施工过程是结构从几何零状态到初始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可以采用张力松弛法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通过分析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馆屋盖的工程实例,考虑施工场地条件,确定下部索杆的张拉顺序,对结构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事件干扰下的索赔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事件交叉干扰下工期延误引起的工期索赔责任归属难以判断和责任比例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程序化计算方法,即通过设置一系列易于嵌入计算机程序的变量,无需进行关键路线的分析,即可对各工序对于工期延误造成的影响进行较为精确的分析和排序。  相似文献   

16.
结合在实际中斜面混凝土施工的经验,通过对跳仓方式、模具、面模的牵引、混凝土入仓4个技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总体施工方案和具体施工方法,最后指出了5个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该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Meas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for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remains a difficult task for most construction companies due to the manual effort required in most activity measurement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d and described the elements, processes, and algorithms that comprise a computational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video interpretation method. A number of vision-based construction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methods were evaluat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algorithm selection. A prototype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integrate the proposed video analysis processes and selected 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Videos of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were analyz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Comparing to the traditional manual construction video analysis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d a semi-automated video interpretation method. The new method enabl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videos into productivity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ing processes, cycle times, and delays, with an accuracy that was comparable to manual analysis, without the limitations of on-site human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18.
多层钢框架升板施工仿真模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学军  勒猛  许勇 《钢结构》2010,25(7):67-71
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开发平台,以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技术开发多层钢框架结构升板施工模拟软件。利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仿真软件,采用节点约束释放技术可以方便地了解钢结构升板过程中构件的内力和变形,通过对3~6层钢框架升板过程屈曲载荷的分析,找出升板过程中结构的薄弱位置所在,为结构设计和结构吊装方案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杭春华 《山西建筑》2008,34(14):224-225
拟从分析影响施工质量风险因素入手,根据AHP方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计算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影响施工质量风险的序列,为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管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Delay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inevitable and, as a result, claims and disputes arise. Different causes of delay can come into play and therefore the need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different causes of project delay arises. Different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project delay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project delay in different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Fuzzy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is suggested by this research to estimate the likelihood of project delay. Likelihood of delay membership function is further quantified using the weighted average defuzzification method. Two fuzzy logic models are implemented into the fuzzy FTA, using Visual Basic software: the models discus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Baldwin's rotational model and the Angular mode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fuzzy logic models has been carried out. Validation of the fuzzy FTA computer model is performed.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was performed for adequ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On average, the validation performed by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s and fuzzy logic experts produc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he computer software suggested by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assess the likelihood of the project delay, which helps reduce delay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at can cause time lo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