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头翁同名异物类药材的数码显微鉴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胜勇  张勉  王峥涛 《药学学报》2004,39(10):797-802
目的对来自全国11个地区(包括香港)商品名为“白头翁”的药材进行鉴定,了解白头翁类药材同名异物的市场现状。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白头翁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主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朝鲜白头翁P.cernua (Thunb.) Bercht et Opiz,兴安白头翁P.dahurica (Fisch.) Spreng.,细叶白头翁P.turczaninovii Kryl. et Serg.,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 (Maxim.) Pei,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Ser.,翻白草Po.discolor Beg.,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石竹科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结论由于同名异物和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市场上“白头翁”的植物来源仍较为混乱。11个地区的12件样品中,3件为正品白头翁,4件为白头翁属其他植物,5件为非白头翁属植物。本文拍摄的数码照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目前流通药材的显微构造,可为该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楼排草皂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民间草药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提取物中以硅胶桂层析等方法分离得一兴奋子宫有效成分,经IR,UV,1H-NMR,13C-NMR及FD-MS确证为一新皂甙,命名为重楼排草甙(paridiformoside)  相似文献   

3.
萧培根  王文采 《药学学报》1965,12(11):745-753
本文共报导了26种唐松草属的药用植物,其中有14种在我国民间常用来代替黄连.通过初步的化学预试,这26种植物的根及根茎部分几乎均具有生物碱反应,表明这个属也是毛茛科植物中含生物碱比较集中的一个大属;通过小蘖碱的显微化学试验,初步证明:高原唐松草(Thalictrum cultratum Wall.)、多叶唐松草(Th.foliolostrm DC.)、昭通唐松草(Th.chaotungense W.T.Wang et S.H.Wang,ined.)、滇川唐松草(Th.finetii Boivin)、贝加尔唐松草(Th.baicalense Turcz.)及其长柱变种(Th.baicalense var.megalostigma Boivin)的根及根茎中均含有小蘖碱,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花椒及其同类品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泉波  施大文 《药学学报》1991,26(12):938-947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实际调查,我国各地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果实作药用者计约18种。本文先报道其中8种果皮的形态组织学研究结果: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青椒Z.schinifolium Sieb.et Zucc.,竹叶椒Z.armatum DC.,野花椒Z.simulans Hance,勒(木党)Z.avicennae(Lam.)DC.,椿叶花椒Z.ailanthoides Sieb.et Zucc.,朵椒Z.molle Rehd.及两面针Z.nitidum(Roxb.)DC.。本文附形态组织图并分别列有生药性状及显微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国产麻黄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北方主产的七种麻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生  李胜华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9,24(12):937-948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单子麻黄E.monosperma Gmel.ex Mey.、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 Pauls和细子麻黄E.reaeliana Florin。文中附有生药性状与组织构造特征比较表及生药组织图。  相似文献   

6.
中药石斛鉴定研究——Ⅰ.石斛原植物和药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文兰  罗金裕 《药学学报》1980,15(6):351-358
本文通过对商品“石斛”主产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原植物和药材调查,确定了商品石斛原植物有21个种,其中以粉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重唇石斛Dendrobium hercoglossum Rchb. f.、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ex Lindl.、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钩状石斛Dendrobium aduncum Wall.ex Lindl.和罗河石斛Dendrobium lohohense Tang et Wang等产量较大,使用最广;作了原植物检索表和药材检索表,对原植物产地和生境作了记载,提供药材鉴别和采集加工方法,并附药材照片。  相似文献   

7.
朱甘培 《药学学报》1992,27(4):287-293
采用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比较了海州香蕉(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 ex F.Maekawa)与石香蕉的栽培品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药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初步鉴定了93个组分中的68个化合物。自海州香薷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了以香薷酮(elsholtzia ketone)(80.81%)、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2.14%)、葎草烯(humulene)(1.45%)、芳樟醇(linalool)(0.72%)等为主的4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1%。自石香薷的栽培品江香薷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了以香荆芥酚(carvacrol)(51.11%)、百里香酚(thymol)(22.00%)、对-聚伞花素(p-cymene)(5.58%)、γ-松油烯(γ-terpinene)(2.57%)等为主的5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91%。  相似文献   

8.
藤山柳根茎中的三萜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药用植物藤山柳[Clematoclethrascandens (Franch .)Maxim .]根茎的甲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将甲醇提取物分散于水中,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再用正丁醇进行萃取,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化合物:2α,3β,24-三羟基乌苏-12 ,18-二烯-28-酸-28-O-β-D-吡喃葡糖酯(I) ,niga-ichigoside F1 (II) ,asiaticacid (III) ,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IV) ,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V)。结论 以上三萜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其中I是一个新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9.
罗集鹏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7,22(7):525-532
全国范围的商品调查和产地的标本采集与原植物鉴定研究表明,目前使用的中药龙胆来源于龙胆科龙胆属的九种植物,即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建德龙胆G.manshurica Kitag.ssp.jiandeensis J.P.Luo et Z.C.Lou(ssp.nov.),龙胆G.scabra Bunge,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坚龙胆G.rigescens Franch.,头花龙胆G.cephalantha Franch.,亚木龙胆G.suffrutescens J.P.Luo et Z.C.Lou(sp.nov.),德钦龙胆G.atuntsiensis W.W.Sm.和红花龙胆G.rhodantha Franch.。研究和比较了上述九种植物叶的组织构造特征,编写了原植物形状分种检索表和叶的显微特征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調查和鉴定了全国商品黄耆的原植物,主要为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及其变种蒙古黄耆A.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次要的来源还有金翼黄耆A.chrysopterus Bge.、塘谷耳黄耆A.tongolensis Ulbr.、茂汶黄耆Astragalus maowenensis Hsiao及多花黄耆A.floridus Benth.商品中称紅耆的主要原植物为多序岩黄耆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此外还发現伪品和类似品的原植物14种。通过本草考証并結合目前商品黄耆的实际情况,认为正品黄耆应該是A.membranaceus (Fisch.) Bge.  相似文献   

11.
穆向荣  林林  焦阳  林永强 《药学研究》2019,38(7):419-423
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来源于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4味药材均为常用的大宗药材,现行版《中国药典》对其制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简单,无法科学合理地控制其质量。本文对瓜蒌子、瓜蒌皮、瓜蒌、天花粉安全性和有效组分的研究进行综述,明确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科学全面的药材及饮片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14种花椒属药用植物根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世文  赖茂祥 《药学学报》1985,20(8):598-605
本文报告了14种花椒属药用植物根的形状、组织和化学成分的鉴定研究。列表区别其粉末及解离组织特征,并用薄层层析法对化学成分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别建立羌活与宽叶羌活的GC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为羌活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有效可靠方法。方法:采用GC、HPLC色谱法分别建立羌活与宽叶羌活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软件,综合GC、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对222批样品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建立的G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羌活共有峰有10个,宽叶羌活共有峰有12个,二者共有成分有9个。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羌活共有峰有9个,宽叶羌活共有峰有7个,二者共有成分6个。其中,羌活醇与异欧前胡素在羌活和宽叶羌活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GC和HPLC指纹图谱结果均显示,222批样品中有7批伪品,有21批宽叶羌活样品,有118批羌活样品,有76批含有两种基原羌活的样品,二者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气相及液相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羌活的基原与真伪,并能够有效表征药材的质量优劣,可为羌活的整体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黄檗P.amurense的干燥树皮分别作为黄柏、关黄柏入药,二者在2005、2010、2015年版《中国药典》被分别收录。从这两种药材中分离出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酚酸类、萜类、苯丙素类、挥发性类等,具有抗菌、抗癌、抗糖尿病、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近年来对黄柏、关黄柏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两者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雪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新疆雪莲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一种新倍半萜内酯,根据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证明了其结构式为1,并命名为雪莲内酯(Xuelianlactonc)。  相似文献   

16.
红茴香又称莽草、红毒茴,为我国特产的药用与芳香植物。莽草之名始见于《山海经》,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基原植物包括八角属植物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和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iels。而禾本科芒属的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和卫矛科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则为混淆种。莽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北、四川以及浙江、福建等地。莽草及红茴香的多数种类均有毒性。对红茴香及莽草的名称、产地、基原、性味功能等进行考证,以求正本清源,为红茴香药用资源的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华重楼不同栽培年限、龄段、栽培模式及产地主要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重楼皂苷在华重楼生长过程中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华重楼5种重楼皂苷(I、II、VI、VII、H)的含量。结果 华重楼总皂苷成分以重楼皂苷VII和H为主,重楼皂苷VI、II和I为辅。不同栽培年限华重楼根部皂苷(I、II、VII)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年生以上的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8年生的含量最高;根茎4a龄段和5a龄段的皂苷(I、II、VII)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龄段;不同栽培模式下皂苷(I、II、VII)含量范围在0.354%~0.765%,从高到低排列为针叶林>竹林>阔叶林>大棚;不同产地的皂苷(I、II、VII)含量在0.592%~0.741%,庆元百坎最高,仅福建三明的含量略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结论 栽培年限、不同龄节、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产地对华重楼皂苷的累积有明显影响,可为华重楼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威灵仙是我国常用的、多基原大宗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保护软骨、保肝、抗癌、抗菌抑菌、降糖等多种作用。其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因子、抑制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炎镇痛作用,通过调节相关因子、相关通路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等发挥保护软骨的作用,通过调节肝脏免疫、降低内毒素水平等发挥保肝作用,通过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抗癌作用,通过破坏细胞膜发挥抗菌作用,通过调控信号通路、平衡胰岛细胞数量发挥降糖作用。对近年来威灵仙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鹿药Smilacina japonica是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尤其在民族药方面应用较多,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需求增加,因此对鹿药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增多。鹿药属植物含有甾体、黄酮、多糖、氨基酸、酚酸、酰胺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鹿药、管花鹿药S.henryi、高大鹿药S.atropurpurea等鹿药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鹿药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医药保健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