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酸性植烟土壤固氮菌群落和丰度的影响,从固氮微生物角度为改良剂的筛选及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单因素随机试验,设4个改良剂处理,分别为硅钙钾镁(T1)、白云石粉(T2)、硅钙钾镁+生物炭(T3)和白云石粉+生物炭(T4),以不施用改良剂为对照(CK)。烟叶旺长期进行烟株农艺性状调查并采集根际土壤样品,以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的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施用不同改良剂普遍提高了烟株农艺性状及土壤p H、有机碳含量和C/N。施用改良剂可显著提高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丰度(P<0.05,下同),T1、T2、T3和T4处理分别较CK提高2.97、3.32、4.68和3.81倍。施用改良剂也提高了土壤固氮菌群落α多样性,且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以T3处理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固氮菌丰度、Chao1和ACE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在门水平上,共获得5个类群,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类群。改良剂施用对固氮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优势门和属发生变化,硅钙钾镁+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放线菌门、蓝藻门、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碳、硝态氮和C/N是驱动固氮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硅钙钾镁+生物炭混施处理对缓解土壤酸化、改善烟田环境、促进烟株生长及提高固氮菌nifH基因丰度、群落α多样性和优势类群相对丰度效果显著,适合在酸性植烟土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有机物料还田后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在华北平原砂质土壤玉米成熟期分别以秸秆还田(ST)和单施化肥(CF)为主、副对照,设置猪粪(PM)、沼渣(BR)和秸秆生物炭(BC)3 种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玉米成熟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的2个指标(Chao 1和ACE)由高到低均为:PM>BR>ST>BC>CF,但沼渣和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均显著高于猪粪处理。2)沼渣、生物炭和对照组(秸秆和化肥处理)的土壤细菌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门的累计丰度为71.53%~80.31%;而猪粪处理的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首,其余依次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优势菌门的累计丰度为85.61%。3)土壤有效磷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效环境因子(P<0.05),与厚壁菌门的梭菌属(Clostridium)和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的相对丰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猪粪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沼渣处理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但不显著,生物炭和沼渣处理显著上调放线菌门相关菌属的相对丰度。综上,猪粪处理虽然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但是导致菌落的多样性显著下降,生物炭处理则与之相反;沼渣处理也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综上,合理施用沼渣还田可作为改良华北平原砂质瘠薄型农田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生物炭和解磷菌剂对马铃薯生长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两者配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冬马铃薯为试验材料,以(麦麸+锯末)+磷尾矿为对照(CK),分别添加生物炭(WB)、解磷菌剂(WP)、生物炭+解磷菌剂(WBP)进行田间试验;并对WP和WBP处理的土壤样品及解磷菌剂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相较于CK处理,WP、WB和WBP处理可增加或显著增加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P0.05),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收获期,WB、WP和WBP处理均能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利用,三者对磷素的累积量分别比CK增加53.58%、45.91%和90.65%。生物炭和解磷菌剂的添加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且WBP处理的土壤速效磷的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WB和WP处理(P0.05),增幅分别为11.14%~33.22%和12.11%~30.96%。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筛选出的3株解磷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将接种解磷菌剂的WP和WBP处理施入土壤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为优势菌群,厚壁菌门细菌不再是优势菌群;相较于WP处理,WBP处理增加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促进其生长繁殖,降低了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结论】生物炭和解磷菌剂配施对磷的吸收利用、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的效果优于单施生物炭或解磷菌剂。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与绿肥翻压对柑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生物炭与绿肥对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规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0 kg·棵~(-1)生物炭(CK)、5.0 kg·棵~(-1)生物炭(T1)、5.0 kg·棵~(-1)生物炭+减施10%化肥氮+翻压绿肥(T2)3种不同施肥措施对柑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提升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和物种群落丰富度,以T2处理细菌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但是提升水平均不显著。生物炭的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有6个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其存在显著差异,而T2处理有12个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其存在显著差异。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升了4个功能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3个功能细菌属的相对丰度。该研究表明,生物炭和绿肥翻压能够提升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功能细菌属丰度,促进了柑橘根际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植烟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对生物炭的响应,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分别设置CK(常规施肥)和T(常规施肥+750 kg·hm-2生物炭)两组试验,研究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并用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在移栽后105 d,添加生物炭处理的烟株株高和中部叶叶长、叶宽较CK分别提高了2.34%、1.71%和5.48%。添加生物炭处理土壤的pH、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0.52个单位、11.14%、7.90%和11.76%(P<0.05)。测序结果表明,土壤中优势真菌门类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一种SAR超类群(SAR-k-NORANK)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84.78%、5.96%、2.66%和2.29%,施加生物炭提高了毛霉菌门和担子菌门的丰度,升幅分别达到了54.02%和31.49%,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较CK处理降低了1.20%。FUNGuid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后,土壤中病理营养型真菌丰度降低了62.07%,腐生营养型真菌丰度升高了69.80%。对烤后烟叶进行分析发现,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增幅分别为16.47%、10.82%和11.78%,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65%、2.24%和2.14%,氯含量降低了1.46%。研究表明,施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对腐生物质的分解速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并促进物质循环,改善烟株性状,提升烤后烟叶品质,同时可以降低烤烟的病害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pH花椒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提高土壤质量及促进花椒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在300 hm~2花椒园中,分别采集低pH区(pH≤5.5)、中pH区(5.5pH6.5)、高pH区(pH≥6.5)的花椒根区土样,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技术,分析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并对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y)与土壤pH(x)具有很好的拟合关系,拟合曲线为y=0.098 3x+2.997,R~2=0.832 9。高pH区土壤细菌门水平上优势细菌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且与pH和C/N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的3大优势菌门,占所有菌门的63.1%~75.2%。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C/N、碱解N、有效P和速效K总共解释了83.3%的群落变化,成为了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控环境因子,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pHC/N碱解N有效P速效K。相关性分析表明,花椒根区土壤pH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C/N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碱解N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K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P与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土壤pH、C/N、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土壤pH改变了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的群落构成和多样性,是决定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以米槁(Cinnamomum migao H. W. Li)3个主要自然分布产地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米槁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进行分析,结合土壤养分因子,揭示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基因功能与土壤养分间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共注释到米槁根际微生物36门1 012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门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副伯克霍尔德菌属(Paraburkholder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为优势属类群;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表明,代谢功能基因丰度在不同产地均最高;不同产地间各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全氮、铵态氮及速效钾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相关性最大,全氮和速效钾与功能基因相关性最大,全氮、铵态氮及速效钾共同作用,为影响米槁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种松树的根际土壤在接种S.luteus与未接种处理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同时结合土壤有机碳(C)、含水量(WC)、速效磷(P)和速效氮(N)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接种S.luteus后2种松树根际土壤中的有机碳、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综合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及OTU-Venn发现,接种S.luteus后的樟子松和油松根际土壤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接种S.luteus显著影响了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且有机质和物种数量、Shannon指数、ACE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土壤含水量也与土壤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接种S.luteus后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农艺型措施对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单施有机肥(CK)、微生物菌肥配施有机肥(MF)、高碳堆肥配施有机肥(CF)、微生物菌剂配施有机肥(MA)、生物炭和木霉菌配施有机肥(BT)5个处理对温室黄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黄瓜小区产量提高了1.17%~5.94%,其中BT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MF处理提高了土壤pH值、电导率(EC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BT处理提高了土壤pH值及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EC值。在土壤细菌群落门水平下,BT处理提高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MF处理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土壤真菌门水平下MF明显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不同施肥处理下,引起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为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微生物菌肥配施有机肥(MF)和生物炭、木霉菌配施有机肥(BT)2种措施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  相似文献   

10.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及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拮抗菌复配菌剂添加至有机肥制成生物有机肥,施于烟田,分别在烟株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根际土壤进行可培养微生物测定及16 S/18 S rDNA基因测序,探究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其对青枯病发病率、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有机肥的处理组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率达到了38.2%,烟叶产量提高8.6%。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旺长期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处理组中的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2.1%, 48.7%,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分别增加了55.3%,54.6%,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大田中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改善烟株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丰富度,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旺长期为烟株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群落结构及有益菌上的显著差异可能会影响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烟草废弃物造纸法制烟草薄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烟草加工和卷烟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烟梗和碎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磨浆和抄纸试验,研究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与打浆度对烟草薄片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法烟草薄片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1∶0.3∶0.05,打浆度40°SR,薄片的物理性能可达到所需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烟梗、烟末打浆度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结构的影响,比较了PFI磨浆对烟梗、烟末纤维形态以及基片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磨浆转速的提高,烟梗、烟末打浆度也提高,浆料湿重、平均纤维长度、宽度、粗度和卷曲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烟末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呈升高趋势,厚度、松厚度及透气度等均下降;随着烟梗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厚度、透气度呈下降趋势,松厚度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烟末对基片厚度、松厚度影响较大,烟梗对基片抗张强度影响较大,二者对透气度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波  陈坤  朱开林  李帆 《江西农业学报》2012,(11):162-164,168
简述了湖南浏阳近年来烤烟种植的发展和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条件日臻成熟的情况。介绍了烟农合作社的组建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省延边晒红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入地分析了晒红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外国农业保险对中国烟叶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烟叶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烟叶保险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以实现烟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烟青虫生物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烟青虫的生物防治剂供贵州有机烟叶生产上使用,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从烟株的抗虫性、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等方面研究了5种烟青虫生物防治剂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生物药剂中,0.3%苦参碱水剂和苏云金杆菌对烟青虫的防效显著,其药后1d、3d、7d对烟青虫的防效分别是72.09%、93.55%、100%和44.18%、90.32%、100%,药效的发挥较接近化学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且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负面影响,是当前贵州有机烟叶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烟青虫生物防治剂。  相似文献   

20.
以烤烟生产、收购过程中产生的残次烟叶为主料,添加不同配比的菜籽饼、蚯蚓粪、生物炭、鸡粪等进行高温发酵,堆制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结果表明:以"35%残次烟叶+30%蚯蚓粪+30%生物炭+5%菜籽饼"配比制成的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对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烟草专用基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可代替烟草专用基肥在烟草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