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晓  王玲 《中国水产》2009,397(1):66-68
东方鲀属有毒鱼类,其河鲀毒素主要分布于生殖腺、肝脏、血液中,药用价值很高。其肉味鲜美,蛋白质和脂类含量高,经去毒后是极美味的食品。目前,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和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的人工繁殖技术与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已比较成熟,养殖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10个省市,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和广东为主要省份。  相似文献   

2.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英文名Tiger puffer,俗名廷巴鱼、黑艇巴、黑蜡头、虎河鲀,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的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产业,目前各养殖单位或个人在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成活率上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只在50%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就红鳍东方鲀在成鱼养殖上保持成活率达90%以上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Temmiack & Schlegel)为底栖、肉食性海水鱼类。性凶猛贪食,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卵巢和肝脏有毒,血液、精巢、皮肤和肌肉基本无毒。本种在日本作为“河鲀理料”是河鲀鱼中最为主要品种,被誉为“上等佳肴”,商品价值居各种经济鱼类之首位。小野英雄(1982) 报道,1960年山口县曾试行人工育苗研究,由于日本当时海洋捕捞业甚为兴盛,用种苗进行人工养殖不被人们所接受。到七十年代因海洋捕捞过度,天然资源受破坏,加上国外渔场不断减少,海捕量供不应求。从1979年开始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种苗人工培育得到高度重视,现已成继(鱼师)、鲷之后第三重要养殖品种。我国至今对红鳍东方鲀的养殖还是个空白,从事对该品种的研究也很欠缺。  相似文献   

4.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英文名Tiger puffer,俗名廷巴鱼、黑艇巴、黑蜡头、虎河鲀,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的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产业,目前各养殖单位或个人在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成活率上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只在50%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就红鳍东方纯在成鱼养殖上保持成活率达90%以上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红鳍东方鲀集约化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日本海域,是鲀科鱼类中可进行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并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精品,全国年成品鱼产量达4000t左右,养殖产量已接近河鲀消费大国日本。红鳍东方鲀大规模集约化网箱养殖是我国近年来新增的养殖模式,它具有养殖成本低、鱼体生长快、鱼肉品质好、养殖管理方便和易于活鱼运输等优点。笔者总结在辽宁大连、山东荣成等地进行红鳍东方鲀的集约化网箱养殖经验,具体结合2002年在山东荣成桑沟湾海区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的数据,就集约化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技术及体会介绍如下:一、海…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区暗纹东方鲀小规格商品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俗称河鲀鱼,自古以来有"鱼中之王"的美称,为筵席上的美味佳肴,经济价值很高.暗纹东方鲀的小规格商品鱼又称小巴鱼、宾鱼等,体重75~250 g,销售不受季节限制,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7.
正1河豚及其中的暗纹东方鲀产业概况河豚养殖已成为我国一个新型的产业,2003年产量达11 545 t,2009年海捕和养殖的河豚近10万t[1]。2011年,农业部渔业局统计养殖河豚鱼总面积6 587.73 hm2,总产量1.47万t[2],主要是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和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2013年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省市养殖暗纹东方鲀报表记录总产量约1万t,据实地调研数据估测应在4万~5万t[3],以国内消费为主,在市场上全年流通,既未经市场引导,也未有效堵截,其流向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  相似文献   

8.
红鳍东方鲀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隶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到,故江、浙一带俗称“河豚”,北方俗称艇巴,南方称之龟鱼。  相似文献   

9.
阳清发 《齐鲁渔业》2005,22(1):23-24
双斑东方鲀[Fugu bimaculatus(Richardson)]属鲀形目,鱼鲀,东方鲀属,为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仅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双斑东方鲀肉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从其性腺、肝脏等体内器官提取的河鲀毒素国际市场售价昂贵,具有极高的农用和医用价值,综合深加工开发潜力极大。双斑东方鲀对盐度适应性强,可在河口咸淡水(盐度3~5)和海水环境中养殖,养殖区域遍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水域。养殖方式目前主要为池塘单养、混养和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0.
王为璋 《齐鲁渔业》2003,20(9):27-27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称黑廷巴,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前几年,芝罘湾各养殖单位,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不一,低者20%左右,高者达90%以上。 现据本场和周边单位的生产情况,对影响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的一些因素浅析如下: 一、鱼种质量 入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鲜亮,游动活泼,肥满度大,规格大,无畸形。  相似文献   

11.
红鳍东方鲀俗称黑廷巴、黑腊头,又称虎河鲀.是有毒的海产鱼类之一.其血液、肝脏、性腺和消化道等内脏含有剧毒,误食微量可使人致命.但是,东方鲀的肌肉无毒或含微毒,只要处理得当可以食用,且肉质细嫩,味道十分鲜美,故我国、日本和朝鲜民间将其奉为“鱼中之王“、“百鱼之首“,日本人最为嗜食河鲀,我国每年养殖的东方鲀大多出口到日本,为国家换回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主要论述了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的饵料中蛋白质(酪蛋白)、类脂(青鳕鱼肝油),无机物和维生素的含量,及其对它成长的影响所进行的投饵试验情况。材料取自鹿儿岛大学水产研究试验室孵化的红鳍东方鲀,体重约2克。试验水池容积30公升,水温25~26℃,连续三周。每日早晚投喂两次饵料,每周调整一次投饵比率,使之维持在体重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暗纹东方鲀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河鲀的主要生产国,1988年就达4000吨,占世界河鲀总产量的70%.日本人最爱吃河鲀,我国的河鲀大约有95%销往日本等国.随着几种河鲀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相继突破,我国人工养殖河鲀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产量和外销量不断增加,主要养殖区已由原来的辽宁、河北、山东推进到了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省市,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等数种,它们均是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的鱼类,都被俗称为河鲀或河豚.  相似文献   

14.
黄平 《海鲜世界》2004,(1):53-54
我国出产的经济鲀类较多,有暗纹东方鲀、星点东方鲀、条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紫色东方鲀等。鲀类全身是宝,肉可食用,皮可制明胶、皮革,肝可熬油,肝和卵巢可提取制造镇静剂、农药的毒素。河鲀多以鲜食为主,其卵巢、肝脏、血液等均含剧毒,稍有不慎,则有中毒的危险,事关人命,所以有禁止销售、食用河鲀的规定。但由于河鲀味道实在腴美无比,引得食客“奋勇”食之,致  相似文献   

15.
弓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弓斑东方鲀Fugu ocellatus(Osbeck),俗称河鲀。我国、日本、朝鲜等国人们历来喜食,尤以日本最甚。我国东、黄海及长江下游所产河鲀为溯河性产卵鱼类,性成熟后,每年二月下旬开始进入长江,上溯洄游入产卵场。形成我省南通、扬州、苏州等地区捕捞汛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水平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盐(盐度4‰)胁迫下红鳍东方鲀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结构中肝细胞发生肿大,形状变形;肝脏IL15和TLR3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IRF2基因的表达量却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俗称河鲀鱼,自古以来有“鱼中之王“的美称,经济价值甚高.现已进行了全人工养殖,江浙和广东地区是养殖较集中的地方.野生河鲀都是有剧毒的,其河鲀毒素(TTX)的含量在各脏器中呈梯度分布:卵巢>肝>肾>血液>皮肤>眼>精巢[1,6].对于性成熟鱼而言,其繁殖季节的毒性最强,远远大于非繁殖季节[2],因此每年4-5月份是食用野生河鲀最危险的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但最近有报道指出,只要饲料使用得当,人工养殖的河鲀无论性成熟与否、是否在繁殖季节都为无毒或极低毒[3~5],为进一步证实其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分别于2002年4月、6月和12月与广东省卫生检验中心合作,以自己人工养殖的性成熟暗纹东方鲀作材料,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实验法对其毒性进行了多次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池养无毒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仁良 《水产学报》2000,24(6):539-545
研究了温室(18~25℃)池养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人工繁殖和河鲀毒素.试验结果表明池养暗纹东方鲀雄鱼成熟系数二、三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1480±0.0100和0.1317±0.0l40;三、四月份雌鱼成熟系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440±0.0400和0.3058±0.0460.与野生的暗纹东方鲀相比较,经统计检验,P>0.05,成熟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池养暗纹东方鲀不经降海洄游,性腺完全能发育成熟,能进行人工催产并孵化得苗,并且证明活体各部分均无毒或弱毒,这对于大规模开展暗纹东方鲀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场的河鲀(俗称河豚)可以有条件"合法化"食用了。根据通知要求,中国渔业协会开展了2016年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备案工作,共有大连天正等12家单位的16个养殖河鲀鱼源基地符合要求。预计2016年11月底,首批16个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东港市沿海河养殖正在兴起,效益良好,对种苗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此在本地区开展了红鳍东方 (Fugu rubripes)的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