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血液肿瘤是指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等。目前,血液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放化疗结合靶向药物为主。虽然在治疗初期患者病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进一步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抵抗是导致治疗失败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诸多研究表明,代谢重编程参与血液肿瘤的进展、耐药与肿瘤免疫,肿瘤细胞通过代谢调节以产生足够的能量供应并逃避抗肿瘤免疫监视。因此,深入研究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多药耐药之间的相关性,对于逆转肿瘤耐药、阻止肿瘤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血液肿瘤代谢重编程在治疗耐受中的研究进展及针对代谢重编程的肿瘤靶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在欧美国家及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伴随着免疫科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研究的新领域。一、乳腺癌疫苗概述免疫治疗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两种。被动免疫是指将对疾病有免疫力的供者的免疫应答产物或其人工制成物(抗体、免疫效应细胞、小分子免疫肽等)应用于肿瘤患者,以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其典型例子是单克隆抗体赫赛汀治疗Her-2受体过表达乳腺癌的成功应用。由于被动免疫持续时间短,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主动免疫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1]。  相似文献   

3.
《临床荟萃》2010,(14):F0002-F0002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以血液肿瘤诊治为重点,以恶性淋巴瘤的规范化、个体化诊治为特色。作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肿瘤学专业的分支学科,依托肿瘤医院在肿瘤病理与影像学诊断、化疗与放疗方面强大的专业优势,血液肿瘤的治疗形成了以化疗为主,辅助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免疫生物治疗和千细胞移植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4.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双特异性抗体(BsAb)作为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可诱导效应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如抗CD3/抗CD19 BsAb和抗CD33/抗CD3 BsAb等,目前已成为免疫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拟就基础及临床试验2个方面介绍BsAb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探讨BsAb在血液肿瘤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迎来新的纪元,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利用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的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在各项试验中均获得显著疗效.笔者拟就CAR-T细胞的构建及靶点选择,近年来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体内、外试验和临床研究,以及CAR-T细胞治疗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 免疫治疗逐渐引起肿瘤治疗领域专家的重视, 相关研究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晚期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 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肿瘤免疫治疗, 其不仅安全性高, 且在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 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也是目前免疫治疗领域的明星产品之一, 对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展现出强大持久的治疗效果, 以Simpuleucel-T为代表的肿瘤疫苗曾一度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里程碑式的成功范例。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研究前景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7.
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学上的重大进展,肿瘤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种类多、效果好,并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皮肤不良反应事件较为常见,不同的药物常引起的皮肤病也不尽相同,在治疗上也因人而异。虽然肿瘤治疗相关皮肤反应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其可能预示着更好的肿瘤疗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方法在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传统治疗基础上有了更多的进展,主要集中于细胞免疫治疗的方面,其中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的免疫治疗对肿瘤患者的疗效肯定,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特性及重建与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的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以化疗为主、恶性度相对较高的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方面,DC-CIK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本综述检索2012至2018年的中英文文献并进一步聚焦于18篇关于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型文献,深入系统分析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特点和应用,发现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如果进一步规范流程、统一方案,其疗效会更加明显。为此,本文就DC和CIK细胞生物学特征、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共刺激分子B7-H3是2001年新发现的一个B7免疫调控家族成员。虽然B7-H3 mRNA广泛分布于淋巴和非淋巴器官中,但其蛋白表达谱局限,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极低表达。B7-H3的受体尚未明确,可能是髓样细胞触发受体家族成员TLT-2。B7-H3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具有共刺激和共抑制的双重作用,确切机制尚存在争议。研究发现,B7-H3分子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较差相关,直接参与肿瘤的非免疫调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7-H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过表达与血液肿瘤的恶性程度、复发、进展及患者的预后均显著相关。因此,B7-H3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针对B7-H3的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B7-H3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陈春霞 《护理研究》2009,23(7):1944-1945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树突状细胞(DC)及多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培养、输注的方法,辅助或者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完善或增强病人免疫机能,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治疗应用的适宜时机,最好是在通过化疗使体内的肿瘤细胞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时候,亦可与放化疗联合应州,以及应用于耐药与复发和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恶性血液肿瘤病人。我院自2005年初开始行恶性血液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7年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较多进展,主要体现在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更加深入,已有较多应用于精准诊断及分层;分子靶向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免疫治疗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固有的防御体系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转化,促进恶性细胞分化来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1].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也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有关DC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显示了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巨大应用前景,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收治了21例恶性肿瘤患者,并采用了树突状细胞疫苗进行免疫治疗,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管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晚期胆管癌的标准一线治疗,其疗效并不突出;同时,胆管癌缺乏标准二线治疗,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分子靶向治疗在化疗基础上均无突破,但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融合、IDH1/2基因突变等新靶点的治疗展现出前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过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也正在胆管癌中进行尝试。本文将对晚期胆管癌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较多研究证实超声可介导肿瘤免疫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破坏肿瘤组织的同时可导致机体在原位产生肿瘤碎片,该碎片可作为免疫系统的抗原,形成原位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全身的免疫反应。以微泡为载体的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介导免疫调节佐剂靶向传递到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全身免疫应答,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还可以减少免疫调节佐剂用量,减轻毒副作用。本文拟对超声介导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其应用潜力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树突状细胞(DC)及多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培养、输注的方法,辅助或者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完善或增强病人免疫机能,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治疗应用的适宜时机,最好是在通过化疗使体内的肿瘤细胞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时候,亦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及应用于耐药与复发和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恶性血液肿瘤病人.我院自2005年初开始行恶性血液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免疫应答的有效激活需要双信号的作用。共刺激信号中B7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广泛,PD-L1是新发现的B7家族成员,其配体为PD-1。PD-1/PD-L1通路有负调控免疫反应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PD-1和PD-L1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PD-1/PD-L1通路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旨在为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放射免疫治疗(RIT)是将放射性核素与肿瘤特异或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相连接,形成抗肿瘤免疫耦连物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McAb的分子靶向性将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表达特异抗原的瘤灶,对肿瘤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泛免疫炎症指数(PIV)是一种基于全血细胞计数的综合性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已被证实能够预测不同肿瘤类型的治疗反应和生存结局。然而,PIV在不同肿瘤治疗策略中的预测价值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系统综述PIV预测免疫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等不同肿瘤治疗方式的生存效果指标和肿瘤预后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黏蛋白1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糖蛋白,在肿瘤组织中黏蛋白1多出现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同时,黏蛋白1也是人类肿瘤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之一,黏蛋白1对于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及免疫靶向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黏蛋白1的结构、功能及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免疫治疗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肿瘤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机制不同,其引起的不良反应谱也不同,但大部分具有可逆性、易管理性[1]。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皮肤、胃肠道、肝、内分泌系统等,特别是免疫性皮炎发生率最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肿瘤的进一步治疗,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针对免疫性皮炎的护理尚无明确的标准及方案,本文就1例重度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皮炎的护理体会及总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