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对照组单用α-硫辛酸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2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同时监测治疗前后2组血清Hcy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4.25±1.78)vs(2.15±1.42)分,(4.65±1.57)vs(3.45±1.65)分,P均0.01]。2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1.42)vs(3.45±1.65),P0.01]。2组治疗前后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疗效优于单用α-硫辛酸,可明显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硫辛酸胶囊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MS)及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符合MS与NMO诊断标准的16例缓前期患者,按患者病程长短分为1年、1年以上两组,均给予口服硫辛酸胶囊0.6·d-1治疗,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采用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方法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硫辛酸胶囊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比较,p<0.05;并且短病程组患者的EDSS评分改善显著好于长病程组,两组间比较,p<0.05虽然两组患者口服3个月比口服1个月时的EDSS评分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胶囊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并且越早服用硫辛酸治疗效果越好;随着服用时间延长,其益处可能更加明显。该药物副反应轻微,效果良好,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病缓解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与致残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42例,作为MS组,将MS组患者根据不同发作时期再分为MS-复发组和MS-缓解组;收集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MS与对照组间以及MS-复发组与MS-缓解组间血清尿酸水平,EDSS量表评价所有MS患者致残状况,对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S组血清尿酸浓度为(205.19±42.99) μ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的(301.81±87.98)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P<0.05);MS组EDSS评分为(3.9±1.1)分,较正常人群表现出显著的功能障碍;MS-复发组血清尿酸浓度为(171.47±38.33)μmol/L,显著低于MS-缓解组的(238.91±47.64)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P<0.05);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其ED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11).结论 机体内尿酸水平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多发性硬化的发生与进展,还与MS患者功能残障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硬化(MS)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5-09我院90例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5例行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方案,观察组45例行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效果、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障碍(EDSS)评分分别为(2.78±0.44)分和(1.97±0.23)分,对照组分别为(4.12±0.70)分和(3.16±0.5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 receptorα,GRα)对预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激素反应性的价值。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19例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平均GRα浓度;于治疗前、治疗后28d对患者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测定7例患者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a substance,IC50)并与19名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有效组MS患者平均GRα浓度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131.94±76.28)ng/106细胞vs.(56.98±25.28)ng/106细胞,P0.05〕。MS患者治疗前平均GRα浓度与IC50间呈负相关(r=-0.826,P0.05)。结论 GRα对MS患者的激素反应性存在一定预测价值,可能成为预测MS患者激素反应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高危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4-2014-01收治的45例早期MS患者和33例NMO高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一般资料、机体功能评价、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结果,总结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2组在括约肌症状、认知障碍、小脑症状、视力受损及运动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脑干症状、EDSS评分及感觉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MS组患者病灶数量>9个、Barkhof标准符合率及脑MRI多发性硬化样病灶发生率均高于NMO高位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MS组患者脊髓病灶发生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率、脑脊液蛋白异常率、脑脊液蛋白水平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低于NMO高位综合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钆增强扫描病灶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O高位综合征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视神经脊髓炎高危综合征和早期多发性硬化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临床诊断中应加以利用进行甄别,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relapsing-remitting MS,RRMS)36例,继发进展性多发性硬化患者(secondary progressive MS,SPMS)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54项评分(Multiple Sclerosis Quality of Life-54 instrument,MSQo L-54)测试MS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抑郁状态、疲劳、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 (1)RRMS组及SPMS组患者躯体生活质量(RRMS组58.62±16.32;SPMS组28.77±15.99,P=0.000)、精神生活质量(RRMS组57.33±16.72;SPMS组36.27±23.50,P=0.000)均有下降,SPMS组下降更明显。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与MS生活质量相关因素中,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处于第一位(β=-0.516,P<0.001),其次为反应躯体化残疾程度的EDSS评分(β=-0.372,P<0.001),第三位为疲劳评分(β=-0.250,P=0.002)。结论 M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生活质量下降,SPMS患者更明显。EDSS评分、抑郁、疲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干预抑郁及疲劳,对于改善MS患者生活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8例MS患者和79名健康人进行TNFα基因多态性分析。②对MS组患者分别进行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发病次数临床资料收集。结果:①MS组TNFα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0.466,P=0.495;χ2=0.229,P=0.632)。②基因型为TNFα1/1、TNFα1/2、TNFα2/2的EDSS评分、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及发病次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3,P=0.5914;F=1.34,P=0.2699;F=0.37,P=0.6914;F=0.49,P=0.6182)。结论:TNFα等位基因多态性与MS的易患性、EDSS评分、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及发病次数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维生素D3添加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缓解复发型MS患者72例,随机分成维生素D3组(甲泼尼龙+维生素D3治疗)和激素组(甲泼尼龙治疗,为对照),每组36例,维生素D3组在激素治疗基础上添加骨化三醇胶丸口服。治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评定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分值,治疗后随访2年。疗效评定考核指标采用MS年复发次数,复发间隔时间,EDSS评分下降值。结果治疗前维生素D3组年龄、病程、复发次数、EDSS数值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12个月EDSS数值与激素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维生素D3组与激素组比较EDSS数值(P0.05)、年复发次数(P0.05)、复发间隔时间(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3添加治疗能减少MS的复发次数、延长复发间歇时间、延缓残疾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06—2015-06收治的147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采用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与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观察治疗前后2组HDS评分及MMSE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2组治疗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查,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HDS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1),研究组治疗后潜伏期缩短更明显,波幅增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α-硫辛酸(α-LA)对多发性硬化(MS)认知障碍的疗效,探讨α-LA对MS的可能治疗机制。方法收集30例MS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方法评价患者治疗前的认知功能;MS组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MS对照组,给予激素冲击治疗;α-LA治疗组,给予激素冲击和硫辛酸联合治疗。治疗后继续应用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方法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比较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临床功能障碍评价表明MS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P<0.05),治疗后MS对照组认知功能改善无明显变化(P>0.05),α-LA治疗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α-LA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对MS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维持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崩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EMbas、CBMdisc、Cochrane Library、ISI和美国临床试验登记中心等的数据库文献(1990~2008).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IVIG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研究期限内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h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的复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OR:0.40.95%CI=0.19~0.86),RRMS患者EDSS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WMD=-0.27,95%CI=-0.40~-0.13),不同剂量IVIG(每个月0.2 g/kg与0.4 g/kg)治疗RRMS的复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OR=1.16,95%CI=0.56~2.41);IVIG与干扰素-β1a治疗RRMS的疗效比较,显示二者均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而在治疗前后EDSS评分的比较中,仅IVIG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IG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研究期限内进展型MS患者的疾病进展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OR=0.68,95%CI=0.31~1.46),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econdary-progressivemultiple sclerosis,SPMS)患者的复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OR=0.93,95%CI=0.66~1.32).结论 IVIG用于维持治疗MS,其安全性好,可降低RRMS的复发率及EDSS评分显示的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剂量的IVIG治疗RRMS无剂量-效应关系.IVIG与干扰素-β1a均能降低RRMS的复发率,IVIG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低剂量的干扰素-β1a.目前尚不能认为IVIG用于进展型MS的维持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及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50例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对照组50例为卒中后无抑郁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及行P300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PSD患者MMSE评分(24.7±1.2)较对照组(26.9±1.5)明显降低(P0.05);PSD患者P300潜伏期(379.3±23.7)ms较对照组(349.2±29.8)ms明显延长(P0.05);PSD患者经治疗HAMD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改善,P300潜伏期缩短。结论 PS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P300潜伏期延长。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MMSE评分及HAMD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白质束示踪的三维仿真影像表现,评价其定量结果与残疾状态扩展评分(EDSS)的相关性. 方法 对28例MS患者(MS组)和28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通过MRI扩散张量成像扫描进行脑白质束示踪,测量示踪纤维数和示踪纤维密度,并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对MS组脱髓鞘斑块、正常表现脑白质和对照组感兴趣区的ADC值和FA值进行方差分析,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MS组脑白质束示踪的定量结果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在MS组脑白质束示踪三维仿真图像中可直接观察到脑白质束的受损和减少.MS组的示踪纤维数(2220±100)和示踪纤维密度(0.75±0.04)明显低予对照组(2750±70、0.9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脱髓鞘斑块、正常表现脑白质和对照组感兴趣区的ADC值依次下降,分别为(1.23 ±0.13)× 10-3 mm2/s、(0.76±0.09)× 10-3 mm2/s、(0.63 ±0.10)×10-3 mm2/s; FA值依次升高,分别为0.24±0.04、0.42±0.07、0.48±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示踪纤维数和示踪纤维密度都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82,P=0.000;r=-0.771,P=0.000). 结论 通过MRI扩散张量成像扫描进行脑白质束示踪可以发现MS患者脑白质束的受损情况,其较常规MRI能提供更多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军人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P300和MMSE量表评分的变化. 方法:收集符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的军人失眠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50名正常官兵作为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P300检测. 结果:研究组MMSE总分(25.37±1.43)较对照组(28.63±1.62)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P300潜伏期(332.34±25.92) ms较对照组(310.46±22.58) ms显著延长(P<0.05).军人失眠症患者经4周治疗后P300潜伏期缩短,MMSE评分显著改善. 结论:军人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较正常人明显减退,经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缓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研究组为68例PSD患者,对照组为68例无卒中后抑郁的卒中患者。对所有的研究患者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及行P300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SD患者MMSE评分27.2±1.8较对照组评分25.8±1.3明显降低(P<0.05);PSD患者P300潜伏期381.3±26.8ms较对照组356.4±31.1ms明显延长(P<0.05);PSD患者经治疗HAMA评分降低,MMSE评分改善,P300潜伏期缩短。结论 PS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P300潜伏期延长。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MMSE评分及HAMA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吡拉西坦和一般治疗)和对照组(一般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P300潜伏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患者情感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频率、特点和发生机制,以及情感障碍对M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7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并均经脑MR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功能障碍评分(EDSS)、生活质量评价[包括基本生活能力(ADL)和操作性生活能力(IADL)]检查.分析MS患者情感障碍发生情况及其与其他临床表现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情感障碍的影响.结果 所有MS患者发生抑郁占43.2%(16/37),焦虑占37.8%(14/37),抑郁伴焦虑占35.1%(13/37).患者中有、无抑郁组间比较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EDSS和IADL评分高于无焦虑组(P<0.05),低收入者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抑郁和焦虑与EDSS、ADL及IADL得分呈正相关,经回归分析发现EDSS评分对抑郁、焦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情感无显著影响.结论 情感障碍对MS患者日常生活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较运动或感觉障碍更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社会牛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7例MS患者及27名正常对照者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估残疾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估.采用双侧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患者与对照之间的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MS患者认知障碍评分与EDSS评分、病灶部位、临床特点以及情绪等因素的的相关性.结果 MS组与对照组比较,RBANS评分明显降低(分别为74.7±17.6和98.0 - 15.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评分降低的项目包括即时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和延迟记忆五个方面(P值均< 0.01).对MS临床分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提示:继发进展型(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SPMS)与缓解复发型(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比较,认知水平下降的程度更严重(P<0.05).RBANS评分与EDSS、SDS评分及受教育程度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42和0.54;P值分别为:0.0007,0.0275和0.0035),而与性别、年龄、病程、复发次数、SAS评分以及T2WI上病灶的部位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S患者认知损害的严重程度可能与临床类型、躯体残疾状态和情绪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MS急性期患者GC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4+CD25+T细胞阳性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比较MS患者治疗前后扩展功能障碍状况量表(EDSS)评分的变化。结果M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的阳性率[(5.031±1.782)%]较正常对照组[(6.436±2.035)%]明显下降(P<0.05),经GC治疗后CD80的阳性率[(6.467±1.882)%]明显增高(P<0.01);CD4+CD25+T细胞阳性率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EDSS评分[(3.64±1.79)分]较治疗前[(4.26±1.68)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GC可上调MS患者淋巴细胞CD80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促进MS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