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院内死亡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7月解放军第101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3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缺氧、术前血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瞳孔、脑肿胀情况、术前颅内压(ICP)、脑膨出原因、术后GCS、术后瞳孔状况、术后ICP、凝血机制、血糖、并发症等因素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预后,其中死亡组(即死亡病例)135例,存活组(包括恢复良好、中残、重残和植物生存病例)48例.术后GCS、血糖、脑膨出原因、术后瞳孔状况与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院内死亡密切相关(P<0.05).术后ICP、术后主要并发症在生存组与死亡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01).结论 术后GCS、血糖、脑膨出原因、术后瞳孔状况、术后ICP、术后并发症可作为预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院内死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TBI)患者大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craniectomy,DC)术后的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1例DC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1个月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n=72)和预后良好组(n=49),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瞳孔变化、术前中线移位、术前基底池形态、术前血糖等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时GCS评分、瞳孔变化、术前中线移位、术前基地池形态和术前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别为入院时GCS评分、瞳孔变化、术前中线移位、术前基地池形态、受伤至手术时间和术前血糖。结论sTBI患者DC术后的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术前中线移位、术前基地池形态、瞳孔变化、受伤至手术时间和术前血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130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分为观察组(发生急性脑膨出)和对照组(未发生急性脑膨出)。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40例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为30.8%。经单因素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致伤原因、有无脑脊液漏以及合并多发伤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首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受伤至手术时间3 h、合并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合并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以及合并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后首次GCS评分低、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以及合并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DTIH和PADBS均为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几率较高,且与入院后首次GCS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合并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DTIH和PADBS情况相关,术前应对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本组病例经神经外科专科综合治疗并随防半年以上,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 Scale,GOS)标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4例(13.3%),中度残疾10例(33.3%),重度残疾8例(26.7%),持续性植物状态2例(6.7%),死亡6例(2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有多种,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PADBS开颅减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病例组)与47例同期术中未发生脑膨出(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减速性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颅脑CT血肿厚度,脑疝,术前GCS评分,术中低血压,手术方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减速性颅脑损伤,术前GCS评分,脑疝,术中低血压与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减速性颅脑损伤,术前GCS评分,脑疝,术中低血压是PADBS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准确评估伤情及术中积极控制可降低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机理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在颅脑手术过程中发生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应对措施,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过度通气、咬除颅底骨质、阶梯性减压、及时复查颅脑CT等综合措施。结果术后随访三月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9例、轻残11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2例。迟发性血肿(63.8%),弥漫性脑肿胀(27.6%)及脑梗死(8.6%)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要正确判断,区别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与脑组织受伤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共71例,将其分为原发性术中脑膨出(Ⅰ型)和继发性术中脑膨出(Ⅱ型)。分析各型临床特点,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病人预后。结果 237例中,71例额部损伤病人发生Ⅱ型脑膨出1例,166例侧方损伤病人(额颞顶部损伤)发生Ⅰ型脑膨出56例,Ⅱ型14例;额部损伤病人术中脑膨出发生率明显低于侧方损伤病人(P0.01)。按术后6个月GOS评分,Ⅱ型脑膨出病人预后明显优于Ⅰ型(P0.01)。结论额叶损伤病人极少发生Ⅰ型脑膨出,可能与额叶损伤极难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有关,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分型能反映临床特点及预后,对选择手术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弥漫性脑肿胀13例,长时间脑疝(2 h以上)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例,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2例.出院后半年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4例,重、中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 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45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未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观察组恢复良好11例,中残15例,重残8例,死亡1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昏迷时间、术前缺氧、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脑干伤、术前脑疝、弥漫性脑肿胀、手术远隔部位出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了解相关危险因素,术中积极做好预防及应对措施,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手术治疗过程中,如发生急性脑膨出,预后不良。2008-01—2012-12我院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5例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1)有明确脑外伤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6~8分,伤后昏迷>6h,或在伤后24h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h[1];(2)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23例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脑膨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形成原因、疗效及防治措施。结果23例患者中,死亡13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引起脑膨出8例,死亡3例;弥漫性脑肿胀5例,死亡4例;其他原因10例、死亡6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术后GOS评分良好率为25%。结论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对于不同病因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瞳孔直径及GCS评分、受伤-开颅间隔、改良CT计分及持续ICP及其对预后的影响,预后以6个月内GOS评分判断。结果预后良好组(GOS 4~5分)7例,预后不良组(GOS 1~3分)9例。两组间在术前改良CT计分、初始ICP、关颅缝皮后ICP、术后24hICP、术前GCS评分、术前瞳孔直径、受伤-开颅间隔时间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改良CT计分、持续ICP监测在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中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可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评估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ICP优于改良CT计分、瞳孔变化、GCS评分,ICP与预后存在负相关;改良CT计分可反应ICP水平;二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预防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扩大额颞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1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均采取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分次切开硬脑膜。对此19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出现难以控制的脑膨出。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12例,血肿仍大片存在4例,其它部位继发血肿3例;环池、基底池、第三脑室复现12例,无明显变化7例。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定: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死亡率57.9%)。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高,术中减压过快容易出现急性脑膨出,采用“尽早减压、逐步减压”和顺序硬脑膜切开法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条件,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迟发性血肿、手术处理不当、急性脑肿胀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手术处理、缓慢的降低颅内压、控制性低血压、过度换气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应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术中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9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CT特征,总结脑膨出形成原因。结果按GOS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定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3例,中残15例,重残8例,死亡23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低血压、脑缺氧、长时间脑疝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判断脑膨出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术中对策是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半球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早期行开颅减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组199例急性外伤性半球脑肿胀患者均早期(伤后24h内)行开颅减压术,选取年龄、性别、受伤距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病理反射、头颅CT显示硬膜下血肿厚度及中线结构移位程度等8个临床指标作为影响因素,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急性外伤性半球脑肿胀患者术后半年GOS评分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6~24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73例,中度残疾45例,重度残疾36例,植物生存14例,死亡31例。术后发生癫痫34例,脑积水23例,切口感染2例。术前GCS评分、CT显示血肿厚度和瞳孔变化三个因素对急性外伤性半球脑肿胀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急性外伤性半球脑肿胀早期行开颅减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术前GCS评分、CT显示血肿厚度和瞳孔变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1我科收治36例开颅手术中出现脑膨出患者,对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中或术后复查头颅CT 29例,发现迟发性血肿11例,弥漫性脑肿胀13例,大面积脑梗死5例。疗效评定采用GOS标准,术后6个月进行评定,1分(死亡)17例,2分(植物生存)5例,3分(重残)5例,4分(中残)3例,5分(良好)6例,病死率47.2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继发性血肿;去骨瓣减压及控制低血压是防治弥漫性脑肿胀的有效措施,寻找脑膨出原因并及时处理,可以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所致的术中急性脑膨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方法 对发生于近5年内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发生的急性脑膨出患者进行统计,总结其中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情况。结果 5年中发生于颅脑损伤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急性脑膨出患者75例,其中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25例(25/75),占同期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5.1%。死亡6例,死亡率为24%(6/25)。结论 颅脑损伤后减压术中出现原因不明的颅内压增高、脑膨出时,应首先排除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可能,以防漏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86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在标准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术中采用控制性阶梯式降颅压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GOS评分4~5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上,术中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能有效降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标准,伤后半年进行评定,死亡19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5例,中残5例,良好8例,病死率47.5%结论正确认识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给予积极有效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