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庄子》的思想主旨是道家世界观的集中体现,"道"即自然界固有的循环往复的规律,遵循"道"即是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相对存在的事物,用超越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相对价值,最终达到"逍遥游"的大自由。《坛经》的思想主旨具有宗教特点,强调了主观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心"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也是回归点,驾驭心灵从而达到无分别心和大智慧是《坛经》的核心思想。就《庄子》与《坛经》中的相对概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庄子《逍遥游》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纲领,其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是统一于个体自然性、主体精神性和心灵开放性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在于理性认知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后者主要在于审美描述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逍遥游》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美和美感的无限性的追求;第二,对审美境界的无限性的构建;第三,对审美意蕴的无限性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庄子》魅力恒久、悠远。后人多从语言、思想等角度予以分析、评判。至今《庄子》研究涉及多方面,论者探讨的视角也是各具千秋。从《逍遥游》入手,从其寓言渊源、成因的角度切入,可以发掘《庄子》魅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时代的资源,进行锻造、超越,于众人皆知的神话资料基础上,表达凡人所不知的哲学思考,潜移默化中,将战国时代的文化特征融合于思想表达。在将神话锻造为寓言的过程中,文字成为承载时代文化的标符。  相似文献   

4.
自由思想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的自由思想具有二重性:既具有自由性,又具有非自由性.消除"成心",便可以达到"无待",从而实现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又受到非自由的束缚.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而外在则很难达到自由.庄子所处的时代形成了庄子的"出世"思想,这种思想与当时的背景是格格不入的.庄子的自由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庄子与萨特以艺术欣赏与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安顿与独立自存,这就把美从艺术的领域延伸至现实世界。在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冲撞的背景下比较二者思想,可以发现他们在自由的概念、追求自由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态度三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也存在很大不同。庄子的"逍遥游"与萨特的"自由"同具有反异化、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特征;也都希望通过想象、体道等主观方式去达到自由之境界;而他们对束缚自由的现实所采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前者主张迴避,后者勇于反抗。这些异同为"艺术化人生"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语境。  相似文献   

6.
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静止的过去,还在于能不断地生成。庄子的《逍遥游》以其超脱精神启迪现代人应打开心胸,认识自身的局限,提升心灵境界,摆正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与万物相谐,从而避免物累,智慧地生存。  相似文献   

7.
《庄子·逍遥游》开篇就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由鲲化鹏"的神话,作者还以其奇特的想象力为读者详细的描绘了"鲲"和"鹏"的外在特征以及鹏由"南冥"飞往"北冥"的雄壮之举,这对我国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而鲲鹏作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动物,也因庄子的生动描写而深深的印在了后人的脑海之中。  相似文献   

8.
《庄子·逍遥游》开篇就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由鲲化鹏"的神话,作者还以其奇特的想象力为读者详细的描绘了"鲲"和"鹏"的外在特征以及鹏由"南冥"飞往"北冥"的雄壮之举,这对我国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而鲲鹏作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动物,也因庄子的生动描写而深深的印在了后人的脑海之中。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逍遥游>和<秋水>中"海"的内涵."海"是庄子寓言系统中的一个喻体.庄子等先秦诸子喜用"海",反映了先民对海洋的崇拜以及对海洋精神的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一部先秦的重要典籍,也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材料,作为古汉语活化石的成语有很多源于《庄子》。从形成方式、语法结构、词义演变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源于《庄子》的成语。  相似文献   

11.
阴曹地府是佛道构设的鬼域世界,佛道通过阴曹向世人宣扬轮回报应的思想。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大量描写阴曹地府的作品,它套用宗教构设的品貌,把阴曹作为教育世人的理想展览馆,作为警世疗俗的一大味药方。其中的一部分作品起了模糊人们对封建罪恶本质的认识、麻痹人民反抗斗志的作用。只有如《聊斋志异》那样的作品,作家站在暴露、批判封建黑暗现实的立场,自觉把阴曹地府世俗化、现实化、人情化,阴曹的神鬼描写,成了针砭现实、抨击现实的自由场所,取得了思想与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描写阴曹作品的价值高下,决定于作家的创作主旨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北京清代王府建筑集中位于北京内城,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其中的质亲王府虽然已经在城市历史发展中消失,但是本文将追寻其王府沿革、建筑布局、形制比较和府址遗踪,以期对北京王府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运用性格分析和历史类比的方法剖析了曹植性格中深刻的无法解脱的悲剧性矛盾,论述了他政治追求上失败和学创作上成功的内在原因和必然性,并对丕、植,睿又、植关系及其部分功过是非,以及曹植某些重要诗的思想内容和主要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以查干湖旅游区规划中要求设置的若干工程技术设施的趣味性对规划实施后在使用、游艺和观赏效果上的有益作用,说明在造园中巧妙地利用各种工程技术会使园林锦上添花,熠熠生辉.文章所阐述的见解对提高造园艺术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角度浅谈中国旅游文本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英语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法律和宗教信仰、民俗风尚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因此,掌握旅游翻译的方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欧拉所给出Knight’s Tour Problem的解法,结合哈密尔顿路和哈密尔顿圈的相关知识,得出其解法对应着二部图中的一条哈密尔顿圈.由此再充分利用8×8棋盘所对应的8×8表格的对称性及同格图的特性,对欧拉所给出的Knight’s Tour Problem的解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了以欧拉的解法为基础的以任一棋格为骑士周游起点的另外一系列解法.最后,把Knight’sTour Problem推广到m×n棋盘上,考虑到移动规则的特殊性,利用图论的相关知识,得到3×4,8×16和16×16棋盘上的Knight’s Tour Problem的解法,同时给出8m×8n(m>2,n>2)棋盘上Knight’s Tour Problem的猜想.  相似文献   

17.
浅谈重庆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开发和利用水平还较低.应当加大对重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开发战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升重庆旅游产品档次,提高重庆"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究全球及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认为生态旅游正在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的生态旅游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针对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实际,研究其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使它的建立为中国生态旅游,特别是都市生态旅游提供示范,推动和完善我国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入口区是景区展示形象,迎接游客的第一场景。除了全面配套的服务设施、明确的功能导视系统之外,特色鲜明的环境景观作为吸引游人驻足观赏、游览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泰山花样年华景区人口区景观概念设计方案,结合场地现状及景区特色,提出入口区景观设计主题“兰为媒,蝶舞花飞”,并将景区入口区划分为迎宾区和游览区,设计特色鲜明的游览路线和景点,使景区入口区既有人员导引的服务功能,又具有展示和参与功能,力图为景区营造一处优美的入口区景观。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的生死观奠基于理念论,灵肉二分,灵魂不朽,生之意义维系于死后灵魂得以对理念世界的直观;人类得以祛魅后,此种宗教式的生死观蜕变成对生的戕害;海得格尔以其时间现象学的方法,强调向死而生,即在生之对立面———死中生,因而,柏拉图之灵与肉、生与死的二分及其对立于此在的“出窍”状态下统一起来。海德格尔生死观是其对传统本体论颠覆之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